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火了!甘肃培养本土网红探索电商新渠道
甘肃
甘肃 > 资讯 > 正文
站内

“直播带货”火了!甘肃培养本土网红探索电商新渠道

原标题:“直播带货”火了!带动我省电商积极转型

“网红”安妮正在直播销售草莓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传统电商还在往社交电商转型时,新冠疫情的暴发让“直播带货”火了!以兰州电商为引领的甘肃本土电商,在特殊时期发挥“无接触”配送的优势,圆满完成了疫情期间保供稳市的任务,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行业新变化。4月18日,在首次采用本土“网红”直播带货进行推广的永靖郁金香摄影大赛暨草莓采摘节上,甘肃淘一郎电商公司项目总监姚蕊表示:“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传统电商正面临转型,现在正是本土电商转型的大好时机。”

兴起于2019年的直播带货模式,过去被认为是网红大主播的专属,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出李佳琦、薇娅等红人,其超强的带货能力一再被验证。在今年疫情期间,从市县长、店老板到普通导购都在尝试“直播带货”。没有“网红”的高人气积累,普通店家采用直播形式卖货,这一路径走得通吗?线上销售是甘肃农产品走向全国的主要途径,如何通过电子商务让甘肃特产卖全国?本土电商企业该如何转型?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和省、市商务部门负责人得到答案:今年,我市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副、旅游、餐饮、民俗等多元化电商供应链。

1 培养本地网红 加大“直播带货”力度

“我是本地的一个‘网红’主播,这是我第一次为本地农产品代言。”在永靖刘家峡的草莓大棚里,“网红”安妮正在为草莓销售做直播。“直播带货对于农产品销售来说,能让粉丝更直观地看到产品的产地、生长环境、采摘等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刺激消费欲望。”安妮说。

“甘肃的农产品品质很好,但名气不大,线上直播带货的形式正是迅速拉高人气的有效办法之一。”永靖县商务局副局长芝永泽说,“我们将培养本地网红,加大‘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宣传’的力度,利用新电商渠道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网销规模。”

尝试直播带货,永靖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3月27日,临洮县委书记石琳现身拼多多直播间为当地百合代言。半小时内,向121.8万用户介绍了兰州百合的种植优势、独特口味。后台数据显示,当天石琳在直播间售出3吨百合。近日,榆中县副县长许先文、榆中县商务局局长石怀军通过“战役助农”抖音直播活动,推介该县百合等优质农产品,两小时的直播带动百合销售1000多单共计3000余斤。此外,兰州市七里河区、庆阳市环县和宁县、武威市民勤县、陇南市文县的5位县、区长抱团亮相,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向网友们秀起了兰州百合、环县羊羔肉、宁县红富士苹果、民勤人参果、文县纹党参等20余种“甘货”,吸引了95.84万人在线观看,总销售额达1620万元。

2 短视频营销将成传统电商转型趋势

“我们在2012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随后转型做农村电商业务,依托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助力甘肃本土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姚蕊告诉记者,甘肃淘一郎是甘肃本土电商,也是全省最早一批做电子商务的企业。从2019年开始,短视频营销逐步走入电商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线上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甘肃淘一郎敏锐地把握住发展机遇,有针对性地为本土农产品选择“网红”直播带货,效果明显。姚蕊认为,未来,短视频营销将成为本土传统电商转型的趋势。

“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商务特色助脱贫。”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省将持续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组织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带动产品销售。“根据省商务厅开展电商扶贫新模式的要求,我们今年将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多项活动扩大本土农产品销售渠道。”芝永泽认为,电商扶贫的新模式将是以抖音、快手、长短视频,把本土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这也是本土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的新探索。

3 电商的“标配”——直播

无论是网红主播还是县市长上阵亲自带货,网络视频直播的商品销售能力正在被越来越大的销售数字所印证。

拼多多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称,不少商家通过直播的方式,向用户清晰展现了商品的状况,并通过互动的方式有效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大幅降低了用户的试错成本。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称,直播带货经过多年发展,从最初的“精英直播”逐渐演变成全民化直播。直播电商、达人带货、网红爆款正在“二次爆发”成为新增长点,直播将成为电商、品牌、商家等的“标配”。

“直播电商既获得了流量红利,又满足了大家的购物需求,所以春节期间增长非常快。”兰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强表示,疫情期间,大家对线上服务的使用激增,疫情对线上经济有很直观的促进作用,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直播带货”对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均有所助力带动。(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兰州日报官方公众号:甘肃培养本地网红探索“直播电商”新渠道

疫情的暴发

让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以兰州电商为代表的甘肃本土电商

在特殊时期发挥线上销售农产品优势的同时

也得到了更深层次地发展

传统电商当前面临转型

而当下也正是本土电商发展转型的大好时机

毋庸置疑

线上销售是甘肃农产品未来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如何发展?

