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聚焦】招大引强 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王占东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全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引进和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15万亿元、到位资金7969.9亿元,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可谓是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提升“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质效,依托矿产、能源、农业、文旅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招引落地更多总部企业、重点企业。
无论是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还是提出新一年的要求,都再次释放出甘肃大抓招商引资的强烈信号。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纷纷表示,将齐心协力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泽元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黄泽元代表: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助推发展动能大提升
招商引资决定了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增量,谁拥有优质的增量,谁就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过去一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聚焦新材料、有色冶金、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14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此,省人大代表、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表示,当前,庆阳“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集聚,政策、资源、区位等优势叠加释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庆阳将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力以赴抓对接、优服务、促落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助推发展动能大提升。
新的一年,庆阳市将聚焦产业链、产业集群扩大招商引资,围绕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4条千亿级产业链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绿色环保4条百亿级产业链,明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图谱,加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聚焦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扩大招商引资,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聚焦以商招商扩大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以商招商成本更低、针对性更强的特点,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聚焦营商环境改善扩大招商引资,在巩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基础上,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极简化审批制度,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负担,让企业在庆阳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卢小亨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摄
卢小亨代表:以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打造招商引资洼地
良好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
过去一年,甘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扎实推进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人文“六大环境”27项310条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全省营商环境呈现出整体优化、争先进位、质效兼优、向新向好的积极态势。
2025年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目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打造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省级示范市州、县区和园区。
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之年,如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甘投资兴业?
省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表示,2025年,张掖将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的各项部署要求,聚焦“引什么”,充分发挥张掖市能源资源、农产品资源等优势,把重点放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上,围绕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及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新材料、化工、电子信息、中医药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和未来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加大精准招商力度,积极构建“东部研发+张掖制造”“东部总部+张掖基地”“东部市场+张掖产品”产业互动格局;创新“怎么引”,落实“指挥部”专班调度、领导干部分区包抓等硬举措,用好节会招商、资源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协会招商等机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链主企业、总部企业、平台企业,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项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00项以上;突出“服务好”,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企业家日”等制度,巩固拓展工业园区“七项改革”成果,健全完善土地、金融、能耗、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着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省级示范县区、园区,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为全省营商环境创新引领示范区。
成广平委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摄
成广平委员:以资本招商为引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一链、辐射一片。
随着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更新,甘肃招商引资工作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此,省政协委员、甘肃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成广平感受深刻。
成广平说,近年来,甘肃国投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去年,甘肃国投集团加强与先进投研机构的沟通协作,与工银资本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首期规模30亿元的甘肃省结构调整基金,引入央企优质资金助推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基金投资引项目,实施“投出去、引进来”招引行动,引入赣州和美药业注册设立甘肃子公司。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强化资本运营,增强上市公司发展动能;聚焦我省生物医药优势资源,在兰州高新区筹划建设生物医药孵化产业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成广平表示,今年,甘肃国投集团将紧扣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开展全要素、多维度的资本招商,切实当好推动产业发展的耐心资本,充分发挥投资引领作用,助力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紧盯全省重点产业链,强化“链”上协同,投资支持省属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另一方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紧盯我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以投带引、投引联动、资源嫁接等方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新甘肃)
相关新闻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甘肃新闻丨(两会观察)优“环境” 聚“招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要实现新征程上的新突破,持续聚力招商引资、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过去一年,我省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促落地,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15万亿元、到位资金7969.9亿元,分别增长13.1%、33.7%,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提升“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质效,依托矿产、能源、农业、文旅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招引落地更多总部企业、重点企业。一系列部署也为新一年招商引资工作明确了“路线图”。
项目加速推进,客商纷至沓来,资金源源不断,背后是我省千方百计“栽桐引凤”的努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从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到打造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省级示范市州、县区和园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等方面再次进行了细致可行的规划。这让企业在甘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我省也将以市场化、法制化、国家化和便利化为重点,全面实施十大专项提升工程,力争实现“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的营商环境建设总目标。
甘肃台报道。
记者:张弛 陈德强 哈雪琦 苏磊 李维宇 张丁月 吴林峰
新甘肃:【两会聚焦】合力奏响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白永萍
陇南城镇化率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1位;庆阳经济总量迈上1200亿台阶;酒泉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兰州新区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兰州高新区全国排名53位、提升3位……过去一年,全省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亮点纷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立足省委对各地功能定位,着力构建“一核三带多节点”区域发展格局。加力实施强省会行动,支持兰州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全力推进交通攻坚、产业重塑、城市更新、文旅升级、开放合作,增强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打造酒泉、天水区域中心城市,推进酒嘉双城经济圈、金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嘉峪关全域城市化建设。促进节点城市错位发展,提升庆阳、武威、张掖、平凉、陇南、定西、临夏、甘南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力争“百亿县”达到一半以上。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奋进号角已经吹响,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聚焦纵深推进“四强”行动,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等话题深入讨论、建言献策。
