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礼俗:于古风古韵中展现时代风尚
甘肃
站内

陇东礼俗:于古风古韵中展现时代风尚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中国人十分注重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别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于是,在礼仪文化的背景之下,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礼俗之事”便应运而生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礼俗呢?简言之,礼俗就是礼仪与习俗。礼,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婚礼、丧礼、典礼。俗,是指在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如:俗尚、风俗。一般来说,传统的礼俗内容有冠礼、生辰、婚姻、祭拜、座次、丧葬等。一般来讲,传统的礼俗内容有冠礼、生辰、婚姻、祭拜、座次、丧葬等。

陇东地处甘肃东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周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且陇东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周朝伊始,创建了一整套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成为陇东礼俗的发端。从《诗经·豳风》的记载到今天,每个历史时期都赋予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和内容,并在传承发展中融入了农耕文化、窑洞文化、先周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陇东礼俗的流传、完善和发展都是靠民众集体的力量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弥散于礼俗文化的方方面面,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目前,陇东礼俗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庆阳大部分区县均有分布,按其内容的完整性、文化特征的突出性来看,婚嫁礼俗主要分布在正宁、镇原后山地区、合水、华池、环县、庆城;诞生礼俗主要分布在正宁、华池、环县、镇原;寿诞礼俗主要分布在镇原、庆城、宁县、西峰等;安居、开业、贺庆礼俗主要分布在正宁、镇原、宁县、庆城;节日礼俗在庆阳全域大同小异,分布均匀;丧葬礼俗以镇原全境及西峰、宁县的大部分地区最为完整齐备。

陇东礼俗主要包括吉礼、嘉礼、人生礼、家庭礼、日常生活礼及节日礼等六大方面。吉礼主要指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神庙、仙师圣贤、驱鬼降魔等的活动仪式;嘉礼主要指待客礼仪及饮食文化习俗;人生礼指诞生礼、童蒙礼、成年礼、婚嫁礼、寿礼、丧葬礼;家庭礼主要指祖孙、父子、夫妻、兄弟、婆媳、闺媛之礼及家庭交往、亲属称呼礼俗;日常生活礼主要指安居礼、开业礼、贺庆礼;节日礼主要指节岁时令礼俗,包括过大年、闹元宵、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民俗香包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礼俗。

在多式多样的陇东礼俗中,尤以婚嫁、丧葬、寿诞、筵席等与普通民众相关的礼俗流传较为广泛完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注入时代精神,处处体现了陇东人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崇尚礼仪的浓郁乡土特征。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婚丧诸事,古风古韵浓烈,仪式隆重,礼节淳厚,蕴含丰富,体现出先周文化与陇东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缩影;婚嫁仪式中,虽然传统仪式在逐步减少,但在当下婚嫁礼仪中所包含的内容处处体现着陇东人和睦孝敬、勤俭持家的家风。陇东筵席礼俗对食物的制作、餐盘的摆放,座次的排序等,都可见宫廷饮食礼俗与农耕民俗相交融的影子。

综上所述,陇东这块神奇而古老的黄土地,不但地沃物丰,而且孕育并传承着绚丽多彩的民间礼俗,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并经历了一个由俗入礼、依礼成俗的演变过程。今天的陇东礼俗中,吉礼中的内容在当代社会已经明显淡化,待客及饮食文化礼俗的成份加重,寿礼、丧葬礼俗复古的成份比较浓,仪式也相对繁琐。一言以蔽之,陇东礼俗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与时代风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原创 唐伊 

(陇上非遗)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