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兵”接力保平安 警察故事讲给你听
甘肃
站内

“父子兵”接力保平安 警察故事讲给你听

文/冯俊燕

王永升(右)、王巨宏警察“父子兵”接力保平安 泾川县公安局供图

王永升(右)、王巨宏警察“父子兵”接力保平安 泾川县公安局供图

9月12日,“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甘肃公安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永升、王巨宏父子两代警察忠诚为民、接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感动了媒体采访团。

1967年,22岁的王永升从静宁县治平公社调任到静宁县公安局担任治安股民警。“调查靠走,联系靠吼。”王永升回忆道,当时工作很苦很累,但格外充实而有意义。也是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要当好群众的“一块砖”的信念。

靠着这种执着信念,他一步步历练成长,从治安民警到刑警队长,再到公安局副局长……1995年,王永升调任泾川县公安局政委。

1989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节举家团圆的日子,准备回家过节的王永升,却碰巧接到一起群众家两头牛被盗的案子。

“那个年代,两头牛可是老百姓的全部家当。”王永升说,当时身为静宁县公安局刑警队长的他,带领全体民警出动,在侦查技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仅用了两天就破了案。

王永升感慨道,干了一辈子公安,破的案子数不胜数,但这一起他记忆犹新。两头牛被追回时,受害群众对公安民警信任和感激的话语,他永远忘不了。

王永升儿子王巨宏是一名退伍军人,2006年,他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王巨宏投身公安事业,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连续多年获嘉奖。

王巨宏说,工作中,每当遇到棘手问题,自己会习惯性找到已退休多年的父亲,让他答疑解惑。

面对负责辖区人口密集、拆迁安置户多、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难题,已成为泾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的王巨宏建立了26个警民联系微信群,除了日常宣传,还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便民服务,主动和群众打成一片。

有次下社区,一位卖水果的小姑娘问:“王所长,昨晚我的铺面被偷了,能不能在这一块多派警力巡逻啊?”旁边的一位大爷低声说:“警察都去办大案了,哪有时间理我们的小事。”听到这样的话语,王巨宏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巨宏说,城郊一些老旧小区,因为没有物业专人管理,治安隐患较为突出。他暗暗发誓,要践行“枫桥经验”,就要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为此,他认真梳理了重点小区近年来的警情接报情况,划出关键位置和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工作,夜间易发的盗窃案大幅减少。

“他是所里的‘全能王’,无论户籍工作,还是侦查破案,他都能上,而且很专业。”提到王巨宏,与他共事过的人都不吝溢美之词。

一世父子,一生战友。王永升、王巨宏这对警察“父子兵”,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躬身火热的公安工作实践中,书写着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