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兰州牛肉拉面出海经贸对接签约22个项目 全球门店突破6.8万家

牛肉面伴侣三炮台
兰州晚报讯 7月7日,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兰州市商务局、永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在白云宾馆举行。活动现场,围绕海外拓展、国内连锁、供应链建设、战略合作四大领域集中签约22个项目,签约金额达10.91亿元,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全球化布局注入强劲动能。
从“地方味道”到“全球名片”:授牌推广大使构建全球推广网
活动现场,中石油、中石化、中粮集团等5家央企,红旗连锁、美团、京东、阿里等8家上市企业代表,以及来自马来西亚、西班牙、德国等10个国家(地区)的驻外商务代表处、商协会负责人齐聚黄河之滨,通过主旨演讲、项目签约、经验共享,共绘产业出海新蓝图。
当天,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等10家驻外商务代表处、商协会被正式授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推广服务中心”牌匾,16位行业专家与传播达人获颁“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宣传推广大使”证书,标志着兰州牛肉拉面全球推广进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球联动”的新阶段。
马来西亚现有约500家兰州牛肉拉面店,撑起了海外门店的大半江山,兰州牛肉拉面马来西亚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马玉田介绍,中心将重点发力四大方向:建立兰州牛肉拉面学院培养本土人才、提升甘肃文旅在马知名度、推广预包装产品、搭建企业交流平台,通过“人才+渠道+文化”多维赋能,助力兰州牛肉拉面深耕东南亚市场。
数据亮眼:全产业链收入逼近千亿 海外门店覆盖60国
活动中,一组数据勾勒出产业的蓬勃态势:2024年以来,海内外新增兰州拉面门店10761家,总数突破6.8万家,覆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达750余家;全市新增预包装全产业链企业33家,总数增至77家,全产业链收入逼近千亿大关。
“我们即将在法国开设‘兰牛王’欧洲首店,让兰州牛肉拉面飘香塞纳河畔!”项目签约嘉宾、甘肃大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彩霞难掩兴奋。而作为较早布局海外的品牌,“1915牛肉面”已开出21家海外直营店,甘肃伊久伊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潘婷透露:“未来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投资2.8亿元,店面装修将融入黄河文化、丝路元素,用一碗面讲好甘肃故事。”
场景创新+跨界联动:从“一碗面”到“一条链”的全维度升级
除了核心产品的全球拓展,活动现场设置的四大主题区域——文化展示、产业链对接、品鉴体验、电商直播带货,更直观展现了兰州牛肉拉面从“小面馆”到“大产业”的全产业链升级。
一碗面正带动更多关联产业“破圈”。乐活绿动今年6月推出的“兰州牛肉拉面伴侣”三炮台,精准瞄准年轻消费场景;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则联合行业协会推出“兰州十二面”激光刻印易拉罐装可乐,已在张国仁牛肉面等签约门店上市,成为年轻群体的“打卡新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赵文瑞 记者 周靖博 文/图
(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中国新闻网:兰州“一碗面”香飘全球:“牛肉拉面剧场”成出海新宠
中新社兰州7月7日电(闫姣 魏建军 史静静)从“超级工厂”智能化模式到AI技术深度赋能,“中华第一面”兰州牛肉拉面近年来不断破圈,“场景+文化”式的“牛肉拉面剧场”使其成为出海新宠。

7月7日,甘肃兰州,工作人员在兰州牛肉拉面直播间展示热气腾腾的拉面。霍力 摄
在7日举行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上,瑞士铭达瑞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育堃提出,将面店转化为秀场或剧场,打造沉浸式餐饮场景,令食客边享用美食边欣赏拉面艺术或其他表演。
“兰州牛肉拉面出海不能仅依赖传统口味,更要构建文化场景。”董育堃提及,他们正与兰州本土品牌“兰牛王”等合作筹备欧洲“兰州牛肉拉面剧场”门店,相关创新模式已进入落地阶段。同时计划与当地餐饮学校联合办学,培养兼具拉面专业技能与文化认知的人才,并对文创开发、供应链建设、中央厨房及预包装产品等进行全面筹划。

