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用满头银发,换来莫高窟“容颜永驻”

樊锦诗用满头银发,换来莫高窟“容颜永驻”

世人都希望莫高窟“容颜永驻”,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改变,对历经千年的洞窟而言都是不小的打击。如何让珍贵而脆弱的艺术“活”得更久,这成为樊锦诗日夜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么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在我的手里,如果有什么闪失,我就是罪人。”成为院长后,樊锦诗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常常想起这个还没做,那个还没做,就会冒出一身冷汗。”

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计算机,“那时我就感觉,莫高窟有救了”。那时已经65岁的她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莫高窟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 图源: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 图源:敦煌研究院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数字影像拍摄、色彩矫正、数字图片拼图和储存等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

截至2022年底,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89个洞窟的数字化摄影采集,178个洞窟的图像处理,45身彩塑、140个洞窟、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以及5万余张档案底片的数字化。

今天,在敦煌研究院里有一座名为“青春”的雕塑,一位短发少女拿着草帽,身体微微前倾,意气风发,原型就是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樊锦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