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声战友一句诺言 34年我是你的眼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34年间,漆黑是张永忠眼前唯一的颜色,但他的心里却无比亮堂,五彩斑斓从未缺席他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均来自一个人,来自一句承诺。

当时,同样还是单身的杨荣毅然搬进了张永忠的窝棚,每天给他洗衣、做饭,陪他散步、谈心,经常还将张永忠带回自己父母家中,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让他享受家人陪伴的温暖。

为解决日后的生活问题,杨荣搀着张永忠多次走访有关部门,为他申请到了救济金,又动员亲戚朋友出钱出力,给张永忠盖起了4间砖房。

看着兄弟搬进新房,杨荣心里美滋滋地。然而随着自己的婚期渐近,他心中又添了一份忧虑:“人都应该成个家,我能得到的幸福,永忠也应该有,不然他的生活如何继续?”

于是,杨荣又开始忙前忙后,为张永忠张罗婚事。他托人四处打听,几经周折,终于为兄弟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伴侣。1991年1月,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张永忠拥有了自己的家。

杨荣与张永忠两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资料图

一诺千金 半生守护

虽然张永忠夫妻二人都能享受生活补助,但杨荣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兄弟想要的生活。立业才能让他像健全人一样过好日子,走上正常人的生活轨道。

为了让张永忠拥有长久的谋生之道,1991年7月,杨荣带着他前往武威地区医院学习按摩技术,并四处筹钱,为他办了一间按摩室,又帮忙贷款4000元,让张永忠的妻子开起了小商店。

1992年冬天,张永忠因病住院,其间,恰好又赶上他的妻子临产。杨荣白天上班,晚上承担起陪护兄弟的任务,一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第二年夏天,张永忠眼疾复发,面对数额不小的手术费,他坚决要回家保守治疗。杨荣和妻子商量后,拿出了准备给家里添置彩电的钱交了医疗费。手术后,他又向单位请假专门陪护,直至张永忠康复出院。

2005年,杨荣调到百里之外的金昌市区工作,事业和生活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但他依然放不下自己的兄弟,总是忙里抽闲,一次次驱车往返于金昌市与永昌县。

杨荣(右)的妻子陈菊花(左)总是选择承担更多家务,用行动支持丈夫的信守承诺。资料图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在杨荣妻子陈菊花的记忆里,已数不清有多少次丈夫接到战友的求助电话后,“无论是白天黑夜,他都抛开家里的事务,第一时间前去帮忙。”作为妻子,她默默选择承担了更多的家务,用行动来支持丈夫。因为,在她心里,从迈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把张永忠视为一家人。

“从记事起,我家碰到的所有出钱、出力、出人的事情,杨爸爸从来没有缺席。”张永忠儿子张钰还清晰地记得,为了提高按摩技术,父亲经常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杨爸爸看到父亲身上千疮百孔的针眼时,流着泪说:“兄弟,别再扎自己的胳膊找穴位了,来,到我身上随便扎。”

正是这种耳濡目染,让张钰坚信,战友情是天底下最高尚与最纯粹的。2010年11月,年满18岁的张钰应征入伍。当他胸戴大红花准备远行时,杨爸爸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部队是个大熔炉,你是快好钢,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家里你尽管放心,有我在,你爸爸绝对过得好好的。”

这些恩情,张钰一直铭记于心。他不负众望,退伍不褪色,在永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谋到一份工作,如今,已晋升为项目部部长。

战友扶持 兄弟自强

如今,张永忠家中已是三代同堂,乐享天伦。他从战友之情、兄弟之义中汲取力量,将按摩作为一生的事业去追求,辗转于各大城市之间学习提升技艺,并将大爱向下传递,经过他的言传身教,当地有14名残疾人也相继走上了自立自强的就业之路。

如今,已经升级为“爷爷”的张永忠,生活越过越有滋味。资料图

中国工商银行金昌分行副行长吴志贤和杨荣同年退伍,并同时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相同的经历,让他和杨荣、张永忠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不离不弃,一诺千金,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战友,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吴志贤表示,正是杨荣用漫漫余生矢志不渝的坚守,点亮了张永忠生活的明灯。杨荣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张永忠也被评为甘肃省自强模范。这种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的大爱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们二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信守承诺、自强自立的正能量更值得全社会弘扬。

“他现在过得还不错,我真替他高兴。”杨荣说,“今后,只要兄弟需要,我还是他的眼睛,我们还会相互扶持,一起走下去。”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