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感受新质生产力 甘肃想低调实力不允许

沉浸式感受新质生产力 甘肃想低调实力不允许

原标题:【短视频】(“甘”出新答卷)新质生产力:产业育“新” 向“新”而行

自动播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已经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并发挥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今天的《“甘“出新答卷》,带您沉浸式感受“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实力,立足甘肃实际,探索“新质生产力”向“新”而行的路径。

你好晓娟,通过你的观察,2024全国两会期间,出现了哪些高频词汇?又有哪些词引发热议?

经过分析和计算,我总结出了这幅词云,其中,新质生产力是媒体讨论度最高的词汇。

好的晓娟,请你带我们沉浸式感受一下“新质生产力”吧!

好的,我们先从“大国重器”说起。频频“上新”的大国重器蕴藏着满满的新质生产力,也凝结着熠熠发光的甘肃智慧:航天五一〇所研制的国旗展开装置,让五星红旗在火星表面闪耀,还是五一〇所研制的照明设备,助力问天实验舱探秘苍穹。对了,人才也是生产力,甘肃籍航天员唐胜杰正在太空出差,不久前刚按计划完成舱外巡检作业任务。新质生产力,赋予我们“上天入海”的硬核实力。

仰望了星空,我们再来脚踏实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得因地制宜,来,我们从“甘肃造”这辆车说起。先来看车轮,传统产业通过“三化改造”重塑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形成新支柱,双轮驱动,让生产提质增速。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工厂陆续建成;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正摩拳擦掌准备拼搏出一番新天地。

要想行稳致远,还得看“科技创新”这个强大引擎。2023年甘肃科技进步贡献率首次达到60%,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依托创新驱动,推动构建起立足甘肃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去向何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以“AI+”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就是这辆车的“智慧大脑”。AI+帮助决策,智慧大脑实现一键“导航”。

我们再来整体看看这辆车,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关键支撑是产业升级,目的地是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对准国家蓝图,找准甘肃目标。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向上而行、向“新”出发!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马梅 李亚军 刘珊 王海鹏 丁建雄 武子涵 蔡晖 张雅洁 黄庆庆 丁晓娟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光明日报:致力突破 增强发展新动能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

【两会专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对此,严纯华代表表示:“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浪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严纯华代表介绍,兰州大学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深化推进有组织的科研,集聚力量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一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改革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教师产出原创性、前沿性和引领性创新成果。“近年来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严纯华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发力点,我们必须更好地担负起推动科技创新的重任,在人才支撑、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见行动、有作为、作贡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严纯华代表说,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兰州大学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催化剂”,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整体上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拓展与西部六省区战略合作,加强与专精特新企业联合攻关,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扎实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引进人才与研究领域的匹配度,建立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依据、以实绩为标准、以公平为原则的人才评价体系。

(本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