2022年8月,兰州拉面师展示拉面技艺。(资料图)艾庆龙 摄
“自2024年以来,兰州牛肉拉面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755家,全产业链收入近千亿元(人民币,下同),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370亿元。”据兰州市副市长靳芳介绍,2024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年均值攀升至273.98,同比增长42.71%,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跃升。
“牛肉拉面剧场”概念近年来不断延伸。6日,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还与英国、德国企业签订《海外“兰州拉面培黎工坊”建设协议》。该工坊集兰州牛肉拉面品尝、研学、体验、品鉴和文化技艺传播于一体,能让消费者身临“牛肉拉面剧场”之中感受其文化。
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梁亚楠介绍说,自2023年启动兰州拉面培黎工坊项目以来,已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国家落地。
兰州日报:以面为媒 跨越山海
兰州牛肉拉面加速国际化布局打造“中国美食名片”
从兰州走向世界,从街头小吃到“文化使者”,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跨越山海、走出国门,让中国美食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愈发耀眼。这背后,是企业的匠心坚守、平台的赋能助力、政策的保驾护航,更是一场以美食为媒的文明对话与交融。
以味为桥 让世界读懂甘肃
“走出国门的兰州牛肉拉面,早已不只是一碗面。”甘肃伊久伊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蔺正江的这句话,道出了“1915牛肉拉面”的出海初心。如今,该品牌已在澳大利亚、迪拜等地方陆续开起直营店面21家,甚至跻身悉尼机场及悉尼国际机场唯一的中式快餐品牌,与麦当劳、肯德基共占黄金区位。
这份吸引力的根源,在于对“原汁原味”的坚守。蔺正江介绍,品牌不仅延续祖辈纯手工的匠人精神,更通过海外技术培训中心,将拉面技艺拆解、标准化,培养了大批本地师傅。从香料到辣椒的原配方坚守,再到炒拉条、黄焖羊羔肉等系列甘肃美食的“一站式”呈现,让每一家海外门店都成为甘肃文化的鲜活展台。按照规划,“1915牛肉拉面”计划将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陆续开直营店,每家店面预计投资800万元人民币,争取在2026年底前,在全球布局35家直营店,预计投资达2.8亿元。
全链发力 构建标准化出海闭环
兰州牛肉拉面的国际化,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力。杭州天猫校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部大区总经理程钰提出的“校园+出海”生态,为这碗面的标准化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依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天猫校园通过大数据优化食材采购链路,以“中央厨房+校园门店”的配送模式保障品质稳定。这种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验证的模式,正为海外拓展积累经验——海外高校对供应链效率、食品安全的要求,与国内校园逻辑相通。而沉淀的消费数据更成为“导航仪”,比如分析不同地区对辣度、汤头的偏好,为海外产品调整提供精准参考。
目前,天猫校园计划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兰州牛肉拉面校园店”,目标通过天猫校园平台核销订单超万单,复购率翻倍。同时,留学生群体主动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带动海外校友“反向需求”。通过联动天猫校园海外板块,在洛杉矶、马来西亚部分高校,尝试“校园快闪店”,用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现场制作演示,吸引海外学生体验,一定能收获大量正向反馈,为规模化出海探路。
“我们期待与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深度协同,一方面,在国内校园打造‘出海预科班’——通过产品测试、品牌培育,让每一碗校园兰州牛肉拉面都成为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借天猫校园今年在全球校园网络布局,将兰州牛肉拉面纳入海外校园美食计划,与海外高校餐饮体系合作,真正让这一中国味道,在全球校园生根发芽,用青春活力赋能传统产业出海。”程钰说。
破局前行 政企协同拓市场
在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看来,兰州牛肉拉面出海既要借政策东风,也要解现实难题。甘肃省各部门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简化审批与信息服务,为企业铺平了道路,但认证程序繁琐、当地认知不足等瓶颈仍需突破。
马玉田认为,破局之道在于政企联动的“兰州模式”,组织进口法规培训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规则,避免违规风险。减免认证费用、提供物流补贴,降低企业出海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政策保驾护航,出台系列政策,从税收优惠到简化审批,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在海外成立兰州牛肉拉面学院,培训当地人学习兰州牛肉拉面技术。企业创新举措研发特色新品,融合当地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本地运营发展建立本地运营团队,深入了解市场,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
乘势而上 书写“一带一路”新故事
“以面为舟,跨越山海。”瑞士M&D公司董事长董育堃的比喻,道出了兰州牛肉拉面承载着的三重时代价值:作为非油炸、高蛋白的健康快餐,直击欧洲千亿级健康饮食市场;以“拉面表演+透明厨房”的体验式消费,提升餐饮附加值;更以“东方神秘感”的IP属性,填补欧洲中餐缺乏高辨识度品牌的空白。
董育堃认为,未来,兰州牛肉拉面的欧洲征途将构建“三位一体”生态:工作日的“CBD高效快餐”、周末的“拉面文化体验课”、超市里的“家庭装速食”,让不同场景都能邂逅甘肃味道。当欧洲年轻人用刀叉挑起筋道的面条,当面香飘向塞纳河与泰晤士河,这不仅是生意的成功,更是文明的对话。
“当一碗面能同时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率的追求、消费者对健康效率的需求、文化学者对文明对话的期待,它的价值便超越了食物本身,兰州牛肉拉面将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具烟火气的共赢载体。”董育堃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文/图
甘肃经济日报:让“一碗面”香飘海内外
——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侧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一碗面,一座城。
