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60年回眸 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攀高峰
甘肃
甘肃 > 资讯 > 金昌 > 正文
站内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60年回眸 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攀高峰

诞生于丝绸古道,成长于巍巍祁连。

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积淀与传承,锻造了坚韧的科研精神,积累了厚重的技术沉淀,培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攻克镍钴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科技难题的使命与担当。

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六十载艰苦奋斗、务实奋进;一甲子薪火相传、春华秋实。

图片

辉煌六秩 镍钴华章

光阴荏苒,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从1964年建制至今,已走过60载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来说,这60年却是披荆斩棘、凯歌前行的光辉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正值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镍钴资源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国家工业发展。1958年,地质工作者在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发现了金川硫化铜镍矿,为我国镍钴工业发展带来了曙光。

1964年4月,为适应金川镍基地建设需要,金川公司中央实验室应运而生。1972年7月,中央实验室更名金川公司研究所;1984年4月,更名金川镍钴研究所;1987年9月,金川镍钴研究所与金川公司设计处合并,成立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

图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1964年10月,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通过研发,首次从金川矿石中提取出铂、钯、金等稀有贵金属,填补了从国内矿产资源中提取铂族贵金属的空白。从此,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的壮美画卷缓缓铺开。

1978年,金川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此后9年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八下金川,组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其间五次视察金川公司研究所,并提出“要把金川公司研究所建成全国镍钴及贵金属实验研究中心,建立金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中心”。

2000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来金川视察时更是明确要求:“要把镍钴研究设计院建成国际上有名气的镍钴研究院、技术中心。”

2012年7月,按照“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一体化运营”模式,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改制成立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并被评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60年来,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立足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环保、材料、装备、数智等诸多领域,广泛开展科技研发、设计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业务,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以镍钴为特色,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科研、设计、产业并举的综合性研发设计机构,拥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省级研发平台、11个研究所、5个设计事业部、20个专业实验室、4个中试平台、1300多台(套)高精科研仪器设备,以及冶金行业专业甲级、工程咨询甲级资信等14项勘察设计资质,功能、装备、资质覆盖镍钴全产业链工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可为国内外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设计和工程转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参与临夏州积石山县灾后重建、金昌市城市建设和民营产业园规划设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岁月峥嵘 初心如磐

60年前,在充满无限生机与挑战的巍巍龙首山下,老一辈金川人胸怀资源报国、产业报国初心和发展中国镍钴工业的使命,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稳健前行,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每一程都见证着金川的成长与蜕变。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初创之际,资源匮乏、技术落后,初创团队挤在几间简易的实验室和办公场所,条件简陋得超乎想象,但没有人退缩。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为了攻克关键技术,他们日夜奋战,反复试验,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让每一次成功的突破显得格外珍贵。

图片

1964年,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实施了三次露天大爆破,实现井下和露天联合开采,大大缩短了金川矿山建设周期。

1971年,设计建成年产量为40吨的军工用“505产品——优质镍粉”生产车间,并从电炉烟尘中提取出铟、铊、锗、镉等稀散金属试验产品。

1972年,建成国内第一座管道输送试验楼——采矿管道充填试验场,开创性完成高浓度管道自流充填。

1973年,成功完成露天矿贫矿难选矿石的选矿工艺和物质组成研究、高冰镍的磨浮分离试验、镍电解液的三段连续净化试验、从硫化镍电解阳极泥回收金银及铂族金属研究、精矿的回转窑和沸腾焙烧试验、N235分离镍钴研究、从钴渣中回收钴的研究以及尾矿加压氨浸半工业试验研究。

1975年,龙首矿下向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工艺与试验研究获得成功,奠定了金川镍矿的基础开采方法。

1980年,成功完成二次高锍磨浮-磁选分离工业试验研究。

1998年,成功完成膏体泵送充填工艺与装备研究重大课题,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年,经甘肃省建设厅批准,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取得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施工图审查资质授权。

2003年,金川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

2006年,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2007年,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取得冶金行业(矿山、重有色及稀有金属)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2015年,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金川集团建设“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负责启动建设。

2016年,完成印尼金川WP&RKA红土镍矿项目设计任务。

2022年,完成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组任务。

图片

近10年来,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50余项,集团内外部科研设计项目2000余项,获授权专利800余件,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设计咨询奖50余项,为10多个省市和6个国家的数十家企业提供了优质技术服务,孵化了镍钴新材料创新公司、金川智慧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科技型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涉及镍钴高温合金、医用合金、增材制造粉末、精密铸件、矿冶装备、特种仪表、环保药剂7大类60余个品种,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石化、航空航天、军工、核电、新能源、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为金川集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60年栉风沐雨,60年砥砺奋进,金川镍钴院人紧跟时代步伐,把握行业脉搏,挖掘资源价值,引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书写了一部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史。

创新驱动 勇攀高峰

从简陋的贵金属提炼厂房到精密的现代化仪器,从专业局限、人员局限到现在多专业协同发展、科研设计深度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设计,这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60年,是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不断创造奇迹的60年,一代代镍钴院人手握接力棒,沿着老一辈镍钴科研人探求真理的足迹勇攀科研高峰,在攻克镍钴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科技难题的科技创新大道上疾步迅跑、凯歌前行。

