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搬迁安家瓜州,14年后这个藏族移民乡咋样了?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站内

千里搬迁安家瓜州,14年后这个藏族移民乡咋样了?

文/徐磊 徐嘉琪 陈志科

2008年,1936户9193名群众响应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安置政策,从1000多公里之外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临潭县、定西市岷县三个国家级贫困县搬迁至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今年是他们搬迁安置的第14个年头,14年里,这个藏族移民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村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改变?

时下,瓜州县广至藏族乡鑫红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负责人徐安财指导社员装盘、压穴,培育今年订单种植的春茬蜜瓜苗。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群众在大棚里种植蔬菜 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群众在大棚里种植蔬菜 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冬季发展西红柿,春季种植流星雨蜜瓜,这些都是有订单的,目前已经育苗,今年计划种植300亩地。”瓜州县广至藏族乡鑫红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安财说。

这几年,徐安财看到蜜瓜产业的好前景,在政府引导支持下,他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00多户群众发展订单蜜瓜,棚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让移民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产业”是关键。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尼村按照打造独一份、特别好、错峰头等甘味品牌思路,通过“园区+产业+农户”经营模式,打造“毛辣子”特色品牌,实现小产品走俏大市场,群众脱贫又增收。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尼村村民杜燕霞说:“变化一天比一天大,在这茫茫戈壁上种了这么好的毛辣子,从一斤16元卖到20元,一茬下来差不多一万多。”

“以前刚搬来的时候人均收入几百元,现在人均收入能达到一万元,日子也好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尼村村民王玉林说,近几年我们村的毛辣子种植收入挺好的,价钱相对来说也比较好,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富民产业壮大,广至藏族乡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富民产业壮大,广至藏族乡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毛辣子产业今年做得非常成功,并且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也非常高。乡村振兴这一块,重点就是产业振兴,产业做好了,我们这儿的吸引力自然就高了,魅力自然就强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尼村党支部副书记乔建武说。

据了解,2008年建乡之初,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广至藏族乡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问题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对症施策,围绕思想这一关键、基础这一支撑、产业这一核心,下足“绣花功”、打好攻坚战,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同时,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壮大、美丽乡村建设、民生服务保障等工程,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移民群众收入比搬迁时增长了25倍,居住条件、就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悉,广至藏族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1740座,铺筑道路245公里,建设林带415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0元。

如今的广至藏族乡,戈壁变成了家园,碱滩变成了沃土,移民群众从当初离家时的故土难迁,已经在第二故乡稳稳扎下了根,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新的幸福生活。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