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逾六万人 平凉历史上不能忘却的两场大灾难

伤亡逾六万人 平凉历史上不能忘却的两场大灾难

原标题: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平凉历史上不能忘却的两场大灾难

海原大地震影像资料

海原大地震影像资料

2020年12月16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然而,一百年前的这一天,一场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就发生在六盘山一带,史称“海原大地震”。海原大地震也是平凉历史上破坏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七县不同程度受灾,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

有史以来,平凉曾经发生过两次8级以上大地震,一次是一百年前民国九年发生的海原大地震,一次是464年前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华州大地震。海原大地震死亡27万余人,其中今平凉地区各县死亡约5万人。华州大地震死亡83万人,今平凉地区各县伤亡约一万余人。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玉龙

464年前,发生在关中的华州大地震,平凉伤亡万余人

据市地震监测中心主任秦永宏介绍,平凉市地处南北地震带北段南端,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六盘山地震带中部,7县(市、区)均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境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既是一个潜在的地震危险区,又易受周边地区强震波及影响,其中有两次八级以上大地震。

记者查阅地方志书发现,历史上平凉见诸史籍的地震发生过一百多次,最早的是商朝帝乙三年(公元前1177年)陕西岐山地震,波及今天的平凉,但无灾害受损情况记载。再就是周朝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泾、渭、洛三川地震,史书记载“河岸崩塌,河水断流”。

秦永宏表示,史书记载一般性地震灾难或自然灾害,基本上都是寥寥数笔带过,不加详述,所以史上很多地震灾害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没有确切数据。有数据说明受灾情况的大地震有两次,一次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华州大地震,一次是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而发生在12年前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波及到了平凉,造成19.9万人受灾、8人死亡、89人受伤,大量住宅和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5.65亿元。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毫无还手之力。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1月23日)十二月十二午夜子时(23时至1时),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史称“华州大地震”。史料记载:“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延及千里,川原坼裂,效墟迁移,或壅为岗阜,或陷作沟渠,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十居其半。军民被害,其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也就是说,83万死亡人数是官方登记在册有名有姓之人,没有登记在册不知名死伤者,还有很多很多。

明代平凉著名才子赵时春的《赵浚谷文集》对大地震也有记述:“十有二月壬寅,夜漏下亥刻,地大震,声如雷。城壁屋垣陶复多倾,自平凉至渭南民多死,小县千人,大州县至数千,自渭南东至陕,北至甘泉及蒲、解,举域皆没,口皆数万。中原、川、广、福建、甘肃、宁夏皆言震。民疫、饿、震死者十之四五”。

这场大地震波及平凉,史书记述简略,崇信“坏屋窑,压十余户”;庄浪县“城垣,民舍崩圮。地动三月乃止”;泾川“坏城郭庐舍,压死甚众”;平凉“房屋山窑多崩圮”。一说“坏城郭庐舍,覆窑,死千九百余人”;灵台“房屋山(窑)多崩圮,死千九百余人”。

《平凉地区志》记述:陕西华县地震波及平凉、灵台、庄浪、泾川、崇信、静宁等地,余震至三月方停。有声如雷,城垣民舍崩塌,压死压伤11000余人,死伤牲畜更多。

除了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外,这场大地震对房屋、山川、河流的破坏性也是史无前例的,明史描述:“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

据地震学者研究测算,明代关中华州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8.3级,地震烈度为11度(一说12度),重灾区面积达到了28万平方公里。地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远在两广地区都有明显震感。由于强烈地震造成了山川地貌改变,使得黄河出现了堰塞湖,一度使得黄河的河水回流,造成洪涝灾害。另外,这场大地震余震的威力也是十分惊人的,地震核心区周边“余震月动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载,五年渐轻方止。”

一百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平凉死亡约5万人

100年前的12月16日傍晚,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原甘肃省海原县(今宁夏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大地震,这是中国有地震记载史以来最高烈度的地震之一,波幅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余震持续了三年时间。

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巨大,而且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大地震。民国很多报纸报道标题都用“环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海原大地震。

