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超重率近4成“小胖墩”扎堆 甘肃试点中医药减脂
甘肃
站内

成人超重率近4成“小胖墩”扎堆 甘肃试点中医药减脂

自动播放

原标题:甘肃省积极行动应对肥胖问题 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

中国甘肃网3月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3月4日“世界肥胖日”当天,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体重管理年”活动进展,并围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发布科学管理体重指南。会议指出,当前肥胖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省将深化防控体系,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甘肃省成人超重率达36.14%,60岁以上老年人肥胖问题尤为突出,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13.04%,中小学生超重率达10.97%。针对这一形势,甘肃省自2024年起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方案》,联合14个部门构建“防、治、管”结合的防控体系。

据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副处长张蕙介绍,过去一年,全省通过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重点人群干预、科普宣传等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健康小屋、健康食堂等772处,组织超6000人参与“万步有约”健走大赛,日人均步数达9116步;省内6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累计开展义诊宣教活动覆盖超60万人次。

今年,甘肃省将重点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假期体重激增等问题强化干预。计划在兰州市、酒泉市试点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新建5个以上肥胖防治中心,并要求各市州形成至少1项典型管理经验。同时,加大科普力度,发布权威体重管理指南,倡导公众通过“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实现健康减重。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玉指出,科学减重要遵循“三减三健”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并保持营养均衡。她特别强调,BMI≥24即为超重,腰围超标(男≥90厘米,女≥85厘米)需警惕腹型肥胖,“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需早发现早干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刘蓉建议,公众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纠正不良习惯实现健康减重。“每日减少500-1000千卡热量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比例,避免高糖高脂食品。”她提醒,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并保证充足睡眠。

目前,甘肃省已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体重管理模式。未来,全省将继续深化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推动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助力实现“健康甘肃”目标,为健康中国行动贡献甘肃经验。

相关新闻

兰州日报:关注世界肥胖日

      坚持科学减重 再塑健康体态

      专家提出控制体重“六大核心原则”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注册营养师刘蓉表示,2023年,我省成人超重率36.14%,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是成人肥胖主要人群,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3.48%、超重率13.04%,中小学生超重率10.97%,形势严峻复杂,亟须加强干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男性腰围≥90厘米 女性腰围≥85厘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呢?刘蓉表示,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据肥胖症国际分级标准及亚洲人群特征,以及肥胖症诊疗指南专家组的讨论共识,建议BMI达到28.0kg/m^2且低于32.5kg/m^2为轻度肥胖症、达到32.5kg/m^2且低于37.5kg/m^2为中度肥胖症、达到37.5kg/m^2且低于50kg/m^2为重度肥胖症、达到或超过50kg/m^2为极重度肥胖症。

腰围是评估腹部脂肪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可以诊断为腹型肥胖。腰臀比是通过腰围除以臀围计算得出,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可以诊断为腹型肥胖。

体内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男性>25%和女性>30%为体脂过多。这些标准是基于一般成年人的,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运动员、孕妇等)可能需要调整。

超重和肥胖带来诸多健康风险

刘蓉表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肥胖通过增加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慢性炎症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机制,提高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涉及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障碍、脂肪组织的内分泌作用以及慢性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过多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肥胖会导致呼吸系统的多种问题,最常见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与BMI相关。肥胖会对骨骼和关节造成过度负担,增加关节的磨损,引发骨骼和关节问题,还会影响代谢,痛风、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与较高BMI相关。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包括消化系统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和胆囊癌/胆道癌)、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

科学营养减重遵循六大核心原则

控制总热能摄入。减肥的关键是实现负能量平衡,即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这样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达到减重的目的。

限制糖类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减少精制糖和添加糖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的摄入。

保证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对于维持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体重反弹的可能性。但需注意蛋白质摄入的热量。

严格控制脂肪摄入。脂肪是高热量食物,应严格控制,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类和坚果等。

均衡营养。健康减肥的过程中,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等需要均衡摄入。

合理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脂肪燃烧,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

建议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500至1000千卡

控制总能量摄入。建议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至50%或降低500至1000kcal。男性每日能量摄入推荐在1200至1500kcal,女性推荐在1000至1200kcal。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至30%,蛋白质15%至20%,碳水化合物50%至60%。

合理膳食。一日三餐应合理分配,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比4比3。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减少油炸、甜食和膨化食品的摄入,避免碳酸饮料和啤酒。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至25g。

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夜宵。进餐时细嚼慢咽,改变进餐顺序(先蔬菜后肉类再主食)。

多动少静,睡眠充足。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尽量在夜里11时之前上床睡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