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土坯房搬进新居 平凉崆峒群众过上“牛”日子

告别土坯房搬进新居 平凉崆峒群众过上“牛”日子

原标题: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崆峒区谱写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后续发展新篇章

走进崆峒区寨河乡上滩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宽阔平坦的硬化道路穿村而过,延伸向远方。一幢幢白墙灰瓦红门的新农宅整齐排列,错落有序……

白墙灰瓦的新农宅整齐排列,错落有序.jpg

58岁的秦文清,一家4口人,在上滩村临沟而建的土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怎么也没想到年近花甲竟然住上了洋房小院。

“这个新院子有260多平米,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秦文清对自己的新居满意的不得了,各式家具和家电一应俱全,色彩鲜艳的装饰透着温馨。

为了让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这件好事精准落户,崆峒区各级党员干部上门入户,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详细解读搬迁政策,摸清搬迁群众信息并登记造册,切实打消群众后顾之忧。寨河乡也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举全乡之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去年9月,包括秦文清在内的25户搬迁群众挥手告别土坯房,搬进了新居,开启了新生活。

崆峒区寨河乡上滩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jpg

“过去的房子,又小又破,经常要补修。现在搬到这个地方,房子又宽敞,厨房也大,而且现在水、电都畅通,卫生间、洗澡间都有,又干净又卫生。出门就是硬化路,方便的很。”秦文清说。

宽阔平坦的硬化道路穿村而过.jpg

“搬迁新居不会一劳永逸,发展产业才是长远之计,得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寨河乡党委书记王鸿说,“要确保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要扎实做好搬迁入住‘后半篇文章’,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必须为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注入发展活力。”

不光秦文清一家搬进了新房,他养的牛也住进了“新房”。依托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寨河乡充分听取民意,通过统筹规划、反复调研、整合资源,本着效益优先、环境友好、村民增收的原则,在搬迁点配套建设占地14.27亩的集中养殖小区,修建暖棚16栋和1座187平方米的干草棚,鼓励扶持搬迁群众发展肉牛养殖,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以前养牛条件差,牛棚也很简陋,只养了四五头。现在这牛棚不光新,里面设施也很全,连牛都能喝上自来水,养了20头牛,一年挣个五六万元不成问题。”秦文清说,不光养牛,现在大家都走上了绿色种养循环之路,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我还种了30亩玉米,现在路也通了,能直接把玉米从地里拉到牛棚,青贮玉米用来喂牛,成本低牛还长得壮,牛粪又能给玉米施肥,好得很。”尝到“甜头”的秦文清对养牛的信心更足了。

搬迁点的标准化建设新牛棚施舍齐全.jpg

秦文清喂的牛膘肥体壮.jpg

目前,上滩村牛存栏量达到200余头,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5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的“双赢”,而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与和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高度衔接,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和增收问题,让他们稳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记者:胥蕾 朱越 张译心

(新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