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情暖“半边天” 筛查护健康——甘肃省全面完成20万名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任务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惠
“之前社区一直通知让我来做‘两癌’检查,我总没空闲,今天终于有时间了,检查完了一切都好,大家都安心了。”家住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的张阿姨笑着说道。
在兰州市西固区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为陆续前来体检的女性进行相关检查,并发放甘肃省妇联制作的宣传手册,普及常见妇科病的日常防治知识。
2024年年初,甘肃省在《关于20万名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对全省20万名3年内未受检的33岁至64岁城镇低收入妇女和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
截至12月20日,全省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214544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7.27%,其中,城镇低收入妇女33638人,占比15.68%;农村妇女180906人,占比84.32%。检查出乳腺癌112人、宫颈癌91人。
关注细微之处 全力织密“筛查网”
为了全面完成“两癌”筛查任务,甘肃省妇联及早谋划部署,有力推动各市县在宣传发动、检查质控、信息管理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省内各地立足实际,早计划早安排,全力推动“两癌”检查任务落地见实效。
永登县2024年为民实事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启动会
为了解决偏远乡镇妇女组织难、集中难的问题,兰州市创新开展“送下去+请上来”服务模式,各级妇联、基层医疗机构组织“送检下乡”服务,让设备和医务人员直达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检查。同时,积极关注快递、家政服务、养老托育、保洁、环卫、外卖、网约车等服务行业没有体检保障的从业女职工群体,采用集体专车接送等方式,将参检对象送至检查机构,分时段、分批次集中开展检查,全力满足妇女检查需求,多举措推进“两癌”检查顺利实施。
2024年3月白银区妇幼保健站开展两癌免费检查
武威市制定了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各县区及早开展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统筹安排检查时间和场所,组织适龄妇女按时有序接受检查。明确妇科专业技术力量强的医疗机构为业务牵头单位,划片检查、分级管理,并将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配套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及时拨付。
2024年3月,金昌市金川区城乡妇女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两癌”免费检查。
为提升检查的精准度,规范“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各级卫生健康委还为医护人员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活动。2024年全省妇女“两癌”检查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日前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州“两癌”检查项目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技术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4月22日,临夏州卫生健康委抽调业务人员赴各县市开展“两癌”检查质量控制和业务培训。
兰州市卫生健康委举办了2024年全市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培训班,邀请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对承担检查的技术人员开展面对面现场示教培训,最大限度保证“两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救助+保险 切实减轻经济负担
“如果不是你们对我的救助,现在早已是负债累累。非常感谢县政府、县妇联,感谢这好政策救了我的命。还要感谢镇政府和大柳树村的村干部,是他们的动员,才让我能够早日发现,早日治疗。”手捧救助款的魏女士感慨地说道。家住漳县新寺镇大柳树村的魏女士就是在今年漳县城乡妇女“两癌”筛查活动中确诊了宫颈癌。为了打消魏女士治疗的后顾之忧,当地妇联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送来了2万元救助款。由于发现及时,魏女士的癌症还在早期阶段,随即入院并安排手术,术后随访情况良好。
为了让“两癌”患病妇女放心治疗,省妇联积极争取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24年度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资金1212万元,为患有宫颈癌ⅡB以上、乳腺浸润癌的1212名低收入妇女每人一次性救助1万元。
5月31日,陇南市妇联在武都坪垭开展“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
我省各地多方争取资源,延伸项目救助,提升为民实事温度。定西市将妇女“两癌”救助纳入为民实事项目,为161名新增患病妇女每人发放救助金1.5万元;庆阳、临夏、酒泉、甘南、金昌、嘉峪关等地为583名两癌患病妇女发放近155万元救助金和物资。救助跟上了,保障也不能缺位,省妇联联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甘肃分公司开展“关爱陇原妇女·捐赠两癌保险”行动,为今年受检的3.3万名城镇低收入妇女每人捐赠10元“两癌”保险,人均保额1万元,截至目前,已为152名患病妇女理赔408.52万元,此外,还向年内参检确诊的农村“两癌”患病妇女每人给予1000元慰问金。
为了有效预防低收入妇女及家庭因病返贫致贫,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我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引导45.4万名妇女购买了“两癌”保险。张掖市妇儿工委办积极争取市政府出资21.55万元,为21550名“两癌”参检妇女购买“政保版”“两癌”保险,高台县政府也出资为本县妇女购买“两癌”保险,引导6092名妇女个人出资购买“优享版”“两癌”保险。
把牢预防关口 拓展延伸关爱链
在临洮县妇幼保健院,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前两天学校通知县上要免费为女学生接种疫苗,我马上给孩子报了名,今天领她来接种了HPV疫苗。”今年,定西市为800名适龄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这是该市首创为适龄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此外,临夏市政府出资为2200名初中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康乐县、广河县实行HPV疫苗接种优惠政策,武都区、靖远县积极争取企业支持为适龄女童进行HPV疫苗免费接种,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争取资金为平凉市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困难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酒泉市妇联举办两癌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为增强妇女群众参检意识,省妇联发放了8800套“两癌”检查相关宣传品,制作发布《陇姐讲妇女“两癌”防治》动漫视频。各级妇联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培训及义诊活动250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妇女群众47万余人。同时,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各类新媒体平台等打造高效便捷的线上宣传阵地,广泛深入讲政策、讲知识、谈好处,动员适龄妇女主动参检。
2024年3月1日,天水市麦积区道北十字文化广场“两癌”检查宣传。
有爱,不惧“癌”。“两癌”筛查是一项惠及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下一步,甘肃省将继续大力宣传城乡适龄妇女免费检查惠民政策和“两癌”防治知识,不断推进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实施,系统谋划推进妇女“两癌”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为提升全省妇女健康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每日甘肃网)