7月7日,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在兰州启幕。活动旨在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超越简单的美食范畴,成为城市文化的生动符号。正如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所说:“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历经岁月沉淀,成为兰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着城市变迁,以独特的风味,承载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
古今丝路呼应,古代驼队开启丝绸之路,如今“美食驼队”以兰州牛肉拉面为先锋,续写丝路文化交流新篇章。马玉田直言:“马来西亚华人对‘乡愁’美食需求旺盛,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家乡味道,在当地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年均值增长至273.98点,同比增长42.71%,品牌活跃度、传播度、互动度均保持高位运行。”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靳芳在对接活动上介绍。
这些数据背后,是兰州牛肉拉面全产业链全方位革新的成果。
如今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从超级工厂的产能跃升,到标准引领体系的逐步完善;从原料保供基地的高标准建设,到AI智算对产销流程的深度赋能;从百年传承的守正出新,到品牌矩阵的连锁破局;从产学研基地的协同共建,到农文旅周边的蓬勃兴起——正以全方位革新之势,向着千亿产业目标全力迈进。
数据显示,兰州市新增预包装全产业链企业33家,总数达77家;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970亿元,其中,今年1月至6月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370亿元。
“2024年以来,海内外新增兰州牛肉拉面门店10761家,总数超过6.8万家,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755家,全产业链收入近千亿。”靳芳介绍,诚邀更多外资企业、驻外商协会、贸易投资署、港澳台企业宣传、推介、兴业兰州,共同推动兰州牛肉拉面“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进程,让“金城味道”香飘世界。
活动邀请中石油、中石化、中粮集团等5家央企代表,红旗连锁、美团、京东、阿里、陇萃堂等8家上市企业代表,以及来自马来西亚、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等10家驻外商务代表处和商协会负责人作主旨演讲。同时,现场22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总金额达10.91亿元。
活动现场,来自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成都陇商联合会、丰原集团、京东科技、天猫校园、树屏产业园区、瑞士MD公司、1915牛肉拉面的8名行业代表及企业负责人,围绕海外市场精准开拓、数字化技术赋能、国际化人才培养、跨文化融合与品牌塑造等方面分享国际化视野和实践经验,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更好适应全球市场、讲好中国美食故事提供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负责人为10家驻外商务代表处和商协会授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推广服务中心”牌匾,为16位相关人员授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宣传推广大使”牌匾。
活动还设置了文化展示、产业链对接、品鉴与体验、电商直播带货4个区域,集中展示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文化、全产业链发展成效、预包装产品等,并在现场开展五彩牛肉拉面技艺展示、品鉴体验及直播带货活动。
兰州晚报:牛肉拉面开启“智能时代” 永登超级工厂打造百城万店新标杆
兰州晚报讯 当传统美食遇上现代工业,一碗兰州牛肉拉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位于永登县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的兰州牛肉拉面超级工厂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个在2024年兰洽会首批签约落地的重点项目,以智能化生产线与文化赋能双轮驱动,为永登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在众富(兰州)牛肉拉面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工厂建设基地,负责人史海云指着规划图介绍:“两条核心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全品类面条线日产达120吨,预包装生产线日产能突破30万份。”与传统作坊式生产不同,这里将实现从和面、醒发到切割、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更引人注目的是“百城万店”计划:工厂通过中央厨房统一生产标准化食材,由冷链物流直供终端门店,机械臂将替代人工完成煮面、配料等环节。
除了工业化生产,项目创新性地打造了900平方米兰州牛肉拉面文化历史馆。“我们用数字化沙盘呈现黄河沿岸小麦种植带,通过全息影像还原百年老汤熬制工艺。”史海云表示。
超级工厂的快速落地得益于永登县“店小二”式服务。作为县里重点扶持的食品工业项目,相关部门在土地审批、环评验收等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协调解决冷链物流配套难题。该项目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2024年兰洽会永登签约7个项目引资45.1亿元,其中食品加工类项目占比超三成。县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围绕牛肉拉面预制菜、调料包研发等延伸产业链,打造‘中央厨房+卫星工厂’的产业集群模式。”
目前,牛肉拉面超级工厂生产线设备安装率达70%,文化展馆已完工开发,预计2025年9月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8亿元,带动周边小麦种植、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全链条就业超千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靖博
观澜新闻:一碗面的坚守
7月7日,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出海经贸对接活动在兰启幕。兰州晚报、观澜新闻深度聚焦兰州牛肉面传承人等业界翘楚,讲述一碗面背后的匠心传承,解码中华美食文化“走出去”的产业新篇,彰显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
马文斌:让世界了解兰州味道
提到兰州牛肉拉面,有个名字总被人提及。他就是马文斌,一位与这碗面打了半个世纪交道的老人,兰州牛肉面传承人,亲身经历了这碗面的成长发展历程。现如今,年过八旬的马文斌仍坚持每天到岗,在金鼎牛肉面鸿宾楼为宾客展示兰州牛肉拉面非遗技艺。

