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笔下的凉州狮子舞 热舞千年仍是闹春主角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白居易笔下的凉州狮子舞 热舞千年仍是闹春主角

文/杨文远

“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这是白居易《西凉伎》中的诗句,它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凉州狮子舞。

凉州狮子舞风风火火闹新春 武威市文体和广电旅游局供图

凉州狮子舞风风火火闹新春 武威市文体和广电旅游局供图

实际上,狮子舞“西凉伎”原本创制于盛唐,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进献给朝廷。

还好,白居易在诗中将其记录了下来。

元稹比白居易小7岁,元稹也写过一首《西凉伎》。安史之乱之前,凉州是“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由此可知,盛唐时期,凉州可谓人烟稠密,百姓富足,楼阁林立。

当然,繁荣的经济对当地乐舞百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唐十部伎中即有“西凉伎”。

难道凉州乐舞的发达仅是因为当时凉州繁荣的经济?

西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印度、波斯、罗马等国的商队、使节、学者往来于凉州及河西一带,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印度、阿拉伯和西域诸国乐舞与汉民族乐舞经长期交混融合,形成了狮子舞等凉州乐舞。

自前凉至隋唐,凉州及河西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在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同时,又使自身成了一个音乐歌舞之乡,其乐舞远播海内,影响深广。

凉州,自古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五凉时期,凉州成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大熔炉”。“西凉乐舞”即形成于五凉时期的凉州。

需要说明地是,西凉乐舞中的“西凉”并非单指“五凉”中李暠创建的“西凉”,而是指整个河西地区,等同于“河西乐舞”。

西凉乐舞的真正形成是在后凉吕光时期。

到了北凉时期,西凉乐舞得到进一步发展。

西凉乐舞对唐代乐舞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先生对西凉乐舞曾有研究,他认为:“唐之胡乐多因于隋,隋又多传自北齐,而北齐实承北魏。当然北魏胡乐又是由凉州及河西传入的。追本溯源,北魏至唐数百年间宫廷乐舞的源流,均与凉州和河西地区息息相通。”

足见凉州对唐宫廷乐舞的影响力。

狮子舞实际上在凉州很早就盛行了,唐代的时候流传到长安,成为宫廷乐舞中不可缺少的节目。

即使是在当下的凉州,尤其是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亦常以舞狮助兴,春节尤甚。狮子舞光彩夺目、欢跃腾飞的气势,从来都是春节期间的主角。

凉州狮子舞,一般是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俗称“太狮”;也有一人扮一头小狮子表演的,俗称“少狮”。即使现在,凉州民间在装扮武士的时候,仍有扮“胡人”的习俗,并先开拳踢打,翻腾跃扑,以诱引狮子起舞。

凉州社火浩浩荡荡进城闹春,社火队装扮的“武士”仍有扮“胡人”的习俗。武威市文体和广电旅游局供图

凉州社火浩浩荡荡进城闹春,社火队装扮的“武士”仍有扮“胡人”的习俗。武威市文体和广电旅游局供图

凉州狮子舞在表演前和表演过程中,都要放鞭炮为狮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阵鞭炮响过之后,在烟雾腾飞中,狮子随着锣鼓点的轻、重、快、慢,忽而翘首仰视,忽而低头回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更高明者甚至能模仿狮子的许多动作,如舐毛、搔头、翻滚等,均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如果是一雄一雌两头大狮子,在表演到高潮时,雌狮子一般会有一场“产仔”表演。产仔前,雌狮会有各种“产前征兆”,紧接着,引狮的武士会将绣球摆到雌狮头前,随即,表演场内锣鼓声更急,鞭炮声齐鸣,只见雌狮在瑟索抖动中渐渐站起,抬腿前行,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会从胯下滚将出来,欢跃奔腾,雌狮子甚至可以接连产下五六只小狮子。

凉州舞狮现在玩出了很多新花样 杨门元供图

凉州舞狮现在玩出了很多新花样 杨门元供图

凉州狮子舞还有一种惊险绝妙的耍法,即高台狮子舞。

高台狮子舞过去大都是在春节期间表演。表演前,先用特制的长条木凳搭起一座约十米高的方塔,舞狮人手执绣球引出狮子,在锣鼓鞭炮声中,狮子在绣球引导下拾级而上,登上木塔,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尤其在攀上塔顶之后,更有一番高难度的精彩表演。

表演过后,舞狮人会直接翻下塔顶,狮子则口衔木凳,逐层拆卸而下,犹如耍杂技一般,十分惊险。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武威许多地方还能看到。

凉州乐舞既是中国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多民族融合的催化剂,作为五凉文化宝库中闪耀着奇光异彩的一颗珍珠,其艺术与历史价值将永存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