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 武威攻鼓子敲响时代音

传统文化进校园 武威攻鼓子敲响时代音

“咚!咚!咚咚咚!”铿锵有力的攻鼓声响彻绿草如茵的操场。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起劲地练习凉州攻鼓子。

据史料记载,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威第十五中学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去年以来,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引进校园,成立师生攻鼓子社团,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丰富、拓宽了校园文化内涵和建设阵地。

据记者了解,该校把攻鼓子项目以师生训练队和学生社团为单位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班会课、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并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老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校外兼职教师。

同时,该校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挖掘凉州攻鼓子中的价值理念、思想内涵等。副校长马骁说:“开展攻鼓子进校园活动,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挖掘了凉州攻鼓子中的教育元素,不仅传播了地域文化精神,还提升了地域文化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凉州攻鼓子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该校师生进一步领悟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促进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激发了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搭建了我市非遗项目展示平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打造了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也让根植于武威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了校园,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成果,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和交流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学生更是在感知和体验中了解了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据副校长龚成栋介绍,该校已确立和申报省、市级非遗相关教研课题,并延伸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域,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武威第十五中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武威第十五中学校长马勇说:“我们将抓住时机,把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秉持“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路途上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马勇表示,下一步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成果展示活动;从起始年级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把攻鼓子打造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之一。

全媒体记者 张文灿 徐凯生

(武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