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本”记录急难愁盼 华亭破解民生难题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平凉 > 正文
站内

“连心本”记录急难愁盼 华亭破解民生难题

原标题:华亭:“难题”变“解题” 民生服务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华亭市城市社区以“一网十员”为统揽,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导向,将工作重心精准锚定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通过深入走访了解民生诉求、创新机制畅通民意渠道、整合资源破解民生难题,以网格化管理织密民生保障网,切实将基层治理效能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连心本”记录急难愁盼 华亭破解民生难题

聚焦民生收集,让“摊主”变“主角”

为破解特殊群体创业就业难题,华亭市城市社区文化街社区党组织立足民生需求,以“党建+惠民服务”为抓手,联合甘肃榕豪公司推出“广场华亭集市移动车与文昌路摊位”扶持项目,将帮扶目光锁定困难党员、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七类特殊群体,建立“惠民服务链”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将党建势能转化为服务效能,为辖区困难群众搭建创业平台,织就一张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确保惠民政策直抵“最需要的人”。

针对特殊群体创业初期成本高、风险大的痛点,社区联合甘肃榕豪公司将广场华亭集市移动车与文昌路摊位两处市集摊位以特惠价格推出惠民扶持项目:广场华亭集市移动车摊位年租金从11800元降至共建扶持价6900元,显著减轻创业者负担;文昌路综合市场摊位则免收租金,每日仅需缴纳3元卫生费,为地方小吃、手工艺品等小微创业项目提供“零门槛”孵化空间。两项政策预计每年可为创业者节省成本超万元,切实解决创业“起步难”问题。符合条件的居民只需携带证件到社区登记,即可通过“社区推送+企业对接”机制,与甘肃榕豪公司协商具体经营事宜。这一实践不仅为困难群体点燃了创业希望,更激活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动能。文化街社区以党建为纽带,将企业资源、群众需求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既破解了特殊群体生计难题,又培育了社区经济新增长点,实现了民生保障与社区发展的“双向奔赴”。

“连心本”记录急难愁盼 华亭破解民生难题

落实民生实事,让“民意”变“满意”

在东大街社区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群身着蓝马甲的网格员,他们手持一本本“民情日志”,穿梭于楼栋之间,记录家长里短,倾听急难愁盼。这本被居民亲切称为“连心本”的民情日志,记录着市井巷陌的烟火故事,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温情脉络。这本小小的日志不仅是网格员的工作手账,更成为社区治理的“智慧大脑”,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民生需求,架起了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翻开泛着墨香的纸页,字里行间跃动着社区的温度。独居老人家阳台的晾衣绳松脱、临街商户反映的垃圾分类难题、老旧小区楼道照明故障……这些看似细碎的民生小事,在工整的书写中转化为待办清单。网格员小王在走访中发现,张大爷因腿脚不便,连续多日未能出门采购,日志本上立即添了条备注:“每周二、四代购生活物资”。如今这页纸的空白处,留着张大爷用颤抖笔迹写下的“谢谢”。这本流动的“民生档案”不仅承载着居民的期盼,更牵引着整个社区的治理神经。

在东大街社区,网格员手中的“民情日志”始终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过去,日志重点记录迁入迁出家庭、特殊群体等基本情况及困难诉求;如今,居民诉求逐渐从“解决困难”转向“提升服务”,手工坊、共享自习室、书法工作室等特色项目应居民需求陆续建立。网格员通过定期梳理日志信息,将零散记录转化为服务提升方向。老旧小区里,儿童活动室、居民活动中心等场所应需而生,既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为社区工作提供了清晰依据。无论记录方式如何变化,“民情日志”始终承载着社情民意的温度,成为连接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的桥梁,最终化作百姓家门口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种“脚板底下出方案”的踏实作风,恰是现代城市治理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连心本”记录急难愁盼 华亭破解民生难题

聚焦便民服务,让“驿站”变“幸福站”

“多亏这个平台,我学到了很多生活技能,帮助了我很多……”近期,由华亭市城市社区管委会与市妇联联合打造的全市首个“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在东大街社区正式揭牌,驿站采用家政服务培训、家政公益活动、小程序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不仅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预约家政服务。涵盖养老护理领域,力求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家政需求。作为家政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的起点,该驿站通过构建“妇联+社区+企业+家庭”联动模式,旨在破解居民寻找家政服务难与家政企业进社区难的双向问题,精准对接供需需求,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巾帼家政服务驿站的设立,不仅是社区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域的创新尝试,更成为落实“幼有所托、老有所养、困有所帮”民生目标的重要载体。驿站通过整合资源,为辖区妇女开辟就业渠道,为家庭提供便捷可靠的家政服务,同时探索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融合路径,以“小驿站”托起“大民生”,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服务有温度、生活有品质”的幸福图景。

从惠民摊位的创业扶持到民情日志的精准服务,从家政驿站的多元供给到网格治理的暖心实践,城市社区治理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用创新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通过党建赋能、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既破解了特殊群体创业难题,又实现了民生诉求的闭环管理,更让家政服务化作幸福触角。这些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服务温度提升幸福刻度,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让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浸润百姓心田。下一步,华亭市城市社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在为民服务上守初心,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真正做到服务居民“零距离”,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张熙钥 马晨越)

(新华亭)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