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戴香包吃油饼子卷糕 甘肃端午“粽”头戏戳这里

赛龙舟戴香包吃油饼子卷糕 甘肃端午“粽”头戏戳这里

原标题:束艾浴兰说端午

赛龙舟戴香包吃油饼子卷糕 甘肃端午“粽”头戏戳这里

一进五月,天气渐趋炎热,万物欣欣向荣,燕子归来,掠空呢喃,沙枣花开,香飘数里,芍药盛开,姹紫嫣红。但是古人却把五月看作是阴气达到极端而亏,阴恶的害虫萌生之月。(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煖气始盛,虫、蠹并生。”)毒虫趁势滋生,疫病时有发生,于是古人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古人积极应对恶月、恶日的办法是以药克毒,沐浴洗毒,以雄黄酒避毒,于是端阳节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除瘟避毒的节日、卫生防疫的节日。

早年间,到了五月初四,兰州城各家各户都让水客子把缸瓮挑满水,认为初五那天水里有毒不能挑水。傍晚,把大门外的街道和院子扫得干干净净。五月初五清晨,在大门内外洒上清水,大人小孩都梳洗干净,用雄黄酒涂抹鼻孔、耳朵、眉心,手腕上必定系五色丝线,象征“五毒”,男系左腕,女拴右腕,小孩要戴上荷包,用以避邪驱毒。讲究些的人家的小孩,荷包成龙配套:后背戴老虎形大荷包,借其雄风,吓退邪恶;胸前戴着两条小荷包,一条为癞蛤蟆(蟾蜍)、大头蝎虎子(蜥蜴)、蝎子、长虫(蛇)、蚰蜒(蜈蚣),俗称“五毒”;另一条是金瓜、黄瓜、寿桃、辣椒、佛手等时令果蔬及吉祥果品。各色荷包小巧玲珑,惟妙惟肖。调皮些的男娃娃以抢荷包为乐,被抢小孩哭着回家,他奶奶和妈妈就哄着说:“抢了就抢了!明年给你再缝个更大的、更香的。”早在节前,老奶奶、年轻媳妇、小姑娘各呈才艺,用彩绸、香草,缝制各种形象的荷包。小女孩缠粽子荷包,用硬纸片折为三角体,大小不等,内装香草,用五色丝线缠绕,使之红绿相间,构成美丽图案,其下坠小珠流苏,其上拴系,可挂于胸前,互相比美。

讲究的人家,还要在上屋悬挂《钟馗捉鬼图》,两面配以与端阳节俗有关的对联。桌上瓶插沙枣花、芍药花。香味四溢,瑞气盈室,邪气毒物自不敢侵入室内。

五月初五早上,农民走街串巷,吆喝声,充斥深巷:“艾哟!艾哟!插上!插上!”“杨柳!杨柳!插上!插上!”唤醒市民,买上一把,插在门头。这正是古人“截蒲为剑,割艾作旗”、“以禳毒却鬼”的遗俗。艾,兰州野外有的是,而菖蒲则是南方的植物,则用柳枝来代替,取其叶细长似刀剑之形,认为门头插上艾、柳,可以辟邪驱毒。同时南山农民背着装满蕨菜的背斗,吆喝:“啊呕蕨菜!”居民总会买上一把,调为凉菜,做应节的小菜,微苦中有种独特的香味,有解热、利尿的作用。还有菜贩挑着浅子,装着新摘的花缨萝卜、小番瓜,高声叫卖。

端午节的应时饮食是粽子、晶糕、绿豆糕、鸡蛋糕和雄黄酒。粽子用芦苇叶包裹糯米红枣煮熟而成。晶糕的主料是糯米,嵌入红枣、玫瑰花,蒸熟、镇压使瓷实,切片红白相间,晶莹可鉴,故称为“晶糕”。粽子、晶糕抹上蜂蜜,撒上白糖而食。这种食俗,从清道光咸丰年间兰州回族诗人马世焘《角黍》中可以看到:“朝来玉粽又同尝,节届天中兴倍长。本是黍抟三角好,居然粉斗一团香。采菱人至形相似,新艾糕成味并芳。却爱多缠菰叶好,儿童争食最清凉。”绿豆糕,用绿豆粉为包皮,白糖豆沙为馅烤制而成,绿豆性凉,败火。各家蒸好粽子、晶糕馈赠亲友,相互祝贺节日,也有夸耀烹饪技艺的意思在。同时少不了饮雄黄酒,因为此酒有解虫蛇毒、杀虫去痰的功效。

