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4000多年前“陶”宝 这个罐罐每处都长在审美上

穿越回4000多年前“陶”宝 这个罐罐每处都长在审美上

原标题:【丝路之光·说宝】这是4000多年前的想象力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马蹄得得。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文物遗迹灿若皎月、多如星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保护文物就是保存历史,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让广大群众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痕迹,留得住文明根脉,方能用文化力量助推民族进步和国家昌盛。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甘肃客户端利用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的技术优势,联动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推出【丝路之光·说宝】特别策划栏目,通过各地文物,讲述甘肃故事,传递陇原声音,展现甘肃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化力量助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本期【丝路之光·说宝】走进临洮,感受彩陶文化的独特风韵。

自动播放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属于马家窑文化中期,为临洮县博物馆藏一级文物。口径13㎝,腹径35.1㎝,底径11.5㎝,高37㎝。侈口直颈,鼓腹平底,双耳,黑红彩,腹部由细密的锯齿纹带勾连出四个大漩涡纹,漩涡内又填充向不同方向展开的网格纹,漩涡外再填充多层大锯齿纹。

陶罐图案整体设计不拘泥于完全的对称,各部分保持大体一致,但又不完全雷同。当平视罐身时,纹样丰富别致,陶罐上出现的纹饰叫“漩涡纹”,这种漩涡纹以旋转的漩涡为基本主题,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一圈圈旋转的纹饰,如同奔腾的河水,这或许是数千年前生活在洮河两岸的先民,根据洮河水形成的漩涡而得来的灵感。

旋涡纹内,填充着四个向不同方向展开的网格纹,有研究表明,这些网格纹其实是先民们对田地的描绘,这也是农耕文明中,先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从顶部俯视又会发现不同的图案造型,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甚至罐的内口和外口还分别饰有水波纹和网纹,这些纹饰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彩陶罐精美的图案。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整体造型端庄,线条流畅,图案绚丽多彩,堪称马家窑文化的精品。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在遥远的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以其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成为了马家窑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马家窑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古代文明辉煌的实证。马家窑文化于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因此得名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年代大致为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地层叠压关系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这三个类型在彩陶艺术上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马家窑文化的丰富内涵。

1c4e1240992bcbf5a0b2ee6431a2cee.jpg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如果细分,这件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属马家窑文化中的半山类型。半山类型,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650——4350年。器型大多饱满圆润,精细磨光,大量使用红彩,色彩愈加绚烂,纹饰更趋绚丽,线条柔美流畅,堪称彩陶艺术的巅峰。

这一时期,壶、瓮等大型储藏器增多,以黑色锯齿纹带和红色条带缀合构成各种连续的图案,如漩涡纹、锯齿纹、葫芦纹、网格纹等,无论平视俯视,都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显示出娴熟的制陶技术与高超的彩绘技艺。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作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它不仅展示了马家窑先民高超的制陶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代陶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更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艺术,探索人类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制作工艺精湛,无论是造型的塑造,还是纹饰的绘制都表现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水平,充满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它凝聚了马家窑先民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诗意想象,是他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通过这些精美的纹饰,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能力。这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类型之一,作为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以发达的制陶业和精美的彩陶艺术而闻名于世,其彩陶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当我们凝视这件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那些勤劳智慧的先民们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们在欣赏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特别鸣谢:临洮县融媒体中心 临洮县博物馆

(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