赵同庆代表:努力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
“政府工作报告对省会兰州的发展给予了更多关心关注,多次‘点名’‘点赞’兰州发展,为我们以奋进之姿、实干之举推进强省会行动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省人大代表、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固区委书记赵同庆说道。
作为全省核心工业区之一、兰州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2024年,西固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对西固“五个走在前”“四个裂变发展”要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
赵同庆认为,省会强则全省强,兰州要抢抓省委、省政府倾力支持强省会行动的发展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做主力军,以一域精彩为全省发展大局添彩。
赵同庆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提升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水平,开工建设兰州石化120万吨乙烯改造项目,极大地鼓舞了西固区加快打造石油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决心。”赵同庆说。
赵同庆建议,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要牢牢抓实产业,不断培育增添新势能。西固区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聚焦“工业强区”这个主引擎、围绕“产业兴城”这个强磁场,有序推进120万吨/年乙烯改造等重大项目。要坚持抓项目强支撑、抓培育强主体、抓创新强驱动、抓消费强市场,加快培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硬支撑。同时,要锚定“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目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着力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活力添后劲。
西固区举全区之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
孙忠平代表: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
省人大代表、甘谷县委书记孙忠平认为,全省各县区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各县区推进强县域行动,要坚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产业发展路径,精耕深耕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赛道,才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独特竞争优势。
孙忠平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近年来,甘谷县立足“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县域发展定位,着眼于资源禀赋转化、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甘谷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开发区;以磐安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谷辣椒”荣登“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单第12位。“十四五”末全县经济总量超过12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研究制定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孙忠平代表说,甘谷县工业基础厚实,先后引进落地了杰瑞新能源、中科福德、博光新能源等一批工业企业。目前,全县规上企业30家,亿元以上企业达4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
孙忠平代表建议,在布局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中,可将更多新材料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向甘谷工业集中区倾斜,进而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甘谷加快建设全省工业强县,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甘谷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角
张丽霞委员:坚持创新驱动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兰州市委会主委张丽霞认为,我省推进“四强”行动、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开辟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丽霞委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摄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工作时指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这意味着我省创新支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竞争的先发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张丽霞委员说,“但是也要看到,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问题。”
为此,张丽霞委员建议,要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推行按比例赋权、先确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等措施,将实验室中孕育的研究成果快速“迁移”到实际生产线。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承接技术评估、法律咨询、金融服务、项目对接等功能,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使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此外,要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池,对早期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按一定比例补偿因项目失败带来的损失。要建立容错机制,对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探索中出现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包容和理解,鼓励创新主体大胆尝试,切实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真正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新甘肃:【两会热议】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杜雪琴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如何聚力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高台县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摄
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
去年,我省获批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增新能源装机1258万千瓦、总量达到6437万千瓦,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居全国第2位。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830亿元。全省电源总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河西走廊是我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主要集聚地。酒泉是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龙头所在,已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
“去年,酒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1-2024年新增新能源并网174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累计达到3351万千瓦,占全省的52%,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65亿元。”省人大代表、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介绍。
“今年,我们将加力推进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快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多能互补、清洁电能替代步伐,聚力建设‘风光水火核氢储’综合能源基地,力争今年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4000万千瓦,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第一大市。”王立奇说。
甘肃电投集团作为省属骨干企业和全省电力产业链链主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水火风光储”电源布局门类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电力核心产业优势。
“我们将抢抓国家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战略机遇,统筹推进调峰电源、新能源、综合储能、抽水蓄能、绿色氢能等产业扩量提质,加快推进常乐、张掖电厂共4台百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今年下半年全面投产发电,为河西地区新能源大规模打捆外送提供有力支撑。”省政协委员,甘肃电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蒲培文说。
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摄
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我省航空产业起步于建国初期,中航万里、中航兰飞和长风电子是国家航空工业骨干力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摇篮,深厚的飞天文化成为我们的坚实底气,长达1600余公里的如意甘肃,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低空经济,我们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省政协委员、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说。
他建议,我省应尽快制定全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构建资源共享的推进机制,鼓励企业加快开展低空飞行运营,打造西北区域最大的无人机培训中心,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区域一体化的低空产业生态,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无人机链主企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步伐。
近年来,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通用航空在旅游观光的应用广受游客欢迎,低空经济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省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表示,张掖将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未来能源、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同时在做大产业集群上求突破,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延链提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壮大规模、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档升级、化工产业聚链强链、电子信息产业多元布局,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出实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努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酒泉商业航天发展基础雄厚。“我们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发展商业航天、民用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可重复使用火箭维修检测车间、火箭液体燃料特殊气体制备等项目建设,推动航天航空产业加快发展。”王立奇代表说。
