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好友在兰问“北斗” 卫星导航“出圈”启新程
甘肃
站内

国际好友在兰问“北斗” 卫星导航“出圈”启新程

原标题: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探卫星导航领域国际合作

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探卫星导航领域国际合作

10月15日,在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期间,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兰州举办。李杨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15日电(记者 冯志军)在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期间,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15日在兰州举办。本届论坛以“互信、融汇、合作、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开幕式、合作签约、倡议发布、报告交流、主题展览等多个环节,搭建中国与中亚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当日,来自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上合组织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外宾,介绍了中亚国家卫星导航建设现状、应用需求,表达了与北斗系统加强合作的意愿。中方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围绕北斗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教育培训等主题开展了报告交流,共同探讨了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的广阔前景。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北斗专题展览,以视频、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 李杨 摄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北斗专题展览,以视频、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李杨 摄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信息保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超越想象的广度融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论坛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带来契机,得到与会各方的热烈响应。

崔丽说,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中亚合作快速发展,树立了友好互助、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典范。应用北斗导航技术的中亚、中欧班列克服疫情困难、实现常态化运行,使甘肃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重要交通枢纽,为“一带一路”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机遇。

图为论坛专题展览展出的北斗卫星模具。 李杨 摄

图为论坛专题展览展出的北斗卫星模具 李杨 摄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2019年首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扎实推进,成果显著。特别是中吉乌公路的全线贯通、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运营、途径中亚国家的中欧班列常态化高效运行,为北斗系统创新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表示,甘肃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北斗导航产业,这对推动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充分发挥该省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北斗系统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酝酿和实施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快速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认为,本届论坛聚焦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和国际合作,对打造北斗应用国际合作平台、共同服务和推动中国同中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交通物流、农牧业、地质勘察、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张海舟表示,信息时代,卫星导航已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是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北斗导航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国际合作不仅将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卫星导航合作迈上新台阶,而且将为上合组织国家其他领域合作提供强大推动力。

当日,论坛发布了《2021年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倡议》,倡导与中亚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加强合作交流,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北斗专题展览,以视频、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以及在交通物流、旅游、农牧业、水利、地质勘察、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相关产品,让参观展览的中外方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北斗系统的服务能力和应用领域。

本届论坛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承办。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互信 融汇 合作 发展

       ——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甘肃兰州举行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北斗七星芯片摆件

北斗七星芯片摆件

互相交流

互相交流

北斗专题展览展区

北斗专题展览展区

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

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

本版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北斗卫星模型

北斗卫星模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薛砚

10月15日,在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期间,新一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互信、融汇、合作、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开幕式、合作签约、倡议发布、报告交流、主题展览等多个环节,搭建起中国与中亚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承办。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克恭,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琦,中共甘肃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志,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伟文等出席了论坛,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亚美尼亚、蒙古国、喀麦隆等9个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2个国际组织,以及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有关单位,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12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

崔丽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信息保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超越想象的广度融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带来契机,得到与会各方的热烈响应。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中亚合作快速发展,树立了友好互助、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典范。应用北斗导航技术的中亚、中欧班列克服疫情困难,实现常态化运行,使甘肃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重要交通枢纽,为“一带一路”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机遇。睦委会愿与各国民间友好力量一道,以系列主题论坛为平台,拓宽交流与合作渠道,开展智库专家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更好地服务各国建设,共同为地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冉承其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2019年首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埋下了种子。北斗系统始终坚持开放兼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持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协调发展。两年来,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扎实推进,成果显著。特别是中吉乌公路的全线贯通、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运营、途经中亚国家的中欧班列常态化的高效运行,为北斗系统创新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陈克恭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甘肃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北斗导航产业,这对推动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充分发挥甘肃省区位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参与北斗系统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酝酿和实施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快速发展。

张海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是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专业性论坛,在国际导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本届论坛聚焦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和国际合作,对打造北斗应用国际合作平台、共同服务和推动中国同中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在交通物流、农牧业、地质勘察、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卫星导航已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是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北斗导航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国际合作不仅将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卫星导航合作迈上新台阶,而且将为上合组织国家其他领域合作提供强大推动力。

余琦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作为区域性政府间合作组织,一直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密切合作,推动成员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根据成员国的需求,建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与评估站网,帮助成员国评估各卫星导航系统在成员国本地的服务性能,为成员国提高卫星导航技术和增进卫星导航应用提供了基础。希望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能和更多的中亚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发展,为空间技术造福人类生活作出贡献。

论坛发布了《2021年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倡议》,倡导与中亚国家在卫星导航领域加强合作交流,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兰州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北斗应用研究院签署了北斗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本届论坛相关成果将纳入《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兰州)倡议》。

