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赵红卫院士等九人荣登榜单
兰州晚报讯 “心怀‘国之大者’,三十余载,初心不改,勇攀科技高峰,深耕加速器物理和技术研究,成就国之重器,以创新解决国家难题,以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在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国之栋梁……”9月3日,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红卫等九名科技工作者喜获殊荣。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颁奖辞,并由主办方向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党领导下的陇原科技工作者风采”线上展同日启动。
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省国防科工局联合在兰发布,九位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红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甘肃农业大学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副院长赵生国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张玉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董孔军研究员、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援文、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段军、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华高级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童景盛。
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辞
张玉兰 5800米是你攀登的起点,你用热情,点燃万年冰川。你用芳华,浇灌绝美雪莲。抽丝剥茧,知微见著。在冰芯中窥测气候的印记,在黑炭中发现冰川的融迹。你是亚洲水塔的守护者,你是高原冰雪的精灵。
张东菊 三尺讲台,雪域高原,都是你人生的舞台。在冰封的高原上,你循着时空的轨迹,发现了4万年前丹尼索瓦人的烟火,和19万年前更久远的沧桑。你用科技衔接了过去和未来,还原了更加生动的人类历史。
张援文 青泥岭下,白龙江畔,你为一粒好种子,托付了30年韶华。三月的风,十月的雨,风雨兼程。你让11个新品种广袤播撒,一次次刷新了陇南小麦产量纪录。你用智慧和汗水荡漾千层麦浪,生动诠释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那金灿灿的麦穗,是你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段军 你是农民的贴心朋友,你把工作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你是种植技术的改良者,你提出高原夏菜“种植带”理念,为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拓展新途径。你的一腔赤诚,谱写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无悔人生。
赵生国 你本是大学讲台上的教授,却常常出入牛羊圈舍。你紧盯农业科技“芯片”,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评估模型。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让平凉红牛育种实现全程智能数据采集,让广河牛羊产业走向生态养殖,谱写了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赵红卫 心怀“国之大者”,三十余载,初心不改。勇攀科技高峰,深耕加速器物理和技术研究,成就国之重器。以创新解决国家难题,以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在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国之栋梁。
赵磊华 临危受命,你让亏损企业走出困境。不负众望,你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领衔技术中心,改造工艺流程,研发拳头产品,驱动企业创新发展。你用科技强企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
董孔军 科技为笔、大地作纸,你把“农”字写在了春夏秋冬。19个糜谷品种,把2100万亩黄土地染绿。从国内第一个糜子抗旱性鉴定评价标准,到谷子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的建立,你用现代农业思路,把小杂粮变成了致富粮。
童景盛 高原寒冷地,湿陷性黄土,是横亘在天堑通途的难题。你直面困难,勇于创新,为开隧戴上了“金钟罩”,为架桥穿上了“铁布衫”。高耸的桥梁、蜿蜒的隧道,让黄土高原的偏远村庄,连接到了广袤平原和繁华都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文/图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