“从18岁分配到甘肃兰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广场清汤牛肉面馆,我每天做重复的工作,就为了做好一碗面。”马文斌说,以前没有现在的数据化教程,师傅领进门后,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反复练习,不懂之处就要问师傅,赢得师傅喜爱才会将手艺教给徒弟,“现在调料都有了计量标准,学徒学起来更简单。”虽然已经退休,但马文斌还是每天坚持到后厨指导拉面师和面、拉面与尝汤,保证这碗面的品质。

“兰州牛肉面的发展与传承,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马文斌深知这碗面要想走出去,就需要被更多的人品尝到。2018年6月份,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兰州牛肉面牵手意大利面”城际文化会上,马文斌曾与意大利厨师同台竞技,“我没想到牛肉面不仅走出兰州,还走向了世界。意大利也以面条闻名,刚过去的时候意大利的师傅对我们的面不太看重,但在试吃以后,大家都对兰州牛肉面赞不绝口。”
这些年来,马文斌屡次代表兰州参加各种大赛,一次又一次为兰州捧回了一个个耀眼的大奖,也曾无数次向世界传递出兰州牛肉拉面的声音,更是向每一位看他展示技艺的外宾讲述着好客的兰州人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让世界了解兰州,了解兰州味道。
马成虎:这碗面是兰州走向世界的国际名片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成虎也是从小就吃着这碗面长大。据他介绍,从2000年开始,兰州牛肉拉面就渐渐走出了国门,踏上国际舞台。兰州老字号面馆马子禄,在日本东京六本木就开出了第一家跨国的牛肉面馆。随后,包括金味德、陈记在内的多家本土兰州牛肉拉面馆都在世界各地开设了店铺。

马成虎向记者介绍,因为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兰州的美食,也是兰州的一张文化名片,通过在海外开设门店,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和技艺。一些兰州牛肉拉面的品牌还通过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展会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兰州牛肉拉面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市场也为兰州本土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会。如今,这碗面不仅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了中外人文交流的载体,增进国际友谊。
为了支持本土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配合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方案中,积极鼓励企业参加跨境展会,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规模,此外,协会还协助企业争取一些政策支持,如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助力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牛肉拉面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目前,依托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通过海外授课的方式培养了许多海外拉面人才,学员遍布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如今,兰州牛肉拉面在海外60多个国家共拥有696家门店。兰州牛肉拉面凭借其独特的风味与文化内涵,已成为链接世界的国际“金名片”。
刘阳轶枫:让兰州牛肉拉面实现海外高质量发展
在本地人眼里,兰州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味觉密码。一碗汤头清亮鲜美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唤醒城市的晨钟,也见证着一份传承百年的城市记忆。如今,这一缕醇厚的牛肉汤,裹挟着西北的粗犷与豪情,被刘阳轶枫带出国,落脚新西兰,成为中华美食文化在异国生根的生动注脚。

