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三套车” 一种深得民众喜爱的饮食文化时尚

武威“三套车” 一种深得民众喜爱的饮食文化时尚

原标题:武威“三套车”

乍听此名以为是运输工具,其实是丝绸之路途中,河西走廊一道闻名遐迩的系列食品。走进武威市(古称为凉州)城区北关市场,当一碗行面、一盘腊肉、一杯圆枣茯茶便映入你的眼帘,就会使你产生一种强烈的食欲感,这就是正宗的“三套车” 快餐了。

“三套车”小吃曾引来过一件趣事,相传清代名将左宗棠去新疆平叛途经武威,因连日征战,车马劳顿,人困马乏。当地有位神厨用其祖传秘方精制一种特色卤肉;又用祁连山的十八味名贵药材熬煮健身营养茶;还用产生于皇娘娘台(铜奔马出土之地)的圣水酿造的烧酒,配以武威民间盛行的行面献于左将军。左将军食之大喜,曰:“此乃我军三套车也,缺一不可。”随用其犒劳三军,令士气大振,百战不殆。此后,“三套车”的食名也在当地内外广为流传。

“三套车”是如何制作的呢?先说茯茶,一杯滚烫的茯茶,酸甜开胃,消渴解乏。这茶中有山楂、桂圆、红枣、枸杞、锁阳、葡萄干、核桃仁,经过长时间熬煮,喝前外加冰糖。茯茶的汤汁呈赭色,像红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深沉中透出暖意,很有生气,也很诱人。尤其在哈气成霜的寒冬,有着强大的招揽性和亲和力。这茶随喝随续,任凭尽兴。

二为行面,也叫饧面。将面加水揉匀后,让其醒半个小时。“行”, 经了解与分析应是“饧”的笔误。据字典解释,“饧”,有使面团发软的意思。因“饧” 字相对冷僻,少用。在当地“饧”的某种意义上与“醒”通用。待面醒后,经搓揉拉,便可成型。这面条可圆可扁,圆的筷子般粗细,扁的手指般宽窄。满满的一碗面条,浇上稠稠的卤汁,这卤汁是勾了芡的,厚实明亮。卤中有胡萝卜丝、芹菜丝、肉丁等诸配料组成,肉面搭配,可谓内容丰富。这面滑爽筋道,既耐嚼,又熬饥。

三为腊肉,这是用新鲜猪肉和传统腊汁,经文火长时焖制出来的。至于腊肉分量的多少,肉块的大小厚薄,随顾客的心愿,一般腊肉随意码放盘中,撒上青椒丝、大葱丝、香菜丝算是点缀和调味。这种摆放不像豪华饭店那样过于严谨,讲究章法,它于随意中透出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这种腊肉的口味既不腻人,也不寡淡。你可以就着茶吃,也可以拌在面里吃,悉听尊便。

在武威,卖“三套车”的均同在一处,分门别类,单一经营。三样食品同时兼营的,几乎没有。这样的好处是精力集中,精益求精。事实上三者之间已形成了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关系。今天,“三套车”已成为一种集饮食文化及营养科学为一体的深得民众喜爱的时尚,被称为“凉州” 的快餐。

□陈明华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