海原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是除了1556年陕西华州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外,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1922年八、九期《地学杂志》资料表明,这次地震共死亡人数234117人(近现代统计数据为死亡27.34万人),伤者不计其数。震中海原和固原县损伤巨大,其中海原县当时统计死亡730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地震时沿景泰至海原、固原南一线,山崩地裂,河流壅塞,山河变易,交通断绝,城垣房屋倒塌殆尽,人畜伤亡惨重,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这场大地震波及到全国17个省市243个县,其中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县市达132个。

2012版《平凉地区志》记载:民国9年(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波及全区(平凉七县)。静宁最为惨重,土山崩落60余处,全村覆没20余处,山川变相,河流壅塞,道路受阻,地裂数大,或土挤起如短墙,或陷数丈深穴。庄浪全家被压40余户。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各县报表》记载:静宁县死亡32000余人,压毙牲畜70000余头,倒塌房屋70%;华亭县死亡7000余人,压毙牲畜20000余头,倒塌房屋60%;泾川县死亡5000余人,压毙牲畜23000余头,倒塌房屋70%;平凉县死亡3000余人,压毙牲畜10000余头,倒塌房屋40%;庄浪县死亡1000余人,压毙牲畜5000余头,倒塌房屋40%;灵台县死亡1000余人,压毙牲畜7000余头,倒塌房屋30%;崇信县死亡900余人,压毙牲畜2000余头,倒塌房屋30%。

数据合计,平凉各县在这次大地震中死亡约5万人,压死牲畜十几万头,倒塌房屋不计其数。

另有资料记载平凉受灾情况,数据与历史档案馆资料有较大出入:

静宁:城垣尽圮,城关庐舍倾塌殆尽。七里铺、孙家沟、土工寨、吕家根子、一锨土等地,山崩崖摧,山川变相,土山崩落者60余处;河流壅塞,道路受阻,村落迁移,全村覆没者20余处。地裂数丈,或地土挤起如短墙,亦有一陷数丈深穴者。全县死9619人(一说32000余人)。死畜37086头(一说70000余头)。

泾川:倒城垣女墙一百多堵,土房1451间(又说十分之七),窑631孔,全县死769人(一说3000余人),畜3610头。崦嵫山、太堡山、紫金山庙宇皆倾,山顶开裂。南门外至太平关,东乡五里沟至罗汉洞,地面均开裂,断续相间。

庄浪:倒房7000余间(一说十分之四),死千余人(一说5300余人),占全县人口的9%,畜5000余头。王明堡、烂泥河、类河堡较重。

灵台:城乡庐舍倒塌甚多(一说十分之三),城垣、女墙、雉堞俱裂,死1127人伤60余人,畜665头(一说7000余头)。南坡沟潭山崩,积水30余亩,深不可测。

崇信:城池塌陷,城垛大半摇落,西城楼崩裂,魁星楼圮,城内外房倒壁倾。木林镇屋宇摇城。

平凉:城垣垛堞崩裂20余处,民房及建筑倒塌甚多,城北一带山崩地陷,四乡较重,穴居野外之人,全家葬于深山者不可记数。经考察发现尚有不少古建筑,如城内东岳庙、官家庄满意寺塔等,基本完好。全县死229人,伤909人,压死畜18062头(一说损房8870间,死3000人,畜万头)。

安口:倒房十分之三。

华亭:城垛崩塌,墙倒屋塌,崖坠山崩,地移路断。城镇四乡民房、寺庙、公署损坏约535间,塌土窑66处,死37人,伤5人,死畜81头(一说倒房十分之六、死7000余人、畜2万余头)。

饿殍遍野,匪患四起,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纵观这两场大地震灾难,无论是464年前的明朝,还是一百年前的民国,之所以人员伤亡如此惨重,主要原因是救灾不力及震区灾民房屋多以窑洞为主所致。史书记载,华州大地震发生在冬季,无数灾民冻死、饿死,次年瘟疫大爆发,这都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同样,海原大地震发生在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六盘山地区,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北洋政府对巨大的地震灾难无力救助。甘肃赈灾救济会、华洋义赈救济会等非政府组织积极救灾,先后筹款14万银元,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时逢冬令,天寒地冻,灾民陆续死于冻伤、饥饿、瘟疫。