2001年以来,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开展金川矿区地表岩移变形监测工作,历时24年,监测技术不断进步升级,从半年周期的人工监测发展到今天的无人机、北斗卫星、InSAR卫星等多手段的“空天地”联合监测,大幅提高了金川矿区变形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对金川矿山安全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以来,根据金川资源战略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求,按照“就矿找矿”思路,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在金川矿山深部及矿区周边组织实施科研找矿、生产勘探和基建探矿项目39项。

首创了特细全尾砂和大粒径废石高强度膏体配比技术方案,提出了深部充填复杂管网优化及减阻方案,探明了金川全尾砂废石膏体充填料浆在不同料浆浓度、级配、流量流速以及充填管材等不同工况下的充填输送阻力损失变化规律,研发了高压力管道和高粘度料浆压风清洗技术,在金川建成了单套系统100m³/h的全尾砂废石膏体充填系统试验线,促进了金川矿山废石和尾砂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固废减量化处理,全尾砂废石膏体料浆制备及输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金川硫化镍铜矿选冶过程中金、铂、钯等稀贵金属分散损失严重,回收率低等问题,研发出选冶联合工艺,产出含金铂钯约15.6%的贵金属精矿。该工艺缩短了贵金属提取流程,提高了贵金属直收率,经济效益可观。

自主研制出0.4m²集电炉和侧吹熔炼为一体的火法冶金“复合试验炉”,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环保效果好、冶炼效率高等特点,可开展含镍、铜、钴、铁及稀贵金属电炉和侧吹熔炼试验。

建成首条富氧侧吹浸没熔池燃烧高效镍熔铸、熔炼生产线,取代了使用60多年的反射炉镍熔铸工艺,可实现连续进料、富氧熔炼、自动浇铸,相比于传统技术,具有冶炼强度大、燃料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实现了复杂高熔点镍原料高效熔炼和低品位镍钴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自主研发短流程处理卡尔多炉渣冶材一体化技术,采用控制还原技术实现有价金属分步回收,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镍铜分离、铁脱除的技术难题,以及实验室向工业化应用过程中的装备和技术瓶颈,具有流程短、成本低、金属收率高、产品方案灵活等特点,为有色行业中间渣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23年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发了高纯净高温合金母合金制备技术、合金稳定轧制技术、复杂铸件精密铸造技术、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粉末制备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完备的镍钴基合金系列产品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开发的K系列合金成功应用于燃气轮机、烟气轮机静叶片、汽车涡轮增压器;开发的GH系列合金带材成功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太阳能光热发电等领域;开发的高温合金粉末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表面喷丸强化;开发的CoCrMo系列合金成功应用于医疗植入物,荣获多项甘肃省和金川集团科技进步奖。

图片

自主研发多款智能矿用装备,全面掌握了关键技术。25吨新能源无人驾驶地下矿卡以磷酸铁锂电池为核心,具有零排放、续航能力强等特点,可实现远程遥控、无人驾驶与全方位环境感知,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第七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绿色设计十佳作品、甘肃省第五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攻克了自动剥离铜始极片技术,研制出全自动剥片机组,具有占地面积小、剥片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现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企业。

针对湿法冶金结晶、磨损、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传感测量误差大等难题,研发了传感、测量、在线分析等三大系列80余种特种仪器仪表,获得50余项专利及60多项软件著作权。开发的行业内首台(套)电解液跑混在线分析仪、酸碱激光浓度计,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采用湿碱反向加料直接合成工艺,成功研发出具有良好化学分散性、有助浮选效果提升的液体乙基及丁基黄药,并建成年产3200吨/年黄药生产线,实现了金川选矿黄药自产自足、就近供应。自主研发出了高效稳定固砷剂、高盐废水除砷除重剂、废水高分子络合除镉剂、膏体充填添加剂等系列精细化工产品,正在逐步推进工业化应用及产业化转化。

深入推进对外技术集成服务。在危废资源化利用、红土矿镍铁硫化等领域形成了完备的技术集成工艺技术包,先后为中冶瑞木国内首条三元前驱体浸出渣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山东鑫海科技国内首条镍铁硫化生产高冰镍项目、临泽宏鑫矿业生产系统改造提升等项目开炉、生产达标、工艺优化提升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技术集成服务,打造对外技术集成服务“金川品牌”。

征程再启 续写辉煌

新起点“点亮”新征程。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始终牢记资源报国、产业报国初心使命,将以建院60周年为新起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努力争当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以奋斗者姿态,在推动金川镍钴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凯歌前行。

新使命“激发”新担当。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将瞄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前沿,聚焦提升金川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为集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新动力、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积累新经验、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在推进金川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再铸辉煌。

新目标“催生”新作为。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决策部署,以集团科技创新主力军为使命定位,以抢占镍钴科技制高点为目标,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金川联合科技攻关精神和老一辈金川科研人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汇聚新一代科研人的无穷智慧和创造伟力,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特色鲜明一流研究设计院奋斗目标,朝着集团打造万亿金川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蓝图奋楫扬帆,笃定前行。

(金川集团客户端)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