相关新闻:【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黄河之波润沃土——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建成投用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惠)悠悠万事,民生为大。11月2日,随着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正式竣工通水,奔腾的黄河水溅着水花穿过闸口,流入水渠,淌进农田……
11月2日,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正式竣工通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作为2024年甘肃省为民实事的重点项目,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成为景电历史上首个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通水的民生项目,该工程的竣工将增加供水能力8700万立方米,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生态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体系安全运行、灌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黄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旨在通过对景电二期总干渠、民调干渠“卡脖子”段及老化破损严重渠段进行改造,以提高渠道完整性,有效恢复和改善渠道的过流能力,巩固和提高工程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保障景电二期工程体系安全运行和区域水安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投资7.6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固改造二期总干渠44.10公里,其中明渠32.22公里、暗渠6.28公里、渠系建筑物101座;改建泵站溢流堰5座,新建总干泵站泄水池6座(总库容11万立方米),新建变频室1座,增设总干13座泵站取暖设施;改造修补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干渠72.68公里,其中修补明渠1.03公里、修补暗渠70公里、修补其他建筑物26座。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现场
据悉,景电二期工程是发展沿黄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防止腾格里沙漠南侵、实现黄河向内陆河石羊河流域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现场
昔日干旱缺水的戈壁滩,如今粮丰林茂的“米粮川”,这一切都离不开景电工程的贡献。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对民生的承诺。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让这条水利“生命线”焕发新生,让幸福的水润泽民生,流淌在灌区的每个角落。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民生水利润民生——2024年甘肃省为民实事水利惠民工程建设综述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石磊
建设900个农村“水盆子”,是2024年甘肃省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的目标任务。
为了把这项关乎农业丰收、乡村发展、农民福祉的民生工程办好,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坚持高位推动、高效推进,由省水利厅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对项目前期、资金筹措、质量管控、建设进展等工作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截至11月底,甘肃共实施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项目918个,较年度目标任务多实施18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通渭县孙庄大型淤地坝
高位推动,全面安排部署
甘肃省紧盯群众民生诉求,连续4年将农村水利惠民工程纳入省政府为民实事高位推动。2024年,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持自我加压,争取多干快干,全力抓好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省水利厅根据省政府为民实事方案,研究制定印发《2024年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设工作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强化建设管理、加强工作调度、广泛宣传引导、实行奖惩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切实保障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编制印发《2024年省政府为民实事项目汇编》,分片区、分市州明确项目清单、主要建设内容,季度目标等。同时,在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视频会议、全省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会议、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等会议上,对为民实事工作进行培训解读和安排部署。此外,明确工程建设属地管理和工作主体责任,积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年度任务如期完成。
瓜州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
高效推进,强化精准施策
为高效推进水利惠民工程,甘肃省水利部门统筹抗旱防汛和水利建设,建立领导包抓、进度通报、研判会商、现场督导、督办约谈和协调服务六项保障落实机制和省市县三级调度机制。先后印发《2024年分片包抓指导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分片包抓指导工作调度管理的通知》,成立四个包抓组,对项目前期、资金筹措、质量管控、建设进展、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工作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促进项目落地实施。每月召开包抓调度会议、每季度召开厅长办公会议和全省投资计划执行调度会议,分析研判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2024年以来,四个包抓组深入全省11个市州的47个县区开展实地督导,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工作方式,详细查看了解工程建设前期审批、开工建设、资金到位、工程质量安全、建设进度、资金完成等情况,全年累计督导项目202个/次,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兰州新区庙儿沟水库
高质量完成,提升民生福祉
为保障2024年省政府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甘肃省多方筹措资金,累计完成投资21.6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2%。截至11月30日,共实施项目918个,较年度目标任务900个多实施了18个项目,其中实施水库13座,主体完工9座;实施并建成新建淤地坝50座、高标准农田蓄水池305座、小微型调蓄设施550处。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新增供水能力4779万立方米,提升28.91万人的供水保障能力,发展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27万亩,保护下游6.32万人和0.68万亩耕地。同时,对地区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种植养殖,应急补灌,特别是干旱和极端干旱年份破解“卡脖旱”,确保浇上“救命水”发挥了积极作用。
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养殖基地及八步沙生态保护水源保障工程
水利兴,则仓廪实。随着农村水利惠民工程的不断建设,越来越多的“水盆子”将为陇原大地嵌上“水韵福泽,利惠民生”的靓丽图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增添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