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麦积山规模最大窟:“薄肉塑”飞天如何破壁欲出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站内

探秘麦积山规模最大窟:“薄肉塑”飞天如何破壁欲出

原标题:麦积山石窟第4窟 散花楼

麦积山石窟第四窟,俗称:散花楼,开窟于北周。

麦积山石窟第四窟,俗称:散花楼,开窟于北周。

第四窟洞窟形制为平面长方形单檐庑殿顶七间八柱式崖阁,高16米宽30米深8米。为前廊后室的结构。前廊原由顶部平棋顶及八根石雕八棱立柱组成,后室为七个并列开凿的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仿木构窟,窟门为浮雕仿帐式结构。

崖阁所凿瓦脊部分在唐代开元时期大地震中大多坍塌无存,平棋顶左右两侧仅保存少许,前廊八根立柱仅存左右侧各一根,且上部残损严重,其顶部斗拱等仿木构件多有残损;前廊右侧壁画有一道竖向裂隙几乎贯穿整个壁画。

唐代、宋代、明代各时期均对该窟加以修缮,前廊左右壁上方各开一平面八角形穹窿帐架式顶龛;宋代对后室七窟的浮雕仿帷帐式结构重新修补和重塑;明代在西侧壁外侧开一甬洞(小有洞天)直通第五窟,并对窟内仿木梁架及壁画,彩塑予以重新修缮或彩绘。

第四窟前廊左、右壁面各塑一护法天王高四米,造型夸张洪武有力,左壁上方耳龛内塑有一身维摩诘,四身侍女,右壁上方耳龛内塑文殊一身,菩萨一身,弟子三身;后室龛外壁面塑浮雕护法神八身。浮雕以及天王力士像为北周原作,左、右耳龛内造像及护法天王为宋代原作。

第四窟前廊立柱、左、右壁,仿木帐窟表面,上方甚至造像表面等处均保留大量的宋、明、清时期的墨书或刻划题记。

麦积山石窟第四窟是北周时期凿建,是麦积山位置最高和规模最大的窟龛。据碑刻记载,为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修凿的,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庾信为第四窟撰写有《散花楼》赋,赞叹其规模的宏伟壮观。

第四窟前廊后室仿木构庑殿式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窟龛上方采用绘塑结合而成的“薄肉塑”使乐飞天在国内石窟造像与壁画形式中独一无二,是麦积山壁画艺术中的精品,此外,较为完整组合的历代造像,丰富的题记和壁画,在麦积山石窟都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其宏大且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建筑体量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天水晚报)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