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信芳
高扬文明新风,不仅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弘扬一种价值理念。
日前,《兰州新区定聘迎娶礼仪指导规范》印发。《指导规范》通过简化流程、倡导新式婚礼等近20项具体措施,着力破解婚嫁陋习,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新规明确提倡“零彩礼”,取消“改口费”“压箱费”等隐形费用。
“验瓶子、改口费、压箱费”等婚俗,兰州人并不陌生。从订婚伊始到举办婚礼,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习俗,久久沿袭下来,业已形成一定的“套路”。只是,婚俗之“俗”,应体现为公序良俗,而绝非纵容庸俗、低俗甚至恶俗之意。过犹不及,当一些婚俗抱残守缺,背离其增进情感、祝福圆满的初衷,那么对其予以除旧布新,便是弘扬时代新风的应有之义。
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凡此种种的婚俗陋习,让作为缔结婚约证明要件之一的彩礼,畸变为令男方大伤脑筋的“婚姻保证金”;极尽铺张的婚礼操办,让本当皆大欢喜的喜事,变成操办者竞相攀比的“赛事”。破除积弊、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校正扭曲的社会价值导向,让文明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硬通货”。
纵观兰州新区的《指导规范》,从婚前协商、定亲仪式、迎娶环节到婚宴改革,无论是明确反对豪车迎亲,还是倡导以农村流水席等简约方式举办婚宴,其核心就是坚决杜绝情感关系的物化、商品化,让婚姻卸下金钱的枷锁,让情感解脱价格的镣铐,让婚姻回归建立幸福家庭的本真。这近20项具体措施,表面看来要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实质上要端正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
纠正高价彩礼,重点在农村。虽然,这种陋习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轻易扭转。按照《兰州新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清单》,建立“新区领导—中心领导—乡镇领导”三级包抓工作机制,协同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凝聚治理合力。通过有效的务实举措和春风化雨的宣传,人们终将认识到,情比金坚,给高额彩礼降温,既是对陈规陋习的一种纠偏,更会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家庭和谐、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彩礼再不要了,只要娃娃们过得幸福”将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
其实,如今思想新潮的年轻人,也未必就认可那些繁文缛节、打脸装胖的婚恋陋俗。对没有实际意义的婚俗环节说不,最大限度地追求简约婚礼的性价比,才是他们听从内心追求幸福真谛的真实声音。摒弃不合时宜的婚俗,其实就是要自己掌握幸福的定义权。
很多年轻人的这种婚恋思想,正与《指导规范》的要义不谋而合。近一个月以来,兰州新区登记结婚的120余对新人中,80%积极响应抵制高额彩礼号召,10余对新人表示将“零彩礼”举办婚事,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