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英雄”吴安华:援鄂医护零感染是最大的奖赏
2020年04月13日 15:25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董长喜 张健
医务人员感染尽管有很多客观原因,但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是感染防控措施没有做到位,防护不到位。
原标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安华:援鄂医护零感染是最大的奖赏
“在武汉的60多天,估计是我有生以来说话最多的一段时期。”在驻地酒店,记者采访了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他说:“最开始是参与制定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紧接着就是持续了一个多月感控培训,有时一天走六七个场地,每次培训70分钟左右。”
吴安华是感染控制领域的“大咖”,但他非常低调,媒体曝光率不高。“我所从事的感控专业,在平时可能不太引人关注。” 他们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的一群幕后英雄,职责是防控医护人员和病人感染。
1月21日,吴安华照常上班,突然收到通知参与新冠肺炎抗疫,指导感控工作。“我穿着医院院服,背着一个小包就上了高铁,包里只装了一天的换洗衣服。没想到疫情会这么厉害,当时确诊病例还没到1000例,所以也没想到要在武汉待这么长时间。”
抗疫斗争开始时,各地援鄂医疗队纷纷驰援武汉,那是吴安华最忙碌的时候。“我们提出,所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必须先进行院感培训再上岗。经常是早上8点出发,晚上7点多才回驻地,与其他专家一起做岗前培训,有时在会议室,有时在酒店大堂,甚至有时在户外空地,有时一天行程一两百公里。”疲惫时,同事提醒他不如直接放录像,吴安华却没同意。“每个团队、每个医疗队员都有不同的特点,医疗队伍也经常有不同的疑惑,我一定要亲自去讲授,让每个人都充分理解,我才放心。另外,通过我们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舒缓队员们心理上的压力,解决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
2月,吴安华在缓冲间穿好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吴安华的身体并不是很好,年近60岁的他,2009年曾因心梗放过3个支架,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面对病毒,说一点不怕是假的。但职责所系,疫情面前,总得有人挺身而出吧。院感无小事,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建起一道安全的防护墙。”截至3月4日,他完成100多场近1.4万余名医护人员的培训;截止3月20日,4.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无一人被感染。
吴安华参与过非典防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有着丰富的经验。“非典时期,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当时医院做的3个决定:首先是发热门诊,那时国内发热门诊刚起步没多久。第二是让医务人员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并做好病区通风。当时长沙天气还比较凉,但医院要求把所有窗户都打开,不能打开的就把玻璃敲掉。第三是在全院开展院内感染培训,随时做好收病人的准备。”
2003年,湖南省卫生厅领导带领吴安华和几个专家一起制定湖南省非典防控方案,忙了一整晚,早上7点前以明传电报形式下发到各市州卫生局。“我们的措施和努力是对的。”湖南和疫情严重的广东相邻,却情况不严重,且没有一例医护人员被感染。
“面对传染病,我们做再多的准备都是必要的。”吴安华说,“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自始至终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它不仅挑战社区防控,更重要的是挑战医院能不能做好院内预防。”
有了以前的经验,这次制定方案就迅速多了。吴安华抵达武汉次日,《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就通过国家卫健委正式在全国发布。吴安华说:“我们是有备而来的,1月21号下午到武汉就开始讨论,晚上提交,22号就发布了。这个方案比较完善,现在为止都没有更新过。既考虑到实际情况,又有一定前瞻性。”
医务人员感染尽管有很多客观原因,但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是感染防控措施没有做到位,防护不到位。“援鄂4.2万多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对我们院感工作最大的奖赏。事实证明,只要严格执行院感的规章制度,是可以做到的。”吴安华现仍坚守武汉做感控指导工作。“如今,部分医疗队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属地,武汉抗疫狙击战取得初步胜利,但我希望每一位经历过抗疫斗争的医护人员,都能成为一粒种子,把他们实践过的院感经验,带回各自医院、传授给其他同事。”
[责任编辑:杨子欢]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