传说,法海和尚教唆许仙在端阳节那天,让白蛇娘娘饮用雄黄酒,显了原形,吓晕了许仙。法海不吃斋诵经,多管闲事,搅散了一桩美满婚姻,人多对他憎恨不已。端阳节这天,老兰州各戏院上演《白蛇传》,以应节俗,观众比往日多了许多。抗战时期,将五月初五定为诗人节,省城各界诗人,组成千龄社雅集赋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激发民众抗日救亡。20世纪50年代初,甘肃省秦剧团于端午节上演新编秦腔《屈原》,在演绎节俗的同时,开展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因为,当时正在抗美援朝的非常时期,正需要这种精神。

相传五月初五的河溪泉湖为天降药水,讲究是日男女老少都要沐浴,就会不生疔疮。在老兰州城,五月初五这天女人们在家里用盆洗浴,至少要洗头洗脚;男人们要去河溪泉湖洗浴,最常去的是莲花池,即后来的小西湖。而兰州黄河两岸的郊区农民,则在黄河中洗澡儿(游泳),各显技艺,有的是“踩水夹膀子”,有的是“死人淌板”(仰泳),充分显示了黄河之子彪悍的个性。有的抱着羊皮袋游泳,相当于水性不高的人借助“救生圈”游泳。这正是古代“兰汤沐浴”习俗的遗留。屈原《楚辞》有句“浴兰汤兮沐芳华”。《大戴礼记》则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为香草,古人在五月初五有煎兰汤沐浴的习俗,目的是为了除病驱瘟。兰草生于南方,兰州无兰草,无法在“兰汤”中沐浴。那么广阔的兰州的河溪泉湖则成了兰州人沐浴、除病祛邪、卫生保健的健身运动场所。

兰州方言有“癞蛤蟆避端午”一说。说是端午这天,“五毒”之一的癞蛤蟆(蟾蜍)躲避而不鸣以逃生。人们在方家窟沱(红泥沟口大水坑)、新华巷窟沱中捕捉癞蛤蟆,将墨锭插入其腹,阴干后,涂抹可治痈疽、疔疮。

总之,端阳节是古代农耕社会,为适应气候变化,抗御病虫害侵袭而形成的一种节俗。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先民对大自然认识有限,于是多了些神秘色彩。

邓明 文/图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

奔流新闻:庆阳香包,跨越千年的陇东风韵

小朋友在街头挑选喜欢的香包 俄少飞 摄

小朋友在街头挑选喜欢的香包 俄少飞 摄

所谓“端午近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为西晋的《风土记》,书中这样描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但五月在古时有“恶月”之称,因为此时天气正值潮热,蚊虫飞动,五毒尽出。为避五月之害,古人便随身佩戴香包以祛恶辟邪,求吉祈福。

“牛气十足”的牛造型香包 秦彦慧 摄

“牛气十足”的牛造型香包 秦彦慧 摄

香包又称容臭、香囊,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是传承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其以绸布为容,纳丁香、雄黄、藿香、艾叶等诸类化浊解表的中药材于其中,外以彩色丝线绣成各种图案纹饰,造型丰富,种类繁多,氤氲之气更是芳香宜人。

端午节,市民选购香包。赵彩霞 摄

端午节,市民选购香包。赵彩霞 摄

对香气的喜爱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香气与人的身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用作养生养性的方法,从而在春秋时代便初步形成了“香气养性”的观念。百姓以香草香囊为美饰,君子士大夫更用香物陶冶、修明情志与身心,借外在的佩服,修为内在的志意,“佩服愈盛而明,志意愈修而洁”。

