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解烦"薪"事:他们被拖欠3年多的报酬要回来了

平凉崆峒解烦"薪"事:他们被拖欠3年多的报酬要回来了

原标题:崆峒区:“如我在诉”情系三农,用调解架起乡村和谐桥梁

近日,崆峒区法院速裁团队的法官以“如我在诉”的理念,通过调解程序成功化解并当场履行了一起长达三年多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张某、朱某等29人原是崆峒区某村村民,2021年10月至11月期间,张某、朱某等人先后被其村委会雇佣,清理该村芋子地里因火灾烧毁的松树残枝,双方约定人工费为每天100元,直至清理结束。张某、朱某等人随即展开清理工作,但清理工作结束后,村委会却一直未能支付约定的报酬,张某、朱某等人多次向村委会讨要无果后,无奈诉至崆峒区法院。

崆峒区法院速裁团队的法官在认真查阅案件材料和证据后,认为张某、朱某等人主张的事实有理有据,诉求合理,完全有可能调解解决。随即电话联系了村委会负责人,村委会承认了拖欠报酬的事实,表示因为案涉的29笔报酬均涉及到案外企业,需要企业和村委会共同履行才能支付,村委会之前也多次主动和该企业联系,但均未得到积极回应,才拖欠至今。了解到这个新情况后,法官又积极同涉及的案外企业取得联系,后经过几次锲而不舍的沟通协商和释法明理,三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向。法官当即通过调解程序,促使当事人签订了调解协议,协议签署当天,村委会及该企业即一次性付清了拖欠张某、朱某等29人的全部报酬,至此,该起纠纷圆满解决。

此次调解成功,不仅保障了涉案农民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可能的长期诉讼对村委会、涉案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恢复了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和谐互信关系,为乡村稳定和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促成该案成功调解的法官表示:“调解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法律,更要理解人心。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双方的诚意和对和谐的渴望,这是调解成功的关键。”

下一步,崆峒区法院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把能动司法贯穿到审判工作各环节各方面,坚持以“如我在诉”理念面对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公正、高效办理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在维权的路上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情。

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完颜继辉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