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亭:村庄开“美颜” 百姓展“笑颜”
看山,苍劲奇秀;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走进华亭市山寨乡,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启了“美颜”模式,全新“妆容”纷纷火“出圈”。
这一幕幕,得益于全乡上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这一年,山寨乡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大事,与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培育文明乡风有机结合,不断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环境改善塑“颜值”
“以前村里没有广场,更没有绿化,现在硬化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屋后小菜园,有空还能到村广场跳跳舞,生活幸福多了。”谈到村里的变化,东街村村民李天发深有感触。
山寨乡按照“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和“八改”工程内容,整合财政衔接、一事一议、民族乡发展等项目资金,通过招商引资、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治理东街村安庄社、小庄社、南头等社内沟道,新修河道护坡、巷道、水渠,建成文化广场2处,配套篮球场,文化活动器材。以外,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统揽,以策红路、固华路等主干道路沿线为重点,精心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脏乱差治理工程,新植补植碧桃、樱花、丁香等绿化苗木,并修整路肩和绿化带10公里。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土坯房冲刺清零及拆违(危)治乱行动、农村“厕所革命”行动,辐射带动全乡人居环境整治逐步推进,全乡人居环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内外兼修提“气质”
要想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不仅要改善村庄外在环境,更要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山寨乡充分利用“多彩山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悬挂横幅、入户动员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同时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等,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常态化开展“好婆媳”“最美庭院”“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定期发布红黑榜,曝光不文明行为,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村庄“美”起来、庭院“靓”起来、家园“绿”起来、民风“淳”起来。推荐表彰“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儿媳”和“星级文明户”35户26人。
“过去村里是个‘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状态,后来有了村规民约,再加上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的激励,‘好婆婆’‘好儿女’等道德评选表彰活动,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其中。”甘河村党支部书记梁伟介绍,积分激励与村民福利挂钩,不少村民争做好人好事,而这一批村民,又带动其他人积极向上向善,提振了整村的精神面貌。
文明乡风丰“内涵”
文化墙既“树人”也“树风”。东街村依托和美乡村建设,以墙体彩绘为小切口,按照“一墙一风景、一墙一文化”的原则,统筹分类,精心排版,集中打造手绘文化墙。精心绘制的文化墙就像一位“解说员”,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将文明风尚传递到每个角落,将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既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养又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还给“和美乡村”增添了色彩。
“易风俗,降彩礼,倡新办……”行走在村庄,这样的文化墙数不胜数。“自从这些村规民约上墙后,我们的生活变化了不少!”东街村村民马女士说道:“过去私搭乱建、畜禽散养的现象不见了,没人随意倾倒垃圾了,卫生每天都有人打扫,村规民约倡导文明节俭,现在村民们都自觉简办红白喜事,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这一年,山寨乡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外在美”,更深化了村民的内在幸福感。整治行动的每一步,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次深情播种。山寨乡将继续用勤劳耕耘宜居沃土、用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用双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一路生花”。(李洁 辛红红)
(新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