“千岁荷包” 路世玲 摄

“千岁荷包” 路世玲 摄

古先贤有言:“性命相合性为本”,香气可养性,亦可养生,“香气养性”使德行健全,“香气养生”使身体无恙,两者皆备,谓之修身。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方法,说的便是用兰的芳香之气,祛除人体陈久的湿热之气,从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可见药香亦是治病取效的关键。香味入脾,调和五脏,脾为后天之本,香味能醒脾,能开胃。且香味中药其性多温,有的能化湿,有的能逐秽。比如:佩兰香能去秽,砂仁香可醒脾。

庆阳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吉彩琴和她的女儿市级传承人张倩在共同为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创作剪纸服饰作品 俄少飞 摄

庆阳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吉彩琴和她的女儿市级传承人张倩在共同为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创作剪纸服饰作品 俄少飞 摄

人们以香为用,由来已久,若追本溯源,中国人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佩戴香包已不得而知,但屈原在《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吟唱,大概可以看作是香包的雏形,而《礼记·内则》里“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的表述,应该是目前有关香包最早的文字记载,那时它还被称为“容臭”。

憨态可掬的兔子造型香包 秦彦慧 摄

憨态可掬的兔子造型香包 秦彦慧 摄

那时候,未成年男女在拜见长辈时,出于尊敬,佩戴香包使自身之秽气不至于冒犯长辈,隐约可见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礼”依托于香包,被具象化表达。透过香气与礼节,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形塑和教育,立身行事,人格修养,皆在其中。

庆阳香包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星萍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宗水红在绣制虎头包 俄少飞 摄

庆阳香包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星萍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宗水红在绣制虎头包 俄少飞 摄

大约从此时起,香包在中国历史上便从未断绝过。在汉时,《孔雀东南飞》即明言“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包作为装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唐时,杨贵妃玉殒马嵬坡后,仅剩下一枚随身佩戴的香囊残存于黄土之中。宋时,离别时分,心神恍惚之际,秦观无奈解开系带,留下香囊,慰藉不舍之情。明时,翰林学士宋濂青年求学时,同舍生皆左佩刀,右备容臭。而在展现清代人生活的红楼梦里,小小香包竟惹得才子佳人恼怒嗔怪。

老虎样小挂件 路世玲 摄

老虎样小挂件 路世玲 摄

有关香包的记载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这大抵与中国长期以来所实行以农为本的国策有重要关系,传统男耕女织的生产结构,当生产力充足时,出于生活趣味的需要,便顺理成章催生出了香包这种手工艺品。而庆阳作为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农桑并举,耕织结合,与之相伴而生的香包,也是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市民在端午节当天选购香包 俄少飞 摄

市民在端午节当天选购香包 俄少飞 摄

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以清新持久的中草药纳入布袋之中,做成玲珑可爱的形状,可佩戴在胸前、腰际等处,取苍术、雄黄、藿香等中草药辟秽解表的功效,以防治上火、流感、鼻炎等疾病。中草药的成分还对细菌具有抑制和灭杀作用,芳香物质通过呼吸和接触,达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中医上称之为“衣冠疗法”。

赵星萍和宗水红创作的虎头包 俄少飞 摄

赵星萍和宗水红创作的虎头包 俄少飞 摄

不仅如此,庆阳香包引针作笔,以线入画,在指尖翻跃之间,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历史人文等题材活灵活现,构思巧妙而淳朴,造型丰富兼灵动,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头戴、肩卧、胸挂、肩负、脚蹬五大样式。承载着庆阳人民的美好记忆,表达着人们的图腾崇拜、趋吉避邪、爱情幸福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是庆阳的一张独特的地域文化名片。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赵相龙

兰州日报:河西走廊端午“标配”油饼子卷糕

吃“油饼卷糕”在河西走廊人眼里,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标配”美食。那些吃过油饼卷糕的游子,总会在舌尘上留存对故乡特有的记忆。

端午弥漫着人间浓浓的烟火气息。家乡无粽叶,聪明的家庭主妇们,便用油饼代替粽叶。谁心里都清楚油饼是“外衣”,是“配角”,却能让米糕添色增味,甜美可口的米糕唯有配上光鲜亮丽的油饼“外衣”,彼此相映相衬,恰似天作之合,方能激活味蕾。

端午节油饼子的做法很讲究,与平时稍有不同。和面时不用酵母,用开水烫面,才能激活面粉中麦芽糖的潜力。把面粉烫成块状,搅拌均匀,再反复揉成不硬不软光滑的面团,搓成粗条状,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擀成薄薄的面饼后,用清油炸。清油最好用当地的胡麻油,味道更香,炸的时间不可过长,这样炸出来的油饼格外黄亮鲜美、柔软香甜。

妻子在白面中掺了些麦芽面。炸出的油饼色黄味浓,撩拨着我的味蕾,禁不住先尝为快!油饼吃在嘴里软软的,油而不腻,带着甜味儿,唇齿留香,甭提了,简直是人间美味!

