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邂逅非遗 崆峒为手艺人送维权攻略反诈秘籍
甘肃
站内

法治邂逅非遗 崆峒为手艺人送维权攻略反诈秘籍

原标题:平凉崆峒区:法治护航入非遗工坊 织密传统文化 “保护网”

为深入推进公安部“昆仑-2025”专项行动,切实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崆峒派出所积极行动,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守护文化根脉。

1.jpg

日前,崆峒派出所民辅警走进辖区市级非遗项目“刘氏泥塑”第四代传承人刘泉的工作室,针对民间手艺人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作品易遭抄袭盗用等问题,进行靶向宣传。活动现场,民辅警向刘泉发放知识产权保护手册,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法律概念,并手把手详细指导非遗作品登记流程、侵权证据留存方法及维权途径。刘泉深有感触地说:“公安部门主动上门讲解法律知识,让我意识到作品登记和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到传统文化保护背后的法治力量,以前遇到抄袭只能自认倒霉,现在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了。”

2.jpg

3.jpg

除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民辅警还关注到非遗传承人可能面临的电信诈骗风险。他们通过剖析“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典型诈骗套路,提醒刘泉及其团队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切勿点击可疑链接,并协助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刘泉表示:“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公安的提醒很及时,尤其是教我如何识别诈骗电话,这对我们手艺人来说非常实用。”

4.jpg

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崆峒派出所副所长杨帆强调,民间手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其知识产权意义重大。他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昆仑-2025”专项行动,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法律咨询、联合执法等举措,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让非遗技艺在法治阳光下焕发新生。

记者:刘绣明 宗瑛

(新崆峒)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