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行
藏药“独一味”有活血止血、祛风止痛的作用,是原生态药材。图片源自网络
“叶圆而厚,茎方形,花分紫、黄、白三种,味微甘而苦。”这是清朝时期藏族医药学家帝玛尔·丹增彭措,在其著作《晶珠本草》中对藏药“独一味”的描述。
“独一味”是一种稀缺的藏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生于高山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高山草地,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甘肃等海拔达3900米至5100米的高原地区。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录着藏药“独一味”药材及其疗效的发现。
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送亲队伍一路历经高山险川,多有摔伤、流血、肿痛人员,进入吐蕃巴颜喀拉山后,禄东赞专使让当地的藏医医治,藏医采摘一种茎方形对生叶绿植物,让伤患者口里嚼碎,敷于伤口处,很快伤痛感减轻,肿痛即止。文成公主见这一种草药疗效特别,心中大喜,称赞道:“独一,单味,好。”此后,这药草便被人们称为“独一味”。
距文成公主入吐蕃千年之后,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神奇的“独一味”闪烁着深邃的民族文化光芒,走出了藏族医药学经典,最早在陇南市康县真正转化为中成药,惠济苍生,这是一段永远值得铭记的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
1968年11月,在毛泽东主席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感召下,北京医学院系统37名男女医护人员积极报名,千里跋涉,分赴陇南康县农村医院工作。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中西医结合、开展防病治病、巡回医疗、送医送药,扎根贫困落后的康县山区。有效解决了甲状腺肿、大骨节和麻风等地方病治疗,解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病苦,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鱼水深情,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再世华佗”。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药品匮乏问题,他们还充分利用康县境内盛产各种中草药优势,于1970年因陋就简,靠两口铁锅起家,创建了康县“六·二六”制药厂。他们踏遍青山,和群众一起上山采药,刻苦钻研技术,针对山区地方病和多发病对症制药。
有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身上进行服用、注射试验。他们发挥专长,以康县三颗针、黄芪、党参、天麻等作原料,很快生产出山区人民特需的药品黄连素粉、黄连素注射液和片剂、五味子片、复方五味子糖浆、天麻片等多种中成药,价廉效好,深受群众欢迎。
康县山大沟深,多雨潮湿、道路崎岖,农民生产生活中常常发生摔伤、流血、肿痛的情况,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苦于无药可医。北京医疗队的技术员黄志诚等,偶然在去康县比邻的四川境内,发现生长有藏医药经典名著中的“独一味”,如获至宝。
他们购买来藏药材“独一味”,用碾槽粉碎,用竹筒代替管道,用水缸浸泡分解,用背篓、竹筐进行过滤,用手工搓制,用自制的土烤箱烘烤,凭着这些土设备,成功研发出“独一味”专利中成药,给山区人民带来了福音。
4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中,康县“六·二六”医疗队历克艰难创办的药厂,在多次改制重组中,经历由小到大、迅猛发展的跌宕起伏。
如今,矗立在康县王坝新工业园区,其前身为康县“六·二六”制药厂的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公司,是甘肃首家在深圳中小板块市场挂牌上市的医药企业,已经发展为成为一家致力于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现代化制药企业。
康县“六·二六”医疗队研发的“独一味”专利,虽几经转手演变,但这只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不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其拳头产品“独一味胶囊”作为甘肃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在全国现生产独一味药品的三十多家厂家中,占有市场份额80.1%,在目前全国止血镇痛类临床应用中药中排名前列,仅次于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