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咖齐赞黄河之滨也很美 盛邀游客打卡兰州

网红大咖齐赞黄河之滨也很美 盛邀游客打卡兰州

自动播放
自动播放

原标题:万千气象看甘肃丨黄河之滨也很美 一河清水送下游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任磊

“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这是左宗棠入住陕甘总督府后提写的楹联。

6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活动走进兰州市,来到黄河之滨的望河亭,亭子两侧书写的这幅楹联,依旧引人注目。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视察黄河治理保护情况时来到了这里,并盛赞“黄河之滨也很美”。

“近年来,兰州市始终把黄河治理保护作为安民兴邦、富民兴陇的大事,坚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加快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通过五个‘发力’,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介绍,下一步,兰州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将一河清水源源不断送往下游,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如今,“黄河之滨也很美”已成为兰州市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极大地激发了兰州人民的发展信心与自豪感。

借助“黄河之滨也很美”这张名片,兰州市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建设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都市会客厅,努力把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

兰州市文旅局副局长何威介绍,今年以来,兰州市文旅局相继制定《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烟火兰州”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突破历史新高、游客口碑达到历史最好、市民自豪感空前高涨,线上线下媒体及市民游客持续点赞兰州旅游,兰州成为全国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其中,望河亭、中山桥、黄河母亲等景点,成为广大游客打卡的必去之处。

同时,吃一碗兰州牛肉面、喝一杯“三炮台”、坐一次羊皮筏子、逛一趟正宁路夜市等,已成为到兰州旅游的“标配”。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兰州市接待国内游客4251.07万人次,同比增长40.36%;实现旅游总花费242.59亿元,同比增长64.36%。5月份接待国内游客1121.68万人次,同比增长22.53%;实现旅游总花费68.25亿元,同比增长39.86%。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兰州市旅游人次再创新高,6月8日至10日,接待游客290.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8.14%;旅游总花费214688.491万元,同比增35.62%。端午节期间,同程旅行网数据显示,兰州市成为端午假期预定热度增长最快的“黑马”目的地之一。

何威表示,下一步,兰州市文旅局将围绕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国家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区目标定位,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目标,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四篇文章,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安全+智慧”的“烟火兰州”,让黄河成为兰州最响亮的代言。

相关新闻:万千气象看甘肃丨“一面之缘”爱上兰州 牛肉面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任磊

“一面之缘”爱上兰州,人们说到兰州,就必然提到美味的兰州牛肉面,这座城已经和这碗面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金城面向世界的美食名片。

6月18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采访团在兰州现场学习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感受一座城对一碗面的热爱。

牛肉面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特点鲜明,深得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美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享有“中华第一面”的美誉。

韭叶、毛细、二细、宽的……要吃兰州牛肉面,先要给拉面“小哥”报面型。现在随着兰州牛肉面师傅对传统手艺的研习,又探索出荞麦棱、空心面、五道丝等新面型,让食客们又多了选择。

要说兰州到底有多热爱牛肉面?这组数据或许会给出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兰州牛肉面馆15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兰州本土品牌在兰外开店达3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销售额达130亿元,其中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76家,年销售额约3.5亿元。

从兰州到全国,从全国到全世界,兰州牛肉面的脚步不为停歇,成为面食界的“扛把子”。

为了促进兰州牛肉面产业健康发展,兰州牛肉拉面行业不断加强品牌保护,在注册公用品牌商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兰州牛肉面标准》《兰州牛肉面馆(店)分等定级标准》《兰州牛肉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兰州牛肉面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兰州牛肉面商标管理规定》等行业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同时,“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使用不断规范,品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连续举办“兰州牛肉面全国大赛”“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节”“中国面条博览会”和“中国面食博览会”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节会活动。

兰州牛肉拉面企业到重庆、广州、武汉、昆明等地开展“城市面对面”交流活动,到罗马、汉堡、巴黎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让一碗好面随时随地伴随,兰州牛肉面还开启工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市预包装生产企业21家,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产品主要通过电商直播和省内外商超便利店销售,2023年实现产值1.3亿元,为兰州牛肉面发展开辟了新产业,打开了新赛道。

万千气象看甘肃丨探秘兰州牛肉拉面金城十二面 “面面俱到”好滋味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任磊

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碗面,一座城,走进正宗兰州牛肉拉面的故乡,每一碗面都是原汁原味的馈赠,如今这碗牛肉面已经有12种花样,好吃、好看代言兰州。

6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的全国网络名人走进兰州,探秘金城十二面,“面面俱到”。

