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表彰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新生儿一部主任石静云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石静云主任是甘肃省新生儿医学的拓荒者与守护者。2002年甘肃省首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创建伊始,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石静云便开启了技术创新征程。她率先引入高频振荡呼吸机、一氧化氮吸入等先进技术,成功完成省内首例新生儿换血治疗和超早产儿救治,同步构建起覆盖全省的新生儿转运网络。十余年间,她的足迹踏遍了全省所有县级医院,推动建立了14个市级质控中心,全省新生儿死亡率从7.81‰降至1.27‰,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在夯实基层医疗能力的同时,石静云主任带领团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室年收治患儿超6000余例,其中低于1500克早产儿460余例,救治成功率居全国围产中心前列。创建省内唯一国家级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及国家级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斩获甘肃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等四项“唯一”殊荣。面对极端早产儿救治,团队不断进取,成功救治370克超低体重儿,创国内新纪录,并实现全国首例新生儿血浆置换、省内首例新生儿ECMO技术等多项突破。
“移动NICU”和“云平台”的创新构建,将救治半径延伸至2000公里外,年转运危重儿300余例,远程会诊150余例。主导的新生儿窒息防控研究获甘肃医学奖一等奖,近五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级课题1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SCI文章9篇,参编国家共识3部,撰写专著3篇。作为省级专培基地教学主任,她开创“理论+模具”实操培训模式,年培训基层医护超千人,联合爱佑基金启动“星火计划”培养专科医生35名,构建起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引进首台亚低温治疗仪到建立省级救治网络,从培养17名专科医师到缔造四项国家级平台,石静云主任用二十余年铸就新生儿医学的四大里程碑:技术突破、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这位荣获首届“国家级医学高层次人才”称号的学科带头人,仍在带领团队向医学极限发起挑战,用仁心仁术守护着西北大地的生命曙光。
此次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不仅是对医生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团队的激励。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斗志,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为加速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丨组织人事部 武真华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