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主演话剧今开票 21日相约兰州解锁敦煌秘境

张艺兴主演话剧今开票 21日相约兰州解锁敦煌秘境

敦煌文化,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一场将敦煌文化与现代戏剧艺术完美交融的视听盛宴——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即将登陆兰州!6月10日10:18准时开抢!这不是一场普通演出,而是一次穿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受到召唤·敦煌》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多空间、非线性叙事结构,以1935年在巴黎受到敦煌召唤的常书鸿、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的青年张燃为双重视角,通过跨越时空的爱情线索,展现了两代敦煌青年在爱情和理想之间的抉择。一百年前的莫高窟召唤了塞纳河畔的常书鸿,一百年后张燃以常书鸿的自传《愿为敦煌燃此生》为链接奔赴敦煌。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敦煌守护者文化使命的一脉相承。

自动播放

当数字修复的莫高窟壁画在60米高色阶大屏上徐徐展开,7路威亚悬吊的飞天凌空起舞,15首原创音乐与古典舞、现代舞完美融合,一场打破艺术边界的震撼演出就此展开。由田沁鑫编剧导演、张艺兴主演的《受到召唤·敦煌》,用“AI+3D+即时影像+真人动画融合”技术打造了一个真正的“戏剧元宇宙”。

敦煌的召唤,是历史情怀的召唤,更是文化使命的召唤。主创团队深入大漠采风,将修复技艺、数字敦煌等现代守护故事融入剧情,诠释“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匠心传承。

“感觉自己像是跨越了千年时光,行走在历史的沃土上,感受着中华文脉的赓续,看见了一束延绵了80年的莫高精神的光。”身为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感慨良深。主演张艺兴坦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代表了我们是谁。”

舞台之上,是时空穿梭的历史体验;舞台之下,每一位观众皆是文明接力的“种子”。唯有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方能绽放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张艺兴一人分饰两角,在艺术家常书鸿和青年研究员张燃之间无缝切换,跨越万里空间与百年时间,诠释着“受到召唤”的三重意蕴:

•常书鸿受敦煌艺术召唤

•张燃受常书鸿精神感召

•观众受两代守护者精神感召

▴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

▴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

兰州站

时间:2025年6月21日-22日

地点:兰州奥体中心郁金香综合馆

6月10日10:18

大麦平台将正式开启兰州站抢票通道

(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公众号)

相关新闻

中国新闻网:《受到召唤·敦煌》开启全国巡演首登南京

中新网南京6月9日电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2025国内巡演首站6月7日至8日在南京上演。这场由前沿数字技术打造的“戏剧元宇宙”中,观众体验的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守护“大美敦煌”的心灵之旅。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全剧运用“AI+3D+即时影像+真人动画融合”技术,60米高色阶大屏,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和舞台空间,融合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元素,构建起沉浸式的观演空间。

舞台上,当数字修复的莫高窟壁画在舞台上徐徐展开,21世纪30年代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与20世纪30年代“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也拉开了帷幕。演员张艺兴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跨越万里空间与百年时间,在艺术家常书鸿和青年研究员张燃之间切换自如。

敦煌代表性造像栩栩如生,15首原创音乐、古典舞与现代舞完美融汇,7路威亚悬吊的飞天凌空起舞,多媒体影像与真实场景无缝衔接,使观众仿若穿越千年,置身于敦煌的洞窟和壁画之中。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该剧“受到召唤”主题有三重意蕴:一是,1935年,常书鸿受敦煌莫高窟艺术召唤;二是,2035年,青年张燃受常书鸿精神感召;三是,二者叠加,引发当代观众对敦煌艺术瑰宝及一代代守护者魅力的感悟。

该剧编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敦煌文化植根中国,属于世界,从“莫高精神”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新能量,通过中国戏剧精神与最新数字技术融合,让千年文明焕发青春与活力,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向世界,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此次南京站演出,剧组特别邀请南京聋人学校100位听障少年走进剧场。舞台两侧大屏幕实时播放唱段歌词字幕,专业手语老师在观众席同步辅助翻译,精准“解锁”剧情。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据悉,该剧还将在兰州、成都两地继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