金城十二面,面面有寓意,各个有风味。这其中有八种面相对传统,也相对常见,还有四种是近年来不断探索得来,将传统技艺再次复活,更为珍贵。

毛细面,寓意温柔,这是兰州牛肉拉面中最细的品种,又称一窝丝,深受女性和老人喜爱。

细滴面,寓意随和,这是兰州牛肉拉面中最受欢迎的面型之一、男女老少都爱吃,其口味也是牛肉面的代表。

三细面,寓意热情,被称为兰州牛肉拉面最优雅的吃法,面条虽细但有弹性,尤其适合比较斯文的女孩子。

二细面,寓意阳刚,通常兰州人在吃牛肉面的时候默认的选择就是二细,也是兰州本地人最常点的面型。

二柱子面,寓意开朗,二柱子就属于比较粗的面型了,粗细接近蜡笔一般,颇有江湖气息。

韭叶面,寓意平静,顾名思义,韭叶的形状和韭菜叶子差不多,给不喜欢圆面的人准备的。

薄宽面,寓意稳重,薄宽比韭叶要宽一些,简单的说形状类似海带一样,但两边要薄上一些。

宽滴面,寓意豪放,像北方常见的拉条子,性格豪爽的人比较喜欢吃。

大宽面,寓意威猛,大宽就像裤带一样宽,一根面就是一碗,吃着很有西北大汉的感觉。

荞麦棱面,寓意奔放,荞麦棱也是白面制作的只是它的形状酷似荞麦所以叫荞麦棱。

空心面,寓意耿直,已绝迹江湖数十年,面条中空,口感极好、但制作工艺复杂,特别考验拉面师的功底。

五道丝面,寓意乐观,面型类似大宽,面条面的五道丝象征着56个民族紧密相连,寓意我们的国家国民强、国泰民安。

一面一性格,一面一故事,兰州牛肉拉面就如西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也将西北风味多元呈现在食客面前。

欢迎全国游客走进兰州,品味金城十二面,感受不一样的兰州烟火。

自动播放

万千气象看甘肃丨探访甘肃简牍博物馆:汉字绽风韵 读简探中华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简牍是纸张未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的称简(简札),方形的称牍(方牍),简和牍合称作“简牍”。甘肃简牍博物馆讲述的就是简牍故事,透过千年的文字,带人们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6月18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采访团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通过写简体验的方式深度感受甘肃简牍魅力,探寻藏在简牍里的中国。

电视剧《天龙八部》,阿珠邀乔峰到雁门关外牧马放羊过理想的生活。汉简出土地大多是边塞之地,2000多年前,那里的边塞生活是否有人们想象的那边浪漫。甘肃简牍博物馆设计的《边塞人家》展区将通过简牍记录一个个边塞故事,带观众走进边塞人家。

甘肃是简牍大省,共出土简牍8万余枚,其中汉简7万余枚,占到全国的82%。2007年,“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甘肃的秦汉简牍有了专门的保护机构。2012年,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成立,但是有简无馆,秦汉简牍依然躺在研究中心的仓库里,没有办法向公众直接展示。

建设一座展示甘肃简牍的博物馆一直是甘肃简牍人的梦想。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在马滩黄河之滨展露芳容,将承担向世界讲述中国简牍故事的重任。

作为一座向公众展示简牍文化,解析简牍故事的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力求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将简牍中描写的人物、事件更加直接展示出来,带观众沉浸式读简。

汉简《尹衡至伟卿书》出土于肩水金关废墟中,是尹衡写给伟卿的一封问候信,信中表达了尹衡对伟卿的殷切问候,包含“强饭厚自爱、慎春气”等,这是汉代书信寻常的问候习语。他还提到了“塞上诚毋他可道者”,这说明居延是苦寒之地,冷暖自知,没有能够打发生活乏味的事物,只能以此来聊表思乡之情,叮嘱自己的友人早晚要添衣物、防寒保暖。

《元敞致子惠书》是出自边塞烽燧的一枚尺牍,写信的人名叫元敞,收信人叫子惠,由于元敞的裤子穿破了,需要叫人拿回家缝补,此前就想向子惠借裤子,但由于当时旁边有其他人,所以不好意思提出来,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厚着脸皮向子惠开口,希望子惠理解,向他伸出援手,借子惠的裤子穿几天,一旦自己的裤子补好了,马上就把裤子还给子惠,并且他在信中还提到自己并不急需用钱,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向子惠提出。

汉简《叫做夜采胡芋觅食迷途记》记载的是一名叫做赵良的戍卒,因为饥饿到野外入水河里采摘食物,后来迷途被其他人发现的故事。东汉建武六年的时候,赵良因为自己在18日那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为了给家人找些填肚子的东西,到了居延的博望亭部,听说河那边有可以供食用的野生胡芋,结果不知不觉天色晚了下来,天黑以后由于对周边的路况不够熟悉,所以他不小心拦越天田,受到了追查。

在这些简牍故事里,边塞并没有想象的浪漫,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当中提到“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记,都护在燕然。”那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贫瘠却生生不息土地,造就了河西边塞独特的人文风貌。

秦时明月汉时关,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的故事就以文字的形式藏在简牍里,一个个饱含墨迹的字体印证着历史。今天,我们以汉字为荣,与2000多年前书写在大汉盛世简牍里的文字一脉相承。

因此,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读简讲故事,写简学书法相辅相成。难能可贵的是简牍文字弥补的是历史留白处的故事,边读边写会让游客对边塞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汉字有更多的认同。

