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总督上奏皇帝恳免多征赋税 花两千两银子打点户部

陕甘总督上奏皇帝恳免多征赋税 花两千两银子打点户部

图片

访得豫省各衙门州县之书役,蔑视士民。府州之书役,即蔑视州县。至于院司道房班,并府州而蔑视之矣。皆由官为之纵容,而此辈遂得倚山为泰山,作威作福,无所不至。欲杜绝此弊,只有一法,惟不听其言而已。

——清·田文镜《劝谕约束衙蠹以肃关防事》

图片

这里说的是各级衙门书役弄权的事情。书是指从事文书文字工作的书吏,役是指从事皂隶、衙役之类粗笨体力活的杂役。

关于书役弄权之类,一般人们多关注地方州县衙门的书役。但是,书役并非州县衙门所特有,朝廷各部书役作恶舞弊的情况,一点不比州县衙门的少,而且因为在大衙门,勒索更多、胃口更大。

田文镜说,上级衙门的书役蔑视下级衙门的官长。朝廷各部的书役是否也蔑视封疆大吏?这并不归田文镜管辖,所以他没有说。两江总督曾国藩要到户部报账时,也不得不托人找户部书吏的关系,送上八万两银子作为“部费”;李鸿章要报销湘军和淮军军费时,也托人打点户部的书吏,送上四十万的“部费”;琦善任陕甘总督时,上奏皇帝恳免甘肃多征的赋税,也不得不给户部送上两千两银子打点,希望他们不要作梗。

这种情况,实在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古代官场讲究等级秩序,“官大一级压死人”,无官无品的书吏,甚至身为贱民的衙役,有什么底气敢于蔑视朝廷命官甚至封疆大吏的权威?

实际上这种反常的情况在古代还比较常见。清朝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说到州县接待经过的朝廷大员时,如有不周,大员的随从就会喑哑叱咤,顷刻风霆,将州县“一把手”抓起来殴打辱骂。就是地方的上司按临,州县官对跟随上司的幕客、书吏、皂隶之类都要有所馈送。这些人本来是当地百姓充当的,但狐假虎威,需索凌虐更加过分。如果礼貌稍疏、打点未到,这些人在上官面前说坏话、拨弄是非,上司极有可能找由头而参劾州县官,所以黄六鸿格外提醒,尤其要小心伺候。

清朝的周镐在《上玉抚军条议》中说,“夫书吏之弊,至今极矣,然愚以为州县之书吏易治,而上宪之书吏难治。”

周镐列举了上级衙门书吏的作恶情况,“若夫上宪之书吏,则鱼肉州县之书吏,而并能挟制其官”。他们可以向下级衙门勒索各种各样的费用 ,“举州县毫毛之事,莫不有费”,凡书吏过手的事情没有不勒索的:“动笔即索,事无空过者,稍不遂意,则驳换捺延,处分降罚,其祸立至”,因此,州县畏之如虎,而奉之如神。州县之书吏,亦不得不多方搜索,以求解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周镐指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职位是买来的、永久的,长期盘踞衙门,分管某个县或某个行业,县官惹不起,也不敢惹。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拟定文稿等方面,有很大的权力,稍稍在文字上做些手脚,结果就是千差万别。

书吏是专业的办事人员,熟知各种制度和成例,这些是流水般变动的长官所无从掌握的。长官不能事必躬亲,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田文镜认为书吏衙役舞弊是因为长官纵容造成的,只要长官不听他们的谗言就可以避免他们舞弊,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

(梁发芾)

(甘肃纪检监察网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