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只说安康不祝快乐?古代敦煌人花式过节狠狠辟谣

端午只说安康不祝快乐?古代敦煌人花式过节狠狠辟谣

今年端午,你在给亲朋好友发祝福的时候,写的是“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

很长一段时间来,“端午节祝安康而不祝快乐”似乎已经约定俗成。这两天,社交平台上更有不少帖子以及主播言之凿凿地表示,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有的还称这是“国学”。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是假的。

上海辟谣平台追溯发现,所谓“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的说法大约在10年前就已出现,出处是自媒体上的一篇文章,称“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介绍,“端午节是个悲伤的日子,因为屈原、伍子胥、曹娥都投了江,所以这一天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但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一方面,端午节的兴起,早于屈原投江。

闻一多在《端午考》《端午节历史教育》中提到,吴越地区的先民以龙为图腾,每年在端午这天,进行盛大的图腾祭祀,这一习俗慢慢演变为赛龙舟。端午节最初是民间崇拜,而非纪念屈原等人。所谓纪念屈原投江,是后来附加的内容。

另一方面,“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大概率是自媒体捏造的人物,查无此人。

相关言论出现10多年来,没有任何正规媒体采访到“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也没有对应的人员主动“认领”该身份及相关言论。相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等“查有此人”的专家学者,纷纷通过社交平台、正规媒体等发声,指出“端午节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的说法不对。

北大教授张颐武多次通过微博辟谣“不能说端午快乐”

北大教授张颐武多次通过微博辟谣“不能说端午快乐”

然而,辟谣似乎不如谣言传得快和广。这些年,“端午只能祝安康”的说法又穿凿附会了更多理由。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端午是夏季的开端,天气湿热,蛇虫繁殖,“五毒尽出”,多病毒疫疾。在端午民俗中,有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等,都是为了辟邪除秽。所以,端午节要祝“安康”。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惜,于史无考。因为从文献看,虽然很多端午民俗确实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但并没有说古人在端午节只祝安康不祝快乐。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代的端午节,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氛围。

赛龙舟(图源:新华社)

赛龙舟(图源:新华社)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写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表达了节日里朝堂之上的欢愉氛围。

再如,陆游在《乙卯重五诗》里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展示了端午的各种民俗,也传递了作者“一笑向杯盘”的喜悦之情。

还有,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多次介绍敦煌壁画与文献里的端午节,涉及操舟弄潮、粽糕入口、互赠团扇、饮酒闻香、登高滑沙、佩戴彩绳等众多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

赐扇相贺,是古代敦煌端午的重要官方仪礼。(图源:“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赐扇相贺,是古代敦煌端午的重要官方仪礼。(图源:“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在敦煌出土的《端午相迎书》《贺端午献物状》等文献里,更是谈到人们端午相约、欢聚庆饮的生活习惯。如,S.2200卷《端午相迎书》写道:“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请奉状不宜。”P.2814卷《贺端午献物状》写道:“酒伍瓮,麨叁硕。佑伏以蕤宾令节,端午良辰,辄申续寿之仪,用贺延长之庆。前件微甚少,谨充献贺之礼,尘渎威严,伏增战惧,伏乞特赐容纳,俯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

敦煌文献里的端午节(图源:“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敦煌文献里的端午节(图源:“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以上种种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在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及祈求健康平安外,也会欢聚、出游、行乐。

所以,端午假期,不论是祝安康还是祝快乐,都可以。

而“端午节到底怎么祝福”这个插曲也提醒人们,不要轻信网上的各种所谓“专家”的言论。

眼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会基于以往的信息,自动生成各种答复,其中不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至于一些自媒体,更是什么吸引眼球就说什么,通过假冒权威、故弄玄虚等引流牟利。网友如果看到“专家”、看到“历史”就信以为真,就很有可能被误导。

(上海网络辟谣官方公众号)

相关新闻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短视频】寻景敦煌 雅趣端午

自动播放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古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端午礼俗祈愿和美安康?这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节日又会带给今天的我们怎样的精神滋养?今天的节目邀请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晓红,我们一起去丝路重镇——敦煌,看一看敦煌艺术中所记载的,国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是如何亲近自然、祈福平安的。

记者:樊菲 杜艳

【短视频】滑沙听“雷”迎端午

自动播放

【短视频】五彩绳里的端午情

自动播放

【短视频】一糕一乡情 一岁一端午

自动播放

中国新闻网:敦煌千年端午雅趣掀“新潮”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登高滑沙与赛龙舟同在,粽糕与粽子共享。”6月10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丝路重镇”甘肃敦煌不仅保留了登高滑沙、喝雄黄酒、戴花绳等传承千年的端午雅趣,敦煌文献中未曾记载的赛龙舟、吃粽子等南方水乡的“独家记忆”,亦成为大漠敦煌端午习俗的“新潮”。

端午节,也叫重午节、端阳节、天中节、浴兰令节等。端午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不赛龙舟去滑沙”“不吃粽子吃粽糕”“互赠团扇最文艺”……据文献记载,古时敦煌端午节目良多,各得其乐,孩子们戴五彩绳吃粽糕,大人们喝雄黄酒插艾草,热爱户外的登高滑沙,喜欢文墨的则饮茶制扇,可谓雅趣十足。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赵晓星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技术手段的发达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南北之间的地域性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今端午节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同时,也在“南北共赏”地焕新发展,每个人的参与度也较以前更高。

