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条公路通车:海拔3000米高原修高速串起三地
甘肃
站内

甘肃两条公路通车:海拔3000米高原修高速串起三地

原标题:综合交通大会战

    G312线苦界项目改建段正式通车

通车仪式现场

通车仪式现场

兰州晚报讯 12月25日上午,G312线苦界项目改建段顺利通车。G312线苦界项目起点位于永登县苦水镇新屯川村,与G312线傅家窑至苦水段起点顺接,终点位于永登县与天祝县交界的富强堡北侧的庄浪河西岸界牌村与G312线界牌村至安门(含天祝过境段)起点顺接,路线全长79.735公里。

G312线苦水至界牌村段新改建项目是G312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六条城市群间交通发展轴”中“兰州—酒嘉—乌鲁木齐交通发展轴”的骨干交通运输通道,已列入交通运输部《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此次通车路段为K0+000-K41+850、K57+400-K73+000改建段,通车里程57.85公里。

项目办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拆迁困难、边通车边施工等困难和挑战,在项目建设初期,针对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办理难、办理慢等问题,苦界项目办采取成立专班、定人定岗、紧盯协调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批复;在建设过程中,苦界项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践行新理念、引用新技术、探索新工艺、应用新材料、引进新设备、并进行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等微创新工作,着力解决质量通病,提升项目建设品质,高效圆满完成了苦界项目改建段的建设任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天堑铺坦途 高原筑大道——卓合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开通一条路,欢腾三座城。

12月25日,合作、临潭、卓尼三县市30多万群众迎来了好消息,历经5年多时间建设的卓合高速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自此,合作至临潭、卓尼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从合作至卓尼仅有100多公里路程,但道路颠簸崎岖,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才能走完。

随着卓合高速的通车,卓尼至合作仅需40分钟车程,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出行。

“特别开心,以前从合作到卓尼要走两个小时,路颠簸、不好走。高速通了,回家的时间减少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在合作工作的卓尼人柴玉龙高兴地说。

(一)

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修路极为不易。

2019年9月,卓合高速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路线长73.75公里,起于临潭县羊永镇西侧附近,途经长川乡、临潭县城、阿子滩镇、古战镇、完冒镇、勒秀镇,止于合作市那吾镇卡斯合村。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卓尼连接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建设初期,甘肃路桥顺达公司是承担建设任务的团队之一。

高原的气候环境,让初来乍到的筑路者们常常感到头晕、胸闷、乏力,几个月时间里,因高原反应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劳务人员达上百人。

面对种种困难,甘肃路桥顺达公司卓合八标项目部参建人员一边适应高原环境,一边开展施工。

为了确保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安排了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各岗位都配备了精兵强将。

(二)

然而,高原施工难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隧道是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随着掘进的不断深入,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

喀鲁莫其隧道作为卓合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平均海拔3190米的卓尼县完冒镇根沙村,隧道总长3950米,其中左线全长2195米,隧址属甘南高寒湿润区。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屡次出现涌水、坍塌、掉块以及较大的围岩突变等现象,围岩极不稳定。

面对“拦路虎”,项目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变形段及时采取措施,对收敛较大部位进行增设锁脚数量并打孔注浆,拱顶出现拱架扭曲部位增加副拱支撑,拱顶拱架扭断部位增设临时二衬,对变形段进行全断面注浆,有效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

自项目开工以来,卓合八标项目部历经62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最终以高标准、高质量取得了喀鲁莫其隧道左线率先贯通的阶段性胜利。

跋山涉水,铺路架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卓合高速一期工程加速推进。

(三)

时间推进到今年,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承建这一惠民工程。3月12日,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卓合项目办批复成立,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甘肃路桥作为施工单位正式进驻完成后续工程。

卓合项目办成立后,项目建设面临工期紧、施工期短、气候条件差、砂石材料紧缺等难题。为了实现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任务,项目办制定攻坚计划、产值完成与控制性工程节点双指标管理,形成了“日统计、旬调度、月总结、季管控”的进度管理体系。

“我们每周联合州交通运输局召开工作专班会议,全力推进解决土建单位各类遗留问题,尤其针对砂石材料紧缺‘卡脖子’问题,动员沿线县市优先供应,保障了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材料。”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卓合项目办副主任郭杰说,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还对项目进场原材料及交通产品采取源头定位、运输导航、现场光谱检测等信息化手段,确保材料合格率均达到100%。

改进施工技术工艺,采用北斗基站3D摊铺技术,精准控制水稳铺筑厚度和平整度……一项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务实举措,不仅节约了工程建设时间,也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在雪域高原上,生态环保是重中之重。卓合高速在建设过程中首次开展以沥青拌和楼为中心的“1+N”设备扩容建设研究,建成了以沥青拌和楼为中心、“煤制气设备+热交换器+电锅炉+乳化沥青生产线”为辅的沥青路面综合生产线,并对沥青拌和站加装了自主研发的组合式环保装置,减少了沥青烟气及粉尘对草原环境造成的影响。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路肩碎石整平夯实设备,对撒布的路肩碎石进行整平夯实,实现了‘硬路肩整平夯实机+滑模摊铺机’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通过新技术的使用,该项目建设成为一条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集文化、景观、低碳、生态、科技于一体的高速公路。”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卓合项目办主任高朝说。

据了解,卓合高速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车,将填补该区域高速公路的空白,与周边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道路相互连接,形成更加完善的路网体系,对便利群众出行、推动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