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窑里的窑变岁月(下)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何喜田
盛极一时的天水秦州窑,虽然存活年代不长,但它所烧制的瓷器,无论是造型、釉光、胎地,还是工艺,都不亚于同时代其他窑口的器物。如今,秦窑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但其遗韵依然辉照后世,成为天水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秦窑所产瓷器,从唐延至五代、北宋。女真蒙古入主中原后,受到冲击与摧残,致使日渐衰闭。虽然直到目前尚未发现金元后秦窑的器物,但过去天水曾出土过一些古秦窑瓷器,无论是造型、釉光、胎地、工艺诸方面都不亚于同时代其他窑口器物。但遗憾的是,不少器物被文物小贩以耀州器或邛瓷低价出售,流落外地,反而造成各窑口甄鉴中的混乱,这不能不说是秦窑遗产中的一件憾事。
秦窑之传变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这是司马光在《训俭示康》里记述的北宋文人生活。今天看来,文人如此之“俭”的生活,应该仅止于司马氏之言。
与瓷相比,陶,这种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并一直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流传至今。后来的瓷器,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1965年,与秦窑相距不远的秦安县叶家堡乡曾出土过唐三彩女骑马俑,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三,其实是色彩的一种泛称,并不局限于三种。这类陶器在秦安的出现,与宋、金在域内的战争不无关系,也与秦窑的流变不无关系,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多样。
无独有偶,秦安县葫芦河沿岸的康坡村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流经域内的南小河,滋养了这方水土风物。在河谷两岸的黄土平台上,有着丰富的窑土资源——黄板土,这种板土是烧制瓦陶的重要原料。《秦安县志》记载,康坡烧窑,自宋以来繁盛不息,达至民国。这里瓦窑烧制以家族传承为主,所烧之器以声清脆、色青灰者最为佳。灰,是民间最朴素的颜色。在秦安,康坡的瓦盆瓦罐向来驰名。在贫苦的过去,瓦盆瓦罐是居家生活中存面、储粮、甚至是家里吃饭的主要家当之一。至今,陇上名吃秦安蒜面、罐罐面所盛汤料之器皿,依然以瓦罐为最佳。瓦罐,能去泥腥味,不变质。漫步在康坡村,还能见到废弃不用的瓦窑遗址。敞开的窑口,被曾经的岁月印染得更加黝黑、苍凉。破碎的黄土,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但乡土之气,生生不息。
秦窑之后的明代至民国期间,于各地逃荒避乱的陶瓷艺人聚至华亭安口镇,创烧陶瓷。这里,离秦州城200多里。如今,安口窑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陇上窑”。曾经的安家立口之地,有大小瓷窑50余座,是中国六大陶土生产基地之一。故宫博物院和甘陕文物专家曾进行过窑址调查,从传世瓷器和田野考察看,曾在天水治下徽县的窑址上就出现过古瓷窑。
往事依稀。但秦窑的余晖仍以各种方式存活于世,当是陶瓷之幸事。
秦窑之广韵
水有涟漪下必有鱼。蓝浦在《古窑考》中说秦窑之烧造“有凸鱼水纹者”,描摹的就是秦窑独具特色的艺术之品。所谓水纹,就是水的波纹,随风荡漾,自然而然。难怪南朝梁元帝曾在《晚景游后园》诗中写道:“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由此而溯,秦窑有水纹,加以“凸鱼”之形,则更显现了瓷器的古朴、自然和细润了。“放衙无一事,岸帻出孤城。柳重低烟色,荷枯碎雨声。凉云依岫断,秋水照衣明。欲采芙蓉去,高楼暮笛横。”这是宋琬任职秦州时的诗作。可以想象一下,脱开公务,把赏古物,应景吟诗,宋琬真的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词句是宋徽宗为汝窑贡瓷的颜色所御批的,极富灵感,且透着皇皇之威。如是,才有了“天青色”。天青之色,被定为汝窑之色,深邃而远阔,朦胧而神秘,像极了东方文化的内涵。但和秦窑的“纯素”不同,天青之色,不适合于缠绵悱恻的爱情,也不适合于流变中的俗世生活,倒是一种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千年且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瓷得到了认可。于是,就有了青花瓷,也就有了《青花瓷》。
历史在重复着惊人的相似。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秦州城里的瓦窑坡开始有了旧货市场。瓦窑坡,就是秦窑的旧址。随着旧城改造、村镇新建,一些古旧家具、年代钱币,还有罐罐碗碗,都逐渐成为旧址市场上的宠儿。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市场也逐渐沾染了神秘的色彩,也逐渐有了古色古香的遗韵。虽然鱼龙混杂,真品倒也不少。尤其是瓷器产品,行家回忆,不少秦窑瓷器都被当作耀州窑、邛崃窑器变卖。久远的历史烟云,蒙蔽了曾经聪慧的秦人眼光。窑厂的没落,也连带着瓷器的没落。这实在是秦瓷之大不幸。
如今,听着《青花瓷》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的精致意蕴,就期望秦窑里的瓷能够浮出历史深处,和我们的盛世一起辉煌。
(天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