有一种符号,万千个字块,穿越了数千年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这种符号,带着历史的印记,记录了两汉盛世,描绘了战火硝烟,承载着中华智慧。这个符号就是文字。透过千年的墨迹,一枚枚简牍如同阅尽沧桑的老者,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地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引领人们去探索属于简牍的美。

这就是简牍,欢迎来到甘肃简牍博物馆,用馆藏简牍破译一个个历史故事,走进妙趣横生的读简生活。

时光回溯到汉朝,有着传奇人生的解忧公主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和亲远嫁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贡献。虽然历史人物已经远去,但是简牍却忠实记录了这一切,让现代人有机会深度走进那段历史。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编号为T0114①:112A/B的简,记载了龟兹王和夫人途经敦煌悬泉置时住宿情况,显示龟兹王和夫人所居的堂屋在堂上放置有一八尺卧床,床上有青黑色帷。读懂简牍,枯燥的人物设定瞬间生动,帷帐轻飘间,隐约可见龟兹王和夫人在悬泉置惬意享受的身影。

当然在简牍的世界里还有外交、美食、生活等方方面面,甚至连追捕逃犯的通缉令都有保存,“為人黑色、肥、大頭、少發……長七尺四五寸。”甘肃简牍博物馆的一枚简牍中,一个活脱脱的逃犯形象跃然纸上,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千年之后自己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恶名,简直是“遗臭万年”。

这就是读简,对于市民来说,单纯的简牍可能会枯燥乏味,但是读懂简牍上的每一个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和古人对话。甘肃简牍博物馆非常重视游客体验,希望通过新媒体手段讲好简牍故事,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读简生活体验,从而让简牍走进百姓生活,让文化瑰宝更具生命力。

自动播放

观澜新闻:网络名人探访八路军办事处,感受兰州独特人文底蕴

观澜新闻客户端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旭伟 费勇玮 文/图)兰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他们怀着对历史的敬意,踏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感受那段革命岁月的痕迹。

6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采访团走进革命圣地——酒泉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日涵也在此留下了他的足迹,并对纪念馆给予了高度评价。

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黄日涵怀着崇高的心情参观了馆内各个分区。512张历史图片、139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记录着那段历史,仿佛让人置身于当年中华民族的抗日历史洪流中,久久不能忘怀。

黄日涵表示,“以前想起兰州,更多的是想到兰州的美食,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牛肉面甜配子、灰豆子等。而这次,是一次历史文化之旅,专门来看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给了我触动非常明显,让我对兰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酒泉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分为《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原状陈列展览》和《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三个主题。从1937年到1943年,该机构不仅是团结各族人民、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基地,更是转运援助的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的关键枢纽。

黄日涵教授在参观后说道:“我们知道从1937年到1943年,八路军在兰州设立办事处。从彭公馆开始,一直到1943年迁回延安。在这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办事处,成为了我们团结西部地区,特别是各民族团结抗战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源泉。”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开放,不仅让后人能够缅怀革命先烈,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宝贵场所。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最后,黄日涵教授还提到,兰州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是一个科教之城。他鼓励全国各地的学子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报考到兰州,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氛围。

中国甘肃网:万千气象看甘肃丨兰州“八办”:做好“三员” 用红色精神鼓舞人心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任磊

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又称兰州“八办”,是指八路军及中共高级领导人驻兰州的办公遗址,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6月18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活动走进兰州“八办”,触摸红色印记,激励奋发前行。

据了解,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成立于1937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派驻兰州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是党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也是中苏国际交通线上的中转站。

抗战时期,“八办”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加伦、伍修全领导下,坚定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营救被俘流落的红西路军将士,接待党的过往人员,输送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和抗战前线,转运苏联援华物资,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

从1937年5月成立到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兰州“八办”的运行只有6年多的时间,但在营救红西路军、转运苏联援华物资、接待延安往返苏联人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甘肃抗日救亡、实现全民族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岁月如梭,一晃,80多个春秋飞逝,如今的兰州“八办”肩负起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学校与课堂。

走进兰州“八办”,市军休站军休干部李凤鸣被一群“红领巾”包围,倾听李凤鸣讲述的红色故事,学生们聚精会神,听的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红色的基因与种子,便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的兰州“八办”,是甘肃省内唯一一家抗战纪念馆,由两处旧址组成。一处位于甘南路700号,东西两院;另一处在200多米开外的酒泉路314号,里进三院。两处院落房屋均为仿古建筑,木质门窗,青砖房脊,是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

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诉说着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一张张老旧照片讲述着发生在陇原大地的红色故事,让大家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也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执着与无畏。

抗战硝烟虽已散尽,但抗战精神永存。

“这里,已成为人们认识兰州、了解甘肃的一面窗口,成为人们缅怀先烈、追忆历史的重要平台。”纪念馆馆长袁志学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肩负起这个使命,纪念馆坚持做好红色历史的研究员、红色文化的宣传员、红色家园的守护员,通过对红色遗存的发掘、研究、保护,依托开设红色旅游八路公交、沉浸式体验、新媒体宣传等方式,用情讲好故事,以故事传承精神,用精神鼓舞人心。

正如袁志学所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化人,激励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