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敬75周年·生于1949】喝上“幸福水” 生活美滋滋
黄河水成功提灌上来,人们在泵站出水口处迎接水的到来(老照片)。(妙学贵 供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实习生 周雨菡
“滔滔黄河水,浩浩田万顷……提灌保旱涝,乐和种田人。”从景电工程退休后,妙学贵写了一首诗。
从小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工作恰巧选择了水利工程,妙学贵和水打了一辈子交道。这首诗,是对工作点滴的怀念,更是对景电工程的感激。
1949年底,妙学贵出生在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杨家磨村。景泰县是甘肃省中部干旱县之一,境内的景泰川,东临黄河,北靠腾格里沙漠,曾是“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的地方。
小时候,在妙学贵记忆中,下雨就如同过年一样令人们开心雀跃.尤其是小孩子,遇到下雨天更是尽情吸收雨水。
靠天吃饭,靠天喝水,水成了村里最珍贵的东西。
“当时没有什么通水工程,我们只能看着黄河水流过,却引不到地里,只能靠天吃饭。”妙学贵说,
“如果有一天能把黄河水引到地里多好啊!”
望河止渴的年代,父辈们常念叨。懵懂的年纪,妙学贵也期盼着,有一天家里能喝上自来水。
1969年10月15日,这是值得被永远纪念的日子——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正式开工。
开工那一天,景电工程总指挥在黄河沿边召开了动员会,周边的村民、十里八乡的老乡纷纷来到现场。
“好多人在1968年年底就听到要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消息了,开工那一天,大家外面的活都不干了,跑着去现场看。”妙学贵说。
年轻时候的妙学贵
开工建设后,妙学贵跟着生产队成为了修建水利工程的工人。
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从建设开始,围绕“两年上水,三年收益,五年建成”的奋斗目标,先后打了“三个战役”。一是草土围堰和泵站建设,二是国庆上水草窝滩,三是水上猎虎山。
妙学贵回忆,在景电工程建设初期,工人们都住着草棚、点着油灯,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有时候连草棚也住不上,人们就在地上挖个地窝子来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1年,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上水,1972年发挥效益,1974年工程全部建成。黄河水转而向西,覆盖至景泰地区,再翻越昌岭山、穿越腾格里沙漠,最终到达武威民勤地区。
值得庆贺的是,这个提灌水利工程把黄河水提升了700多米,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了黄河水。
“老百姓都很开心,地里有了水,庄稼都能种活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了。”他说。
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奋战后,1972年,妙学贵正式成为景电工程的一名职工,开始为灌区内的百姓进行配水工作。1973年,景电一期工程成立水管所,妙学贵被任命为景电一期工程水管处西干(渠)水管所所长。
“我们主要就是为灌区内15万亩农田分配灌溉用水,这个工作可一点也不好干。”妙学贵说,分到整个灌区的水是固定的,这些水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农户种植的农作物来制订分配方案,来保证每一个农户庄稼都能浇上水。
七八十年代,数字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测水流、如何给农户分水都需要人工去做。“现在都是智慧水利,灌区需水预测和灌区输配水调度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很方便也更精准了,可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了。”妙学贵说。
滚滚黄河水被提灌上来,浸润了景泰这一片广袤的土地,让贫瘠的土地变成绿洲,焕发新生。
2019年,妙学贵正式退休。
离岗不离心。
退休后,他仍然记挂着景电工程。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开工现场
今年1月12日上午,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在白银市景泰县开工,将进一步恢复和改善景电二期工程过流能力,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工程灌溉、生态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对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流域生态恢复,助推灌区农业稳产增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看着景电工程越来越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景电工程待了一辈子的妙学贵感慨万千。
如今,妙学贵依然把水当作宝贝,也提醒儿孙们节约用水,经常同小辈们讲起过去的事。
“从以前的吃不饱到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是越来越幸福,我们也知足心里也很踏实。”妙学贵说。
(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