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带货”武威 文化生态旅游尽显魅力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主流媒体“带货”武威 文化生态旅游尽显魅力

自动播放

7月19日,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在甘主流媒体深度采风活动在武威开展。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日报、中国甘肃网、甘肃省广电总台交通广播、腾讯新闻、国际商报、丝路明珠网、今日头条等十六家媒体代表在领略了天祝县冰沟河景区的旖旎风景后,先后前往武威市博物馆、雷台景区、乌鞘岭国际滑雪场、抓喜秀龙草原等景点实地探游,深度挖掘推荐当地优质文旅资源。

天祝县冰沟河景区秀美风光 杨艺锴 摄

天祝县冰沟河景区秀美风光 杨艺锴 摄

腾讯新闻甘肃频道编辑杨浩义说,我是第一次参观武威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太丰富了,有新石器时代彩陶、汉简、汉唐木雕、西夏木板画、西夏文文献、明代大藏经等,几乎每件都是精品,参观后感到特别震撼。

据了解,武威市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2019年武威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运行,现馆藏可移动文物46111件,其中一级文物170件,二级文物274件,三级文物592件,藏品总量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

媒体代表前去参观武威市博物馆 陈沛辰 摄

媒体代表前去参观武威市博物馆 陈沛辰 摄

中国经济周刊品牌部西北片区负责人李开南表示,雷台汉墓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之地,对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既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对未来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这方寸之地能出土代表中国旅游的标志物,说明了武威文旅资源的丰富程度。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积极复工复产,利用景区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开发特色研学旅行课程,加强与各研学旅行机构和旅行社对接,大力发展研学旅行,成功创建市级研学旅行基地,进一步拓展了景区运营项目和运营周期。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 贾玉玲供图

乌鞘岭国际滑雪场 贾玉玲供图

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扎西多杰表示,利用滑雪场研学旅行基地这个招牌,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藏族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天祝藏族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唐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从乌鞘岭国际滑雪场向南眺望,就是连绵不绝的祁连山。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把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作为第一要务,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位于祁连山南麓的抓喜秀龙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观生态景、吃农家饭、体牧民情、品藏文化”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

游客陶醉于抓喜秀龙草原生态美景 杨艺锴 摄

游客陶醉于抓喜秀龙草原生态美景 杨艺锴 摄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文旅干部昝海明说,抓喜秀龙草原过去是以畜牧业为发展主业的地区,2017年以来,规范了畜牧业的发展,利用抓喜秀龙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牧区内的收入逐步改善,从以往的几千元变成如今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最高的家庭甚至能达到100万元收入。

当日,媒体代表在深度采风过程中,还兴致勃勃参与其中,特别是在乌鞘岭国际滑雪场,大家玩彩虹桥、射箭、真人CS等项目;在抓喜秀龙草原景区,大家被边无际的草原所陶醉,拿出各自的“绝技”,拍摄了很多精美的图片、视频,相互PK,乐在其中。

媒体代表感受乌鞘岭国际滑雪场彩虹桥的魅力 杨艺锴 摄

媒体代表感受乌鞘岭国际滑雪场彩虹桥的魅力 杨艺锴 摄

天祝抓喜秀龙草原景区 杨艺锴 摄

天祝抓喜秀龙草原景区 杨艺锴 摄

媒体代表“打卡”抓喜秀龙草原 杨艺锴 摄

媒体代表“打卡”抓喜秀龙草原 杨艺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