刘阳轶枫的店就坐落在新西兰奥克兰的唐人汇街区,古朴厚重的“老白家兰州牛肉面”的招牌格外醒目,开放式操作间里正在拉面的厨师、案板上高高摞起的蓝白瓷大碗,让食客仿佛瞬间置身兰州。作为新西兰老白家兰州牛肉面的创始人,刘阳轶枫一开始也经过不少考量:“一开始我们考察了螺蛳粉、火锅等许多餐饮行业赛道,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兰州牛肉拉面。”从小在西北长大的他对兰州牛肉拉面非常熟悉。为了将这份地道兰州味带到新西兰,他从兰州引进专业拉面师,从国内购置面粉等原材料,根据食客用餐反馈持续优化升级菜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老白家兰州牛肉面在奥克兰站稳脚跟,也赢得了当地华人和外国食客的一致好评。
今年,刘阳轶枫特意从新西兰回国,与兰州本地职业培训学校洽谈战略合作项目。“我的计划是要持续引进兰州本地人才,在海外还原地道兰州牛肉拉面风味,同时引进兰州特色小吃,让兰州特色美食一路绿灯出现在海外餐桌!”关于老白家兰州牛肉面未来的风味与品牌的不断升级,刘阳轶枫信心满满。
从马保子初创时的“热锅子面”,到如今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产业版图,兰州牛肉拉面正在海外书写属于自己的东方故事。
梁顺俭:一面之缘走向世界舞台
氤氲烟火气中,兰州牛肉面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秉承着将这份东方美味传播到世界的信念,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用39年时间,让兰州牛肉拉面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讲述这碗面的故事。
1986年,梁顺俭在兰州吃到了人生中第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自此便与这碗面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这碗面,梁顺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兰州牛肉拉面是一道多民族通吃、东西方通吃、南北方通吃的美食,不管是面条粗细、辣油多少,香菜蒜苗都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而且可以做到出餐快、味道好,非常符合快餐的属性。”

怀揣着将兰州牛肉拉面打造成世界中式快餐代表的梦想,梁顺俭带领金味德集团走上了不遗余力向世界推广兰州牛肉拉面的发展新路径,赴海外开展一系列拉面技艺展演及文化技术交流活动,引发好评如潮。“在海外发展一定要坚守文化自信,只有继承好兰州牛肉拉面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工艺,才能吸引更多海外食客前来品鉴。”在海外交流推介过程中,兰州牛肉拉面引发好评如潮,这也让梁顺俭更加坚定了推动兰州牛肉拉面走向世界的信心。

2023年,金味德集团联合培黎职业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在新西兰奥克兰市成立了首家兰州牛肉拉面研学体验工坊——培黎工坊,并在新西兰、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推广兰州拉面文化技艺、中华小吃技艺研学、体验、品鉴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我坚信未来的兰州牛肉拉面也会和西方的炸鸡、汉堡一样走向世界!”说这话时的梁顺俭目光坚定也自信,目前金味德集团已创立海外兰州牛肉拉面研学体验培黎工坊10余个,接待海内外体验人数超4万人次。此外,金味德兰州牛肉拉面也在全球60余个国家注册商标,通过研学、培训、扶持创业等方式,全球会员店达1500余家,成为一张流动的兰州美食文化名片。
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梁顺俭和金味德定会将这碗面“拉”去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打造独属于中国的美食IP,续写更加精彩的传奇!
陈作林:40年坚守 做好一碗面
在兰州市西固区,有一家承载着许多西固人记忆的四十年老店——兰州陈作林陈记牛肉面。今年64岁的陈作林,从1985年正式在小平房开牛肉拉面馆起,一直干到现在。如今,陈作林仍然坚持到店,“要想做好一碗牛肉面,汤是灵魂。”陈作林表示,香醇的牛肉汤底正是这碗好面的精髓所在。牛棒骨、优质牛肉、佐以多种秘制香料文火慢炖6小时,随着牛骨中的骨髓脂肪渐渐融入汤中,汤底色如琥珀,澄澈透亮。再加上香菜、蒜苗、甘谷辣子等配合这一碗面,一口下去,汤的醇厚、肉的鲜美、面的麦香在舌尖交响。这一口汤,陈作林已经尝了40年了。

“面的好坏,我用手一捻,就知道。”陈作林向记者讲述了他多年的心得。周末中午十一点多,兰州陈作林陈记牛肉面店里就排起了长队。有慕名而来专程打卡的美食爱好者、有附近的学生、有辛苦奔波半日的出租车司机,还有把来这“咥牛大”变成了生活习惯的街坊四邻……几十年如一日,陈作林用心制作地道好面迎接每一位食客的到访,这份延续40年的真心“食”意,也让这碗面成为西固人舌尖上萦绕许久的美味记忆。

提起现状,陈作林对下一代人寄予了厚望,“我现在就是两个店,儿子一个店,姑娘一个店,希望他们不要半途而废了,认认真真地把我所传的东西做下去。”
40年,两代人。如今,兰州陈作林陈记牛肉面日本店也已开业,受到了当地食客的青睐。这碗凝聚了陈作林匠心的优质好面,带着兰州牛肉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深厚底蕴走向了国际舞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佳琪 汪霺 温纪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