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抹大师对谈“光彩”,阅尽敦煌千年之美

从这抹大师对谈“光彩”,阅尽敦煌千年之美

原标题:【大敦煌·悦读】《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出版丨大师对谈敦煌的前世与今生

从这抹大师对谈“光彩”,阅尽敦煌千年之美

继《敦煌三书》之后,湖南文艺出版社再推“敦煌书”——《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此书籍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与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的对谈录。对谈录共五章,围绕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展开——对谈纵贯古今,由敦煌而起,延伸至中外艺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更深远的主题,远见卓识,令人叹服。其中不乏二位学者对于自身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理想志趣的探讨,读者亦可从中感受到二位学者于艰难困苦中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令人钦佩的社会责任感。

常书鸿先生与池田大作之间有着很深层次的交往,二人多年的信件往来和会面交谈,恰集结成了这部《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在书中,他们二人对谈敦煌的前世与今生,从儿时趣事聊到人生选择,从莫高窟的由来聊到石窟如何编号,从壁画中的古人生活聊到石窟中尺寸最大的飞天、最小的飞天……揭秘日本人痴迷敦煌文化的原因,细数与周恩来总理及徐悲鸿、井上靖、平山郁夫、东山魁夷等中日文化名人的交往趣事……俯拾皆是真知灼见,字里行间都是大师的智慧精华。

“时过境迁,昔日的‘敦煌守护神’早已不再,日本学者们的足迹也已被黄沙掩埋。幸而有《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留存,我们还能从过去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到那些被遗忘在大漠深处的故事。”有读者如是感慨!

此外,据出版方介绍,书中配图便是编辑团队于该书主编常沙娜教授家中扫描而来的珍贵照片,包括常书鸿先生与池田大作等日本名人交往的照片,蕴含着女儿对父亲的深刻怀念与敬意。书中还收录了由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的珍贵洞窟图片,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敦煌,了解敦煌。

常书鸿(1904—1994),著名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敦煌守护神”。1927年赴法留学学习油画,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因在书摊偶遇《敦煌石窟图录》,决心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回国投身敦煌石窟保护工作。1942年参与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局顾问、甘肃省文联名誉主席。

池田大作(1928— ),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创价大学创办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其在中国获得的奖项包括:中国艺术贡献奖(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1990),“人民友好使者”称号(1992),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1997)。

关于主编

常沙娜(1931— ),常书鸿之女,新中国第一代工艺美术设计家、图案学家、设计教育家、艺术家,原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院长,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曾参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经典建筑的设计。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雷媛 刘小雷

(奔流新闻)

相关新闻:【大敦煌·悦读】先睹为快丨常书鸿和池田大作两位大师都聊什么?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精彩书摘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精彩书摘

1992年常书鸿(左二)与池田大作(右二)的会面

1992年常书鸿(左二)与池田大作(右二)的会面

《对周总理的回忆》

常(书鸿):我本人也与(周恩来)总理有几次见面。1951年,周总理参观当时在北京举行的“敦煌文物展览会”时说的那些话我将永志不忘。他说:“我们无论有多少困难也不要泄气,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敦煌。”他的这句话成了我行动的指南。

池田(大作):那时先生同周总理的对话,我也是在常先生的著作中读到的。周总理对艺术有很深的理解。他曾强调过保护和研究敦煌宝贵的民族艺术遗产,是吧?他也曾指出“推陈出新”的重要性,并强调“我们一定要将这种古代文化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它、保护它”。

从他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以及在展览会时的讲话中可以发现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在这方面具有的真知灼见。我可以感觉到为人谦虚、在边陲地区勤奋努力的常先生听到这些话后该会受到多么大的激励。我曾记得,常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剩下的路就是将总理的教导和期待铭记在心,毕生去致力于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常:1962年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会议途中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被总理叫去。总理问我:“在大炼钢铁时,敦煌树木被大量砍伐过吧?钟被砸坏过吗?”

我回答说:“树木的砍伐没有那么严重。由于县政府的政策好,有价值的古代珍品和刻有年号的钟全部被保存了下来。所以,钟没有遭到破坏。”

总理这时又问:“你的孩子们都干得不错吧?”当时,我的女儿常沙娜曾担任人民大会堂宴会大厅的天花板图案的设计工作。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之际,周总理曾提议为那些美丽的图案干过杯。

这时,我想总理大概是指沙娜的事情,于是说:“沙娜在北京。”总理接着说:“我的意思是,敦煌这个宝库的事业不是我们一代人能完成得了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应继承下去,去研究和保护它。”总理又问起与我同在敦煌工作的同事和后辈的情况。对总理的亲切关心和教导,我真是难以忘怀。由此,我下决心将我的一生以及我的子子孙孙献给敦煌的事业。

从这抹大师对谈“光彩”,阅尽敦煌千年之美

《徐悲鸿先生的人格》

池田(大作):我听说常先生曾受到现代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很大鼓励。

常(书鸿):我去敦煌,徐先生赠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句话。“如果真的想认识敦煌,真的想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话,那么除了自已去敦煌,再无别路可走。”他激励我说,“像唐玄奘三藏法师那样带着苦行僧的精神,去保护敦煌的民族艺术宝库,去整理它、研究它,坚持到最后!”

另外,我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时,他曾特地给我写了序:

油绘之入中国,不佞曾与其劳。而其争盟艺坛,蔚为大观,尤在近七八年来,盖其间英才辈出。在留学国,目灿艺事之衰微;在祖国,则复兴之期待迫切。于是素有抱负,而生怀异秉之士,莫不挺身而起,共襄大业。常书鸿先生亦其中之一,而艺坛之雄也。常先生留学巴黎近十年,师新古典主义大师罗郎史先生,归国之前,曾集合所作,展览于巴黎。吾友干米叶•莫葛蕾先生曾为文张之。莫葛蕾先生,乃今日世界最大文艺批评家,不轻易以一字许人者也。法京国立外国美术馆用是购藏陈列常先生作品,此为国人在国外文化界所得之异数也。常先生工作既勤,作品亦随时随地为人争致,难以集合。兹将有西北之行,故以最近所作,各类油绘人物风景静物之属,凡四十余幅问世,类皆精品。抗战以还,陪都人士,雅增文物之好。常先生此展,必将一新耳目也。

壬午中秋无月 悲鸿序

我去敦煌时,徐先生赠我一幅《五鸡图》。

池田:就像“现代中国绘画自徐悲鸿始”所言,他的足迹是那样伟大,他给中国绘画史留下了辉煌的业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优秀的人格。

真正的一流艺术家,他的人格也闪射着光辉。而且,他们那历经磨练的人格使艺术变得更加深刻。这是我见到许多优秀艺术家后的真切感受。

徐悲鸿先生的言行举止,洋溢着对后辈的深切关怀。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使常先生绘画的价值、美感和志向在我心镜上清晰地映出。先辈如果都能这样亲切关怀后人的话,未来一定会更丰富、更辉煌。

在东西方绘画的融合上,徐悲鸿先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