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国家级传承人鼓舞五十载 三代人“遗”脉相承
甘肃
甘肃 > 人文 > 陇咚锵 > 正文
站内

首位国家级传承人鼓舞五十载 三代人“遗”脉相承

原标题:武山旋鼓舞 鼓声铿锵岁月长

代三海向学生传授旋鼓舞技艺

代三海向学生传授旋鼓舞技艺

演员激情表演旋鼓舞

演员激情表演旋鼓舞

正月,武山县滩歌镇代磨村的旋鼓舞队为群众进行表演

正月,武山县滩歌镇代磨村的旋鼓舞队为群众进行表演

武山旋鼓舞,又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最大特色在“旋”和“鼓”,是流传于天水市武山县一带的地方民间舞蹈。表演时,鼓手们手持羊皮鼓,随着节奏旋转起舞,展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魅力。2008年,武山旋鼓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月里的武山县热闹非凡,“鼓头”代三海一边敲锣一边指挥,舞者们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边,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旋转自如。

代三海,作为武山县第一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跳旋鼓舞五十余载。他自幼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旋鼓舞,如今又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儿子和孙子。去年年底,代三海带领的旋鼓舞队亮相央视节目《开门迎春晚》,用激昂的鼓点和豪迈的舞姿展现了西北人民的精气神。

在武山县的大力保护传承下,目前全县共有各级旋鼓舞传承人38人。这一古朴而粗犷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在武山经久不衰,加之历代传承人不断地创作与革新,使其成为武山地域文化中的瑰宝。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甘肃日报)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