《陕甘地震记略》记述,震后灾区民众“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这是当时地震灾区惨状的真实写照。

大地震发生后,首先赶到灾区调查灾情的是两个外国人。1921年3月6日,国际联合赈灾委员会北京分会的牧师约翰·海斯和约瑟夫·W·霍尔乘火车抵达河南观音堂,沿古道从陕西到达平凉,进入静宁、庄浪县调查灾情。《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一书中提到关于1920年甘肃大地震最早的报道,就出自这个名叫约瑟夫·W·霍尔的牧师之手。

霍尔在报道中记录了一些震灾幸存者的讲述:地震发生时,他们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到了来自地下的吼叫。同时,感觉到大地剧烈地颤抖,他们一会儿被抛向东,猛然间又被颠回到西,在颠簸中,房屋随即倾倒,颠簸状况大约持续了有30秒左右。等到幸存者爬出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屋时,他们看到原来的村子没有了,邻近的村子也没有了,农田、河流还有自家的院子,都被山上的黄土掩埋了。而那些堆积的黄土,比他们倒塌前的房子还要高出很多。有些村庄被埋在山下,有的村庄几乎是全部被覆没,无一人幸存。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文献记述,时任甘肃都督张广建曾以“十万火急”致函北洋政府大总统,请求支援,但致函的时间已是地震过后一月余。一直到地震发生5个月后,当时的内务部、教育部和农商部,才协同派出谢家荣、翁文灏等6人,前往灾区进行历时4个月的实地考察。

1921年4月,大地震发生后的次年,翁文灏、谢家荣等6人赴灾区调查。据记述,这6人到达平凉后一看,灾情已经十分严重了,于是就把震中确定在了平凉。随后,他们从平凉往固原方向走的时候,由于震后路况很不好,只能骑着小毛驴前行,最终也没有到达震中海原县。

地震发生初期,各种自救、他救以及赈济还能有序进行。然而,随着地震所带来的各种伤害的延续和加深,以及余震的恐吓,灾民在困境之中感觉茫然无措,在长期的饥饿和寒冷中逐渐失去理智,进而采取抢劫、盗窃等极端行为。针对灾民缺衣少食的情况,地方官员只能向邻近受灾较轻的县寻求帮助。平凉官绅给固原送去两车锅饼,装有锅饼的车刚行驶到固原城外,还没来得及交割,就遭到“饥民蜂拥半道拦乞”,护送物资的兵丁举械呵斥,饥民却无动于衷,为得一口粮食“宁甘引颈受刃,不肯舍车放行”,饥饿引发的狂躁情绪,使得灾民将食物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震后,一些灾民不堪忍受缺衣少食的痛苦生活,有的成群结伙占山为王,有的拉帮结派成立帮会,与政府分庭抗礼。有的乘机组建或加入各种名号的杂牌军,抢掠百姓,祸害一方。从西海固到陇东平凉、庆阳一带,灾区匪患四起,兵匪不分,社会秩序动荡混乱,民不聊生。

当然,灾难之中也不乏闪光点。时任静宁县长周廷元面对大灾临危不乱,一方面电请兰州医院派医生来静宁救护病伤灾民,一方面在本县募捐,以工代赈,疏通河道。他将县衙中70多个帐篷全部拿出来让灾民用,自己露天睡在地上。民国10年(1921年)3月16日《字林西报》报道:“那里的县长是一个精力旺盛、十分能干的人。对人民是一种真正的福分,人们对这位官吏充满赞美。”

由于赈灾成绩卓著,一年后周廷元升调办理全省地震疏河工赈事宜。1953年甘肃省成立文史馆,周廷元被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有价值很高的文史资料《甘肃大地震记略》等多篇文章。(平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