2024年端午假期,敦煌玉门关遗址景区上演“双龙抢珠”“翻江倒海”等多种舞龙阵式,传递着吉祥寓意、幸福安康。(玉门关遗址景区供图)

2024年端午假期,敦煌玉门关遗址景区上演“双龙抢珠”“翻江倒海”等多种舞龙阵式,传递着吉祥寓意、幸福安康。(玉门关遗址景区供图)

相较于多水的南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不同,古代中国北方因地域限制,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过节方式。如登高滑沙即是古代敦煌独特的端午活动。在敦煌文献中没有端午赛龙舟的记载,反而因当地端午登高滑沙的风俗,出现了如今闻名遐迩的“鸣沙山”。

时至今日,由数百人在端午节同步滑沙,引起鸣沙山“滑沙听雷”奇观,成为众多游人争相参与打卡的旅游项目。而围观一群北方“旱鸭子”在大漠水景里赛龙舟,也是当日一大趣事。敦煌各个景区还会沿袭当地千年端午民俗,为游客赠送艾草、薰衣草和五彩花绳等,以示祝福。

2023年6月21日,被称为“中国旱极”的甘肃敦煌市在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举办龙舟大赛,来自城乡24支参赛代表队“龙舟竞渡”,喜迎端午节。(资料图)王斌银  摄

2023年6月21日,被称为“中国旱极”的甘肃敦煌市在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举办龙舟大赛,来自城乡24支参赛代表队“龙舟竞渡”,喜迎端午节。(资料图)王斌银 摄

“一人摇橹晃扁舟,两人撑篙水上漂。”在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大量从公元6世纪至13世纪,古代由简入繁的十余种舟船图像。有人将此画面联想到“热闹的龙舟比赛”,赵晓星对此解释说,敦煌壁画中的舟船形象并非历史写照,更多是配合佛教故事情节需要而绘制。

“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出自敦煌文献开卷《端午相迎书》中,即可见香甜弹牙的团粽。意为:“朋友你端午佳节到访,我很开心,虽然没准备什么豪华酒席,但粽子绝对管饱!”

“跟一两千年前相比,现在敦煌人在端午节不仅吃传统粽糕,南方各种口味的粽子在西北大漠里也是应有尽有。”赵晓星说,由于敦煌不产菰叶,亦不产可以包粽子的竹叶。每年端午便把糯米先煮成熟饭,然后放在一个浅容器内摊平,再撒些红枣之类的配料,上面加以重压使其黏结成型,当地又称粽糕。

“一把小扇在手,笑对仲夏酷暑。”每年端午前后,正值仲夏时节,古代敦煌还有“互赠团扇最文艺”的打开方式。赵晓星说,赐扇相贺,是古代敦煌端午的重要官方仪礼。每到端午节前,衙府作坊忙于制扇,多是绘有图画的木柄纸扇。端午一早赠予僚属,以示慰问,弘扬仁风。

赵晓星表示,类似端午节文化民俗等中国传统节庆,它是一个活态的文化现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中国人在今天仍然是承袭传统庆贺佳节,只不过其中的内容又随着时代发展有所更新。

奔流新闻:【奔流文化·LIVE】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瀚海龙腾迎端午

6月10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举办“瀚海龙舟迎端午 滑沙听雷忆民俗”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以及当地群众踊跃参与,大家用心体悟着传统民俗,一同追溯那已流淌千年的文化传承脉络。

自汉唐起始,每逢端午之际,百姓们会前往鸣沙山尽情滑沙、聆听那宛如雷鸣般的沙响,还会在泉边采集艾草、煎汤沐浴。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鸣沙山景区的瀚海龙舟竞赛更是热闹异常,火爆非凡。在活动现场,游客们纷纷登高滑沙,那沙响恰似雷鸣,大家着实体验了一把“鸣”沙的神奇魅力。七位宛如仙女般的女子穿梭于月牙泉畔,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艾草与五彩绳赠予游客,传递着那份古老而又美好的祝福。

文·图丨奔流新闻通讯员 李丽文 王斌银 记者 荆雯

奔流新闻:【奔流文化·LIVE】敦煌玉门关:非遗舞龙展风采

自动播放

6月10日,在这个粽叶飘香的端午节,敦煌玉门关遗址景区内的舞龙非遗展演,仿佛让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关重焕生机与活力,引得众多游客纷纷停下脚步,如痴如醉地观赏着。

(32596994)-20240610173926.png

(32596995)-20240610173930.jpg

(32596997)-20240610173932.jpg

非遗展演的舞龙队员们活跃于小方盘城、大方盘城以及汉长城之间,他们奋力敲打着锣鼓,精彩绝伦地呈现出“双龙抢珠”“翻江倒海”等丰富多样的舞龙阵式,将那满含吉祥的寓意、幸福安康的美好期许源源不断地传递开来。游客们忘情地欣赏着各种舞龙阵式,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钻龙”的环节中,满心虔诚地祈愿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奔流文化·live)敦煌玉门关:非遗舞(32596462)-20240610173923.jpg

更值得一提的是,非遗展演的舞龙队还带来了一场激情澎湃的广场舞展示,表演者们用灵动的舞姿尽情抒发着对这座千年古关以及对生命的深沉热爱之情。

在这个特别的端午节,玉门关遗址景区已然成为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生动舞台。人们在这里尽情感受着传统习俗以及非遗文化无尽的魅力,收获着满满的欢乐与深深的感动。

文·图·视频丨奔流新闻通讯员 刘晓健 马彩霞 记者 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