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子怡
3月20日,
“平分春色”的春分节气到了,
又到了踏青赏春的最佳季节。
春游,古人是认真的。
白居易有诗云: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大旅行家谢灵运,
甚至发明了一双登山鞋——“谢公屐”
……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千年前的春游清单,
看看如何才能“不负春光”吧。
衣:男女老少都爱“多巴胺”
春日进度过半,
在“春服既成”的暮春时节里,
连孔子都向往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情趣。
外出郊游、吹风沐浴、
唱着歌回家。
谁能拒绝这样的赏心乐事呢?
“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
古代女子春游时的OOTD,
讲究轻盈的质地、灿烂的装饰,
无论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
还是随后的清明,
都是女孩们为数不多自由出行的好日子,
当然要盛装打扮,
才不虚度一年一度的好春光。
除了服装,
妆发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辛弃疾笔下“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画面,
就是标志性的一道春游风景。
春幡是彩色纸条剪成的小彩旗,
不只是女孩们喜欢簪春幡,
“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宋代时,
无论男女老少,
都会用春幡装点发饰,
也算是古人自己的“多巴胺配色”吧。
食:金榜题名大办“谢师宴”
唐代录取进士放榜,
大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前,
而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春日宴会,
进士及第后的“毕业宴会”
——曲江宴,
也正赶上了春和景明的好时机。
曲江在长安城的东南角,
是久负盛名的唐代皇家园林,
每年春闱放榜后,
新科进士们就会在曲江边大摆宴席,
既是拜谢主考官、
更有名门望族前来钓“金龟婿”
……
“一日看尽长安花”,
是一生只有一次的荣耀时刻,
再怎么隆重都不为过。
曲江宴如果有“必吃榜”,
排在榜首的食物,
一定是唐朝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樱桃。
《太平广记》中记载,
有的达官贵族家中有学子及第后,
为了大摆筵席,
花重金买下了数十棵树的樱桃。
那时樱桃还处于未熟将熟之际,
不得不加上糖酪做成甜品用来待客,
炫富炫学霸的排面拉满了。
行:坐上一顶优雅的大“花”轿
宋朝时,
一年一度的春游季,
更是从出行那一刻就卷起来了。
《东京梦华录》记载,
那时的女子出游,
常常乘着“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花轿,
带上瓜果炊饼,
坐在郊外树下应酬歌舞,
赴约这场热闹的春游盛会。
试想,
女主人乘插满花草的轿辇走在前头,
男主人骑马跟随,
随行的仆人挑着担子……
伴随花香氤氲穿梭郊外,
复习下千年前的浪漫生活情趣,
你的春游计划是否也提上日程了呢?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