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建外通内畅高效便捷的大兰州交通体系
兰州市印发实施“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
【本报讯】4月12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日我市印发了《兰州市“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规划》坚持依法规划城市、科学建设城市、精细管理城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智慧安全城市建设为引领,以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为中心,以增量、提质、增效、补短板为主线,以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和投融资模式为保障,按照“一心两翼多节点”的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切实增进全市民生福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为构建各县区、“三区”错位互补发展、多级支撑的“大兰州”格局和完成“六保”“六稳”各项任务提供城乡基础设施保障。
《规划》明确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至2025年,黄河文化旅游新业态初步形成,支撑兰西城市群和兰白都市圈优化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民生项目目标优先实现,发展短板基本补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切实为我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基本建成安全高效、绿色智慧、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市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提质增效,促进我市实行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规划》围绕发展目标,按照“总规导向,交通先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生态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出十三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二是构建外通内畅、高效便捷的大兰州交通体系;三是推进桥梁建设、完善交通功能;四是加强停车场建设;五是推动延伸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推进城乡供热系统建设;七是加快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八是完善提升城市供排水建设;九是积极推广建筑科技;十是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十一是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及城乡融合发展;十二是防灾减灾;十三是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任振鹤在听取兰州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情况汇报时强调
打造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便捷顺畅人民满意的综合交通网络 为实施强省会行动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兰州4月12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今天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兰州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情况汇报。他强调,要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聚焦交通这个强省会行动的关键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坚持适度超前、系统规划,远谋近施、协同推进,加快打造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便捷顺畅、人民满意的综合交通网络,让发展血脉畅通、城市更有温度、出行经济高效,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任振鹤指出,受发展基础、地形地貌等制约,兰州城市交通东西不足、南北不畅、连接不够的问题十分突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是“先行官”,强省会必先强交通。要增强“兰州一通,全省百通”的大局意识。把兰州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作为巩固我省区位优势、强化通道枢纽地位、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先手棋”,着眼强化外联、深化内拓、优化互通,着眼拓展大通道、疏通大动脉、促进大循环,聚焦聚神聚力,大干快干实干,加快建设多方式、立体化、大容量的西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辐射带动省内东西互动、区域发展交融。要树立“发展依靠交通、交通赋能发展”的系统思维。立足定位做规划,围绕促进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统筹考虑当前特点、未来需求及经济社会、产业布局、城镇化趋势,有重点、分区域地完善、加密、扩容、改造;围绕畅通建网络,系统谋划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布局网络和阶段性建设重点,在互联、快速、通达、疏解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聚焦功能强枢纽,构建以兰州为引领的陆港空港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增强物流枢纽服务功能。
任振鹤强调,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的责任担当,抓住难得机遇,调动各方积极性,行政市场两手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兰州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牵引,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朱天舒、程晓波、刘长根及李志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