每年端午节前,妻子思谋着如何做油饼卷糕,先要细细打量盛杂拌儿的瓶瓶罐罐,是否够用。买糯米、白米要选上好的,红枣用当地个小肉厚味甜的临泽小枣,新疆无籽葡萄干,袋装红糖,还有野生蕨麻。提前把糯米、大米、蕨麻、葡萄干洗净,红枣泡好去核。电饭煲中放入糯米、大米、红枣、葡萄干等杂拌儿混在一起,浇上红糖水,红糖多少要看个人口味的轻重,喜甜便多放点。蒸糕时,要把米糕甜蜜的韵味发挥到极致,蒸好后的糕黏稠适度,软软的、糯糯的。然后把香甜可口的“糕”用色泽金黄、口感柔软的油饼一卷,色味鲜美的油饼卷糕就做成了。

看着色香味俱佳的卷糕,禁不住想起年少时的生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吃一顿油饼卷糕就似盼过年一样。大米本来就是稀罕物,糯米就更难求了。好在邻近的煤矿职工供应大米,父母就用粮票或家里种的洋芋换几斤大米,舍不得吃,一直存着。那时人们肚子里缺油水,碗里少见荤腥,清油也要省着用。平日做饭炒菜多用猪油、牛油、羊油。偶尔炸一次油饼,还要在清油里掺上牛油、羊油、猪油,有时连旱獭油也炸油饼。能在糕里放些红枣、红糖算是不错了!现在,想吃油饼子卷糕,在小食店随时可买到,米糕的馅料也越来越顺应食客个性的口味。

一个节气、一段历史,一份美味、一番记忆……

一方水土孕一方习俗。南方人用粽叶做皮,一糯隐于一苇,至简至朴,带着淡淡粽叶的清香。粽子品种有咸有甜、有素有荤,馅料食材的花样也比我们这里的多,形状小巧精致,令人怜惜,但粽叶却不能食。河西人用油饼做皮,米面搭配,不藏不掖,豪迈地把自己的内心都袒露在外。连饼带糕吃,虽粗放,岂不更为直白豪爽。这不像极了西北人豪迈坦诚的性格吗?

端午悠悠情。河西人在家门口吊一小捆艾草或折几枝柳插在院门的门楣上。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用燃着的干艾叶在各屋里薰薰,驱蚊蝇、避邪祟,似贴了一道灵符,心便安详了。小孩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赤、青、白、黑、黄五彩丝线搓成的丝绳,俗称“花绳子”,身上缀香囊,以图平安吉祥。

端午节穿越两千年的时光。无论祭曹娥,或念伍子胥,最终与春秋时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联系在一起。“哀民生之多艰”,他整一整博带峨冠,挥一挥临风长袖,含恨抱石投汨罗江,背影化作一道耀眼的虹,让端午成了民族集体记忆,有了厚重的中国精神。南方水乡泽国,龙舟竞发,搏浪前行。西北缺水,人们举家在绿荫丛中,“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吃着油饼卷糕,乘荫纳凉,赏着美景,岂不快哉!

节日,是为了记住和传递精神,而食物会加深这份记忆的传承。

王延军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张掖高台:大湖湾上鼓声响 龙舟健儿备战忙

自动播放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端午节临近,在高台县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各参赛队的队员们加紧训练,积极备战。龙舟手们手持划桨,随鼓点节奏奋力挥动,动作整齐,劈波斩浪。据了解,今年龙舟赛计划于6月10日—12日在高台县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举行,共有各单位的21个代表队参赛,采用22人国标龙舟,赛程1000米。目前,龙舟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展开。

张掖台报道

张掖融媒 张亚美 王亚梅 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