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的陇电入鲁工程工地铁塔林立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张掖市曾长期受制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小而弱的困局。近年来,当地聚力打好调结构突围战,产业动能明显增强。
“我们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坚持打基础与建体系并进、提效益与增后劲共促,大力构建具有张掖特色的‘363’工业发展体系。”卢小亨代表说,“2022年以来,张掖市开工工业项目236个,建成河西硅业20万吨硅系新材料、宏泽海槿电解制氢装备制造等项目141个,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89户,去年对工业产值增速贡献率70.4%。张掖经开区2024年国家综评考核第82位,前移49位,三年累计进位108位,首次迈进百强园区,张掖市工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
我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聚链成群、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核医疗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建国初期,我省就开始同位素研发工作,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基本建成集科研、生产、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核产业产学研体系,形成多品种同位素分离提取技术和配套核装备研发技术,构建起同位素产业链从上游同位素分离提取,到中游产品研发生产,到下游应用及临床诊疗,再到重离子加强器、硼中子俘获等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产业链,在国内具有独一无二的产业基础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黄宝荣委员建议,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基础保障能力,提升研发制造水平,打造未来同位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西部领先的国家同位素产业基地。
蒲培文委员表示,甘肃电投集团将充分发挥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搭建的产业底座优势,深度介入智慧电厂建设,全方位做好燃料数智化管理、电站无人机巡检、风光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等数智升级项目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不断筑牢发展基本盘。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积极推动以“北斗+”“人工智能+”“算力+”等为基础的“平台+终端”产品体系应用场景建设,助力我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
新甘肃:【两会热议】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
1月20日上午,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杜雪琴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甘肃该如何爬坡过坎、追赶进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七地一屏一通道”成为今年省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七地”,即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一屏”,指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一通道”,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通道。
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对甘肃意味着什么?对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来说,又该如何发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出席今年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发挥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人大代表、平凉市委书记王旭表示,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准确把握甘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方向,对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稳中蓄势、民生保障稳中提质、社会大局稳中向好意义重大。她说,平凉承担着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的责任使命,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为平凉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大机遇。“我们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九大重点产业链,接续布局延链补链项目,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牛果菜薯药’多元富民产业,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人大代表、白银市委书记杨建武认为,当前甘肃已步入转型发展、追赶发展的重要“窗口期”,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要部署,将有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我们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放大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科技创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接通创新链的断点;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杨建武表示,新的起点,白银将向着打造全省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地、沿黄现代农业发展高地、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地、兰白经济圈协同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奋力迈进。
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成为今年省两会热议的话题。巍巍祁连绵延千里,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脱兴福
真抓实干,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交通是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交通必须先行。”省人大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柳鹏态度坚决。
在柳鹏看来,“七地一屏一通道”涵盖农业、新能源、现代制造、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以及产业转移、生态安全、向西开放等各个方面,是省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真抓实干,全力以赴作好交通支撑。”柳鹏表示,为全面支撑“七地一屏一通道”落实,省交通运输部门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以围绕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举措、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支撑,谋划“十五五”甘肃交通发展,推动全省交通建设大提速、交通网络大畅通、交通能力大升级,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通道。
同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补齐高速公路网短板,增强交通网络韧性,实现全省高速路网“省会环通、县县贯通、部分县域互通、三大廊道双通”的目标。强化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兰州—西宁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持续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推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转场投运、庆阳机场改扩建和平凉机场实施,全力打造枢纽新高地。深化道路运输结构转型,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和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省政协委员,甘肃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表示,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甘肃文旅集团将切实抓好落实,助力全省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石培文表示,甘肃文旅集团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助推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嫁接,培育数字沉浸、研学体验等新业态。积极实施文化赋能行动,深度挖掘丝绸之路、敦煌、伏羲女娲等文化资源,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甘肃文旅的国际能见度和美誉度。同时,他建议,牢固树立全域旅游资源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资源整合,“握指成拳”形成竞争力。
科技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省政协委员,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岩对甘肃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非常振奋。她说,这将为甘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形成强大科技支撑。
围绕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甘肃将统筹推进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孙岩说,作为在甘央企,甘肃电信将找准契合点,推动甘肃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
近年来,甘肃电信发挥平台优势,在数字赋能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省政协委员,今年两会,孙岩从整合“产学研”资源等方面就加快我省低空经济发展提交了相关提案。
“下一步,甘肃电信将继续强化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在信息化支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甘肃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进网络强省和数字甘肃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孙岩说。
省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福升认为,甘肃有着雄厚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将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近年来,于福升持续致力于推动核技术成果在甘肃的落地应用。他说,甘肃是全国重要的核产业基地,拥有相对完备的核产业链条,加之有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样重要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发展核产业前景广阔。
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政协委员,于福升表示,将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职尽责,推动核科技成果在甘肃的转化应用,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体系建设、科研成果转换等方面加强调研,推动甘肃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