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硬核举措筑牢耕地保护防线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连续两年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紧盯耕地保护工作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严守耕地红线,自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开展以来,连续两年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扛牢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书,将全市595.47万亩耕地保有量和513.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带位置分解下达,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严肃问责,终身追责。印发《张掖市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保障耕地保护工作。发挥村级网格员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机制。全面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和改革要求。将项目建设与补充耕地挂钩,坚决做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建设占用的耕地全部落实占补平衡。在保障全市需求的前提下,积极衔接省域内交易补充耕地指标,2024年交易指标4093亩,金额1.53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完善占补平衡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非农建设及造林种树种果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按照专人负责、规范操作的要求,做好省级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不断规范我市工作水平。细化做实补充耕地项目全流程管理。严格实施监管,将农业农村、林草、水务等部门的可行性意见作为项目立项必要条件,按照县级初验、市级验收的程序,从严把关确认新增耕地面积并评定质量。近五年立项批复补充耕地项目10个,投资2.04亿元,新增耕地3.3万亩,有力保障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求。强化后期管护,与土地权利人同步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措施和标准,联合技术支撑单位,实地逐地块定期开展核查,确保新增耕地稳定耕种。持续夯实科技赋能助力。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依托中国铁塔的高位监控,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电子围栏、叠加地块图层数据及AI识别算法、3D放大+人工研判等手段,率先在甘州区试点建设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监管“耕地智保”系统。对监管区内的违规施工、违法取土、乱占耕地、挖田造湖等违法行为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探索实行智能化监管。
(张晶)
(张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