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长安至敦煌路线图 佐证丝绸之路

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长安至敦煌路线图 佐证丝绸之路

原标题:佐证丝绸之路的两枚里程简

这是两枚汉简。

这是两枚分别出土于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汉简。

它们一前一后相隔16年出土与世人再次见面,虽然相隔近千公里,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里程简”。在甘肃简牍博物馆里,它们相对而望,完成了完美的遇见。(左为居延里程简,右为悬泉里程简。)

这两枚珍贵的里程简“接力”勾勒出了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也为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

1974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甲渠候官遗址,当地人也叫破城子遗址中,出土了万余枚汉简。其中,尤为珍贵的一枚就是详细记载了从汉代都城长安出发至张掖郡的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的里程简。现今人们称之为“居延里程简”。

“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茯置卅五里,茯置至好止七十五里,好止至义置七十五里,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缺4行文字)媪围至居延置九十里,居延置至觻里九十里,觻里至彳胥次九十里,彳胥次至小张掖六十里,删丹至日勒八十七里,日勒至钧耆置五十里,钧耆置至屋兰五十里,屋兰至氐池五十里。”

居延里程简对研究从长安至河西地区的驿置路线、道路里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原始数据,也揭示了从西汉政治中心长安赴西域“第一国道”的秘密。

而这个“第一国道”指的就是西汉时期长安通往河西走廊、西域、西亚的交通大动脉,也就是“丝绸之路”。这是西汉中期,中原通往西域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长期以来,关于它的走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随着大量汉简的出土与研究,尤其是“里程简”的发现,这条“第一国道”开始有了清晰的模样。

1990年,敦煌的悬泉置遗址发掘,大量简牍文书重现于世,“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的历史场景在今日重现。这一枚悬泉置里程简开启了它的重要使命。

“仓松去纟鸾鸟六十五里,纟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小张掖去姑臧六十七里,姑臧去显美七十五里,(第一栏)氐池去觻得五十四里,觻得去昭武六十二里府下,昭武去祁连置六十一里,祁连置去表是七十里,(第二栏)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右酒泉郡县置十一,六百九十四里(第三栏)。”

可以看出,简文分三栏,每一栏内容连贯,相对独立。第一栏记述武威郡沿途各县里程,向西延及张掖郡的显美;第二栏记述张掖郡沿途各县里程,向西延及酒泉郡的表是;第三栏记述酒泉郡沿途各县驿置里程,向西延及敦煌郡的渊泉。记载了河西走廊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

悬泉置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第一次确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发现的大量简牍和其他遗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以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都具有重大价值。所以,悬泉置遗址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八五”期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居延汉简的里程简和悬泉汉简的里程简,这两枚尤为珍贵的汉简,把从长安到敦煌的整个路线连接了起来。两简共列出34个地名,分别记录了七个路段所经过的县、置和区间里程。构成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从长安出发西到敦煌的驿置道里,对于研究两关以东丝绸之路的行进路线、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驿传设置和详细里程,以及对现今丝绸之路的考古与探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汉简是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一笔一画皆是历史。这些在汉代邮驿、烽燧下沉睡了近两千年的吉光片羽,真实而生动地记录着两千多年华夏大地的历史风貌。

汉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我们了解汉代文化风俗和制度体系的窗口,每一篇简牍都是一个小时代,每一列文字都是一段小历史。

一枚枚汉简如同时空隧道,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与之凝视,仿佛历史的洪流在身边流淌,声如重雷。

刘文沥 文/图

何为简牍?

简牍是纸张未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较窄的称简(简札),方形较宽的称牍(方牍),多棱形的叫觚,还有两行、楬、封检、削衣等。简和牍合称作“简牍”。

从材质来说,人们因地制宜,南方地区盛产竹,故简牍多为竹质,西北地区因为竹稀少,人们就多以松、胡杨和红柳等制作简牍。

简牍长什么样子?

从出土简牍实物可知,简牍的形制并不单一,而是根据需要被制作成各种形状,以满足古人们书写记录的不同需求。根据简牍形制和书写内容,简牍还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简、牍、札、牒、两行、檄、觚、楬、杮、检等。

简牍是如何制作的?

简牍的制作一般包括备料、片解、刮削、杀青(或上胶液)编联诸程序。

备料一般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由于地域气候的不同,南北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北方由于树木非常多,因此人们会选择木头作为书写材料,而南方的竹子遍地可见,所以南方的人们就普遍用竹子作为原材料。

第二步,就是将备好的原材料根据所需要的大小进行分解,然后再用工具将它打磨光滑、平整,使每片简牍的大小、宽度都一致,就便于书写和装订,这一步称为片解与刮削。

第三步,是杀青与上胶液,新鲜的竹子里面含有水分,我们不能直接书写文字,所以我们必须把竹子用火烘烤。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是为了防虫、防蛀。在烘烤竹子的时候,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因此,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汗青的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竹简的代名词。

简牍是如何编联起来的?

在古代人们用丝线或麻绳将简编联成册,按照简的长短,又有二道编、三道编,以至四道以上的编联形式。有些是先编后写,有些是先写后编。为了在编联时将简固定住,古人会在简的侧面刻一个三角形的契口,这样编绳扎住简就不容易上下滑动脱落了。

用绳将一枚一枚的简札编联起来,就像汉字“册”字,如现今书籍的册页形式。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