怎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增加农产品销量?

本土传统电子商务又该如何转型?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和省市商务部门负责人。采访中,记者获悉,我市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副、旅游、餐饮、民俗等多元化电商供应链。本土电商企业也将逐渐增加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网红”直播带货本土农产品表现不俗

“我是甘肃人,也是本地的一个‘网红’带货主播,这次是我第一次为本地农产品带货,我认为直播带货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来说,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产品的产地、种植环境、采摘等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消费欲望。”

在永靖刘家峡的草莓大棚里,“网红”杨克红正在为草莓的销售做着直播,她告诉记者,网上带货的流量很大,销售对象的范围很广。“每天我会做大约两小时的直播,每次的下单量大约能达到200单以上。”杨克红如是说。

她认为,对于本土地农产品来说,本土农产品的品质很好,但名气与品质不成正比,而这种线上直播带货的形式正是迅速拉高人气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们将培养本地网红,加大‘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宣传’的力度,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促销推广活动,利用新电商渠道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网销规模。”永靖县商务局副局长芝永泽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正在探索农产品直播电商新渠道,他认为这种直播电商的模式将对本土农产品、文化旅游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开启电商扶贫的新抓手。

今年以来,兰州、庆阳等省内各地州市纷纷开户直播带货新模式,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

近日,榆中县副县长许先文、 榆中县商务局局长石怀军,通过“战役助农”抖音直播活动,推介该县百合等优质农产品。直播中,副县长许先文在镜头前手拿鲜百合,与各地网友互动,介绍榆中县特色旅游、风土人情等情况,同时推介鲜百合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详细讲解其营养价值、 做法及口感。

直播间里,广大网友对此次接地气的带货方式点赞不断,并对我县农特产品给予了一致好评。当天近两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超7.2万人,带动百合销售1000多单,共计3000余斤。

无独有偶,日前兰州市七里河区、庆阳市环县和宁县、武威市民勤县、陇南市文县的五位县区长抱团亮相,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向网友们秀起了兰州百合、环县羊羔肉、宁县红富士苹果、民勤人参果、文县纹党参等当地最具代表性的20余种甘货。直播中, 甘肃五位县区长担纲主播,吸引了95.84万人在线观看,共售出20余种特色甘货20156件,总销售额达1620万元。

本土传统电商转型短视频营销助力电商扶贫

“我们在2012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一开始是阿里巴巴的业务,随后转型做农村电商业务,依托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助力甘肃本土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姚蕊告诉记者,甘肃淘一郎是甘肃本土电商,也是全省最早一批做电子商务的企业,一开始是依托大的电商平台做电商。“从2019年开始,短视频营销逐步走入电商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线上销售的中流砥柱。”姚蕊告诉记者,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暴发,助推了短视频营销的兴起。“现在,我们正在通过为一些本土农产品选择有一定粉丝量的‘网红”直播带货,目前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姚蕊认为,未来,短视频营销的手段将是本土地传统电商转型的趋势。

“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商务特色助脱贫。”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省将持续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综合示范项目“升级版”。组织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带动产品销售。

“根据省商务厅开展电商扶贫新模式的要求,我们今年将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多项活动扩大本土农产品销售渠道。”芝永泽认为,电商扶贫的新模式将是以抖音、快手、长短视频,把本土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这也是本土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的新探索。

培育壮大本土电商助推特色农产品销售

“今年全省将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培育壮大本土电商。”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助推特色农产品销售。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突出目标市场精准性,组织开展生鲜产品进超市、特色农产品进高校、大宗农产品集中上市季等专题产销对接活动。实施打造陇酒营销百亿产业专项行动,开展品牌创建和营销合作,提升陇酒市场占有率。联合商务部举办2020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甘肃行)活动。

“今年,根据省商务厅的安排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农村电商扶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副、旅游、餐饮、民俗等多元化电商供应链,释放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作用。”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体系,以邮政为主体,整合配送资源,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力争每个区县到乡镇电商物流通行率达到80%,乡镇到村物流通行率达到40%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凌 文/图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