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平凉 > 正文
站内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原标题:司绪:以针线为笔 一针一线绣端午

当第一缕艾草清香悄然渗入初夏的微风,司绪的指尖便已在端午的独特纹理间穿梭了无数回。艾草的气息,宛如欢快的使者,预告着端午节即将来临,挂艾草、戴香囊、系花绳、品粽子的传统习俗也渐行渐近。在端午的众多元素中,五彩斑斓的香包无疑是最为亮丽的一笔,也是司绪每日悉心雕琢的对象。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司绪身兼硬笔书法老师与手工爱好者双重身份。两年前,一次机缘巧合,她帮朋友制作端午香包,自此便深深迷上了这门手工艺。在她眼中,做手工与写字一样,都能让人心平气和、身心愉悦。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花布、彩线、绣针、剪刀……这些简单的工具,在她手中化腐朽为神奇。十二生肖、葫芦、莲花、金鱼、绣球等饱含吉祥寓意的图案,皆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为了迎接端午佳节,她二百多个日夜在剪刀的开合中悄然流逝。几片布料、几缕丝线、几颗滚落的珠子,经她巧手点化,幻化成散发着艾草药香的灵兽与祥瑞。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司绪介绍道:“我的作品涵盖老年人钟爱的传统款式,也有现代年轻人追捧的国潮风。今年我大概做了100多个品类,总数达2000多个。”在3D打印技术能精准复制传世孤品的当下,司绪始终坚守传统,用指尖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同时,她又积极拥抱现代潮流,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在图案设计上,司绪大胆创新。传统香包图案多以吉祥寓意的事物为主,司绪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她将憨态可掬的卡通元素与传统生肖结合,为小蛇系上了各色丝带,既保留了生肖的吉祥寓意,又增添了香包的趣味性和时尚感,深受孩子们喜爱。还有将“网络热梗”与香包创作巧妙结合,设计创作了几类寓意现代化的双面作品,比如“反正都有钱”、“反正都牛”,让年轻人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契合的点。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在色彩搭配方面,司绪也突破了传统香包色彩较为单一、古朴的局限。传统香包多以红、黄、绿等鲜艳但相对固定的色彩组合为主,司绪则借鉴现代色彩搭配理论,大胆运用对比色和互补色。她创作的香包中,有蓝与橙的强烈碰撞,紫与黄的和谐交织,让香包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现代感,仿佛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既适合挂在房间装饰,又能成为时尚的配饰。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当流水线生产的香囊以秒为单位快速产出时,她的每一个作品都遵循着古老的时间法则:一寸一缕精心裁剪,一针一线精细绣制。她不追求速度,只追求“慢”的尊严。面对工业浪潮对匠心的冲击,她渴望为这个世界保留一方不被数据化的温柔天地。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当端午的艾草在屋檐下轻轻摇曳,她缝进香囊的祈愿与祝福,正随着某个孩童的衣襟轻轻摆动。司绪深知,真正的传承并非简单复制纹样,而是让时间在针眼中重新焕发生机。当今年的端午香囊褪去色彩,新的艾草又将在来年春天,从她今日落针的缝隙中破土而出,续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动人篇章。(刘敏娟 董浩)

“香”约端午 华亭的她指尖生花“包”你满意

(新华亭)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