甘肃省委一号文件解读来了 今年重点任务有哪些
甘肃
站内

甘肃省委一号文件解读来了 今年重点任务有哪些

原标题:深化农村改革 绘就陇原乡村振兴新画卷

    ——解读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马国顺

在春耕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际,《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3个省委一号文件,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传递出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出台,基于怎样的考虑?应该怎样把握省委一号文件重点内容?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金泉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改革赋能,加力夯实“三农”基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制定,主要基于怎样的考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对于加速向农业强省迈进的甘肃来说,谋划推动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杨金泉说,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为抓手,围绕“一产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的总体目标,系统部署粮食安全、巩固成果、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保障机制等6个方面32项重点任务,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如何健全优化要素保障机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杨金泉说,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农村改革贯穿全篇。完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方面,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增幅首次进入全国前3。今年持续加大联农带农、稳岗就业、到户产业等方面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强度,多措并举促农增收。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方面,今年,我省承担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任务,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土地二轮延包,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方面,明确划定了宅基地管理使用红线与禁区,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回乡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扛牢责任,持续守住“两条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持粮食持续稳产?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我省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杨金泉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1260万吨以上的目标。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在单产提升上再发力,加力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在58个县推进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项目,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模式,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在耕地保护上再发力,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优先将21个粮食产能提升县和具备水源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在技术集成上再发力,强化省域内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争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在政策支持上再发力,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产粮大县支持政策,全面实施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

今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有哪些具体部署?

杨金泉说:“今年面临5年过渡期交总账的任务,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慎终如始,守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工作重点有4个方面,一是提升监测帮扶效能。高效运行“一键申报”机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二是拓展深化协作帮扶,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动员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三是管好用好帮扶资产,脱贫攻坚以来,我省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帮扶资产,要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帮扶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管理,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四是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开展有效衔接总体评估,分类优化现行帮扶政策和工作举措,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县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扬优增势,打造寒旱农业先行基地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出台《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行动方案》,作为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重点任务强力推进。全力建设“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和25个集中连片产业带在省委一号文件中有哪些体现?

“省委一号文件对打造先行基地专章部署,主要是做好‘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四篇文章。”杨金泉介绍,扩量方面,建设牛羊菜药4个千亿元、果薯粮3个五百亿元、种业1个三百亿元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提质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全流程、全环节、全周期管控,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占比达到20%;延链方面,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力争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新增转规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增效方面,在“甘味出陇”“甘味出海”、农业节水增效、农业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农文旅深度融合、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组合出拳,多维度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改善农村民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今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杨金泉介绍,省委一号文件统筹部署乡村建设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乡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规划布局上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全省建设100个左右省级“和美乡村”,支持500个村开展乡村建设。条件改善上更加注重民生关切,聚焦广大农民的急难愁盼,深入实施“八改”工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人居环境上更加注重协同治理,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提升农村改厕成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2.5%、85%、55%、90%以上。

省委一号文件在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方面有哪些举措?

据介绍,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建设善治乡村,将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选好用好带头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更好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作用,组织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持续为基层减负,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从严管控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精简优化涉农考核,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坚持抓供给和抓整治两手发力,引导开展各类“村字号”文体活动,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推动乡村文明风尚养成。

(甘肃日报)

相关新闻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甘肃新闻丨(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自动播放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完善、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的制度机制,接续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我省持续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入,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群众喝上“优质水”“放心水”。眼下,省列重大项目酒泉市肃州区洪水河水库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总投资10.95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从沉清池到净水车间,再到一体化进水设备,酒泉市肃州区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检测和监督力度。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大病重疾等各类风险都有可能导致返贫致贫。我省高效运行“一键申报”机制,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临泽县结合监测户类型和返贫致贫风险,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今年67岁的李文虎,是临泽县五三村村民,2021年他的孙女患重病四处求医,家庭陷入困境,村干部通过“一键申报”机制,将他家纳入了监测范围进行帮扶。

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我省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提升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天祝县德吉新村通过“合作社+农户”联供模式,千方百计为村民们提收入、减成本,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我省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增强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就业吸纳能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全年输转脱贫劳动力190万人以上。

近日,临夏县举行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30多家省内外企业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需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0人次。

乡村就业工厂托起“家门口的幸福”。在静宁县这家服装加工厂,50多名女工在铺布、裁剪、缝制、包装等各个岗位上,正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企业采用“党建+帮扶车间+农户”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妇女端稳“家门口”的就业饭碗。

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我省持续推进科技、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近日,会宁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在兰大一院帮扶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开展白银市首例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为患者带来福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甘肃台报道

记者:崔曦 魏平 周景峰 谢明德 车国柱 哈骥洲

酒泉融媒 靳晶 周爱玲 贺成武 (通讯员) 李福元 雒思凡

张掖融媒 程莉 强黎君

武威融媒 叶敏 王丽

临夏州融媒 苟裕光 包凯元 汤晓亮

平凉融媒 李丹雄 王彦军

白银融媒 王璐 张馨月 冉小民 白晓庆

推荐2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