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政府代表团在江苏学习考察 两省举行工作座谈会 信长星任振鹤讲话许昆林主持
6月2日至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率省政府代表团在江苏学习考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新甘肃客户端南京6月4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6月2日至4日,省政府代表团在江苏学习考察高质量发展成效。3日下午,江苏省·甘肃省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市举行,签订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并讲话,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主持。
信长星、许昆林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政府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甘肃一直以来给予江苏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信长星说,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如今更是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通道,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确保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做好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令我们感到十分钦佩。江苏和甘肃都是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地方,都享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是两省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双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互促互进,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互联互通,强化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上互帮互助,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劳务转移协作等合作,打造更多富民产业,创造更多稳定就业岗位;在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互学互鉴,聚焦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强强联手,以更多互利共赢的新成果造福两地人民。
任振鹤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江苏长期以来给予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勇立时代潮头,一笔一画把“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正在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江苏是全国发展的标杆,更是甘肃学习的榜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两省互补发展大有空间、产业合作大有可为、协同创新大有文章、携手开放大有前景。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江苏的鲜活经验,以此次两省签订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在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再续新时代苏陇合作山海情,共绘发展同心圆、共谱合作新篇章,并肩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座谈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和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分别介绍了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江苏省领导韩立明、刘小涛、储永宏、胡广杰及吕德明分别参加有关活动。张伟文参加。
在江苏期间,省政府代表团在徐州考察了徐矿集团、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徐工集团、威拉里新材料科技公司,在苏州考察了中科可控产业化基地、全球数字创新港、陆家未来智慧田园、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协鑫集团,在南京考察了紫金山实验室。
(新甘肃)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再续新时代苏陇合作山海情 共绘新征程互济发展同心圆
——省政府代表团赴江苏学习考察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到江苏,从擘画“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到勉励“走在前、做示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关心甘肃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三次面对面给予指导,叮嘱我们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一条丝绸之路经济带,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两条大通道,让“‘强富美高’新江苏”与“幸福美好新甘肃”紧紧相连。
6月2日至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率省政府代表团,拜访“水韵江苏”这片激昂奋进、博雅厚重、开放包容的土地,看发展亮点、学先进经验,谋合作领域、商共赢大计。
这是一次体悟思想伟力、坚定信仰之行——实地感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江苏人民满怀感恩之心、汇聚奋进之力,一笔一画把“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代表团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紧跟总书记步伐、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在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中创造新业绩、书写新辉煌。
这是一次对标先进标杆、学习取经之行——江苏是经济强省、产业强省、制造业强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甘肃今天遇到的问题也是江苏过去遇到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各领域工作都对甘肃有极大指导意义,代表团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诚恳的请教心而来,寻策问计、借石攻玉。
这是一次开阔全新视野、奋进追赶之行——从黄土高原到黄海岸边,从黄河之滨到长江之畔,走徐州、学苏州、看南京,进企业、入园区、共座谈……江苏变化之大、发展之快、创新之实、质效之高,让人惊叹、令人钦佩,对标江苏看甘肃,代表团看到了发展差距、明晰了追赶路径,“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愈发强烈,加快发展、追赶进位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以产业转型夯实发展基础
徐州,江苏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城市,曾经“一城煤灰半城土”。近年来,它通过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转型”,如今已是“一城青山半城湖”。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时深刻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在老工业城市振兴中,以徐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成为“一号产业”。
“神州第一挖”700吨液压挖掘机、国内最大35吨装载机、1.5万吨米超大塔机等均出自它的大手笔。就在今年4月,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完成首吊,这台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系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第一吊”。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拥有140多年煤炭开采史的能源龙头企业——徐矿集团,可谓是徐州产业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老工业基地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的“三大样本”,让徐矿集团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矿区转型的重生之路。
潘安湖畔的马庄村,曾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采煤村”。经过治理后老矿区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潘安湖湿地,开窗见绿、出门即景,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临湖而居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愈加畅销的马庄香包也帮助村民们鼓起了腰包。
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3D打印金属粉末研发生产,实现了高端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100%。
徐州,正在以生态打底,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目标,积极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体系,着力推动产业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有序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现代产业支撑。
目之所见,思之所及,学之所以。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始终指引着甘肃走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发展之路。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要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结合强工业行动和“1+N+X”政策体系,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
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苏州新地标“东方之门”高耸入云,见证了这座古老历史名城的现代蝶变。
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如今已成为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园区:集聚近2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累计创造近1.5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在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代表团视野所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动诠释着这座“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澎湃活力。
紫金山南,九龙湖畔,南京市江宁区。26所高校扎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子,30多万名在校师生云集,这里已然是一片创新因子活跃、人才栖居汇聚的热土。
紫金山实验室,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推进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已经取得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成果。
一家家科创企业拔节生长、一个个产业园区崛地而起、一项项应用场景开启未来……已经连续19年荣膺百强县榜首的昆山,依然如“拼命三郎”般不停地奔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底座、转型升级最强劲的动能、城市建设最可靠的支撑,以科技创新的“领先一步”,实现产业发展的“领先一路”。
科技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甘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二方阵,集聚了兰州大学、中科院“一院三所”等科创资源。
近年来,甘肃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指示要求,在重离子物理、生物医药、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
代表团不论是在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还是在全球数字创新港,抑或是在陆家未来智慧园、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一路上,大家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学习中取真经,看得多、思考得更多。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依托我省较为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建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做好“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文章,更好支撑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以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共赢
学习未有穷尽,合作步履不停。
在6月3日举行的江苏省·甘肃省工作座谈会上,两省签订了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两省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依托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在科技创新、东数西算、重点产业、科教文卫、物流产业及人力资源交流交往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务实性合作,有力促进两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走出去”学习考察,“请进来”共享机遇。
在此次赴江苏学习考察之前,5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智库)甘肃行考察团及江浙知名企业家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省政府与江浙企业家齐聚省城兰州,携手深挖富矿、共谋合作、取长补短、共促转型,乘风出海、共拓市场,并肩同行、共谋未来。
企业家们纷纷表示,甘肃地理区位优、能源资源多、工业底子厚、发展势头好、投资前景广,是资源“大宝库”、产业“大基地”、开放“大枢纽”、投资“大磁场”,看好甘肃、选择甘肃、投资甘肃,是明智之举、长远之举、战略之举。
在这次座谈会上,进行了甘肃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经过前期与重点企业对接洽谈,促成109个产业合作项目、签约金额643.23亿元。其中,签约合同项目38个、签约金额174.93亿元,签约协议项目71个、签约金额468.3亿元,涉及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石油化工、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企业热情拥抱甘肃,甘肃一定不会辜负企业。
甘肃郑重承诺:将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用情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当好企业在甘肃发展的“店小二”,提供全过程、全天候、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在甘肃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三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看到了江苏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涌动城乡的发展活力,看到了思想观念、视野格局、工作方法上的差距,更看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机遇、满满诚意、广阔前景。
在向优秀看齐、向先进学习的过程中,代表团成员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此次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到了方法、找到了路径。要正视差距、取长补短,在学习中对标、在对标中思考、在思考中谋划,凝心聚力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甘肃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凭海跨江、拥湖枕河,“水韵江苏”必将强富美高。
丝路绵长、再启新程,“如意甘肃”定会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