在报告交流环节,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介绍了北斗系统建成开通一年以来的建设发展成果,特别是首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以来取得的成果。参会外宾介绍了中亚国家卫星导航建设现状、应用需求,表达了与北斗系统加强合作的意愿。中方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围绕北斗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教育培训等主题开展了报告交流,共同探讨了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的广阔前景。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北斗专题展览,以视频、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以及在交通物流、旅游、农牧业、水利、地质勘察、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相关产品,让参观展览的中外方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北斗系统的服务能力和应用领域。

2021年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一周年,也是北斗系统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举办新一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充分体现了北斗系统加快开放合作步伐,积极融入国际产业体系,持续为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贡献北斗力量的担当作为和美好愿景。

相关新闻

中国新闻网:北斗系统开辟“定制服务”:高精度定位导航助力生产生活

中新社兰州10月15日电(记者 冯志军)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迅速建成,离不开北斗系统对复杂地形地貌的高精度定位和标绘;在北大荒,北斗系统的无人驾驶技术为大型农机精准作业保驾护航;在神农架,北斗巡护终端成为巡护员与指挥中心进行信息沟通的得力助手……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15日表示,目前,北斗系统已可以实现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如农业生产领域的精细管理和数据采集、电力领域的设备线路巡查、物流领域的高精度定位导航等。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便捷和高效得到越来越多的欧亚地区国家认可。

当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上合组织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外宾,通过线上线下表达了与北斗系统加强合作的意愿。中方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围绕北斗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教育培训等主题,共同探讨了中国-中亚卫星导航合作的广阔前景。

崔丽说,近年来,北斗系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而在日常生活中,该系统已广泛进入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为手机定位、共享单车、快递查询、旅游出行等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2021年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一周年,也是北斗系统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此次论坛还举办了北斗专题展览,以视频、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北斗系统在交通物流、旅游、农牧业、水利、地质勘察、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相关产品。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说,去年7月,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北斗系统进入全球服务新时代。一年来,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救灾减灾等领域,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琦表示,该组织一直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密切合作,推动成员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根据成员国需求,已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与评估站网,帮助成员国评估各卫星导航系统在成员国本地的服务性能,为提高卫星导航技术和增进卫星导航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届论坛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主办。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北斗+”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八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薛砚

“北斗”耀陇原,携手话未来。

10月15日下午,作为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兰召开。

中国与中亚国家导航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北斗系统在交通物流、旅游、农牧业、水利、地质勘察、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共话中国-中亚之间各领域互信、融汇、合作、发展的美好愿景。

“北斗+”甘肃大有可为

甘肃位于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兰州更是“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参会嘉宾纷纷表示,北斗导航系统在甘肃的广泛应用,不仅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因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可更好地发挥枢纽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甘肃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枢纽,与中亚合作,我认为甘肃兰州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甘肃兰州的经济技术发展非常快,加之有很多新兴的产业,还具备北斗系统应用的基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我们也期待通过政府、社会、企业、院校等各方的努力,一同把甘肃地理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和北斗系统优势整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北斗系统更好合作发展,把中国-中亚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此次论坛的举办对甘肃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在疫情影响下面临很多挑战,通过此次论坛,甘肃企业可以与中亚国家企业加深沟通交流,在产能、投资等领域展开贸易洽谈,为双方经济发展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可以助力甘肃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教授韦进深说道。

加快构建北斗数字化产业链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北斗导航系统与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诸多新兴领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今年,由甘肃电投集团控股建设的甘肃紫金云大数据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数据汇集优势,力争成为国家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甘肃区域分中心。通过构建北斗数字化产业链,加快推动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在甘肃智慧城市、农业气象、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多领域实现“精准定位”,助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借助此次论坛,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以及国内、省内企业在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将‘北斗+大数据’由概念转为现实,更成为前景广阔的事业。”甘肃紫金云大数据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杨大利说道。

杨大利介绍,作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平台,紫金云数据中心已获得国家A级绿色等级认证,具备5A级绿色数据中心条件,取得国际Uptime T3设计认证、局部达到T4标准,是西部地区一流的数据中心。按照“云、储、算、智”一体化、先存后算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东数西算”等数据项目实施,同时正逐步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等综合性数据聚集、挖掘和应用领域拓展。

北斗引领创新未来

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从国内到国外,从区域到全球,发展到如今,北斗导航系统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寻常生活中触手可及。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张聪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他在兰州已经生活13年了,参加此次论坛让他感触颇多。

“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北斗导航系统有这样广泛的应用。论坛上有几位乌兹别克斯坦的专家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我们国家农业灌溉、土地测绘等方面的应用,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张聪说道,“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我也见证了中国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像是移动支付、在线直播、人工智能等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次论坛也有很多中亚国家的企业参加,相信中国可以与中亚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我们两地人民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业内经常有一句话,‘卫星导航的合作只受想象力的限制’,所以它无孔不入,每个方面的渗透性非常强,它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期待通过此次论坛,以‘北斗’为龙头、为牵引的合作能加强与中亚国家在高科技技术领域的合作,能够带动中亚国家技术领域的进步。”冉承其说道。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