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名单来了 甘肃上榜的是她

"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名单来了 甘肃上榜的是她

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3月2日下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等全国政协领导同志为获奖委员颁奖。

荣获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33名委员都有谁?海报图集来了!

设计:赵庆庆

(人民政协报官方公众号)

相关新闻

人民政协报:把委员履职融入日常生活中

——访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贺颖春

本报记者 陈建萍

获奖感言

■ 贺颖春委员:

2024年1月,接到全国政协民宗委推荐我为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通知,深感意外、惊喜和自豪:作为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何其有幸荣列优秀啊!

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前后十一年的履职中,有许多经历令人难忘,这些经历沉淀于心,成为我难忘的人生记忆。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王沪宁主席激励委员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这句话激励我,要进一步聚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时代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途径,将履职使命紧紧融入政协委员工作职责中,交出一份委员履职的合格答卷。

当我站在全国政协委员这个平台上时,我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各类走访调研中,我深刻感知到,民族团结、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悠久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目睹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年轻化的社区工作力量发挥党建引领效应,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彰显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亲历学校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工作实践扎实有效,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发挥积极作用;地方政府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产业,传承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红色基因,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珍视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我由衷感叹我们身处伟大时代,新时代给予各民族人民公平发展的机遇。努力付出终有回报!庆幸生于伟大祖国,富强民主的国家给予老百姓和平和幸福!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县一中副校长贺颖春身上的标签很多:来自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人口不足15000人,是我国28个3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长达三十多年扎根西部基层教育,现在还每周上课,奋斗在教书育人一线;其所在的肃南县拥有2600万亩的祁连山大草原,生于祁连山下、长在大草原上,保护生态成为刻进骨子里的选择。当记者就荣获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一事采访时,贺颖春连呼:“真没有想到,全国政协有那么多优秀的委员,原本觉得自己离优秀履职奖很远。”

觉得自己离优秀很远的贺颖春,之所以能够在履职路上全速奔跑进步神速,主要有如下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专注。早在2013年第一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贺颖春就锁定了三个问题:基层教育、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从此所有的学习、思考、调研都围绕其中。“肃南县面积2.4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跨度650公里,全县人口只有3.9万人,典型的地广人稀,如皇城镇的孩子们来县城上学,需要跨越300多公里。要在这样的地方办好教育,非下苦功不可。”贺颖春告诉记者,她提交的第一件提案就是《加大资金扶持,优化布局结构,努力推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在各方努力下,肃南县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15%以上。目前,裕固族每千人中就有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每百人中就有一名硕士学位获得者,也被称为“学霸”民族。肃南教育的今非昔比让贺颖春最感欣慰,“肃南一中借助成都七中网络直播和上海沪江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堂,来自牧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理念,今年还计划向全县推广。”

第二是坚持。贺颖春告诉记者,连续11年,她每年的提案总有一件离不开祁连山:从呼吁加强对祁连山森林、草原、冰川等资源的保护,到建议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规划,再到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今年还要提交相关提案。

一方面是生态保护,另一方面是牧民生活。贺颖春还记得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时,最初方案是将原住居民全部搬出,这将涉及转岗就业、林草管护、草畜平衡等诸多问题。发现问题后,贺颖春多次调研,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为原住居民融入国家公园建设奔走呼吁。正是专注和坚持,贺颖春的提案结出累累硕果:关于建立祁连山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和牧区移民安置的建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答复;关于将肃南县列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等建议得到相关部委的答复和有效落实。

第三是践行。假期本是休息放松的时段,对于贺颖春而言,却是学习充电和实地调研的良机。去年,为了准备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她联系了7个省区若干所大学、中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自然融入教学一线实际”为题进行自主调研。“我们学校就有近20个民族的学生,作为分管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我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然融入学校教学一线,通过校本课程开发、非遗文化进课堂、社团活动等方式,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灵深处。”

贺颖春全身心投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因为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裕固族曾在‘当不完奴隶,看不见青天’的艰难岁月中苦苦挣扎过,短短几十年,裕固族牧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3.9岁增加到74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这些活生生的教材,讲好民族故事,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听着贺颖春平实的叙述,看着她发过来的一篇篇调研笔记,一张张记录政协履职经历和荣誉的证书,我知道,为民履职已经融入她的日常生活和生命成长中。如她所说,遇到小商小贩和出租车司机,都会想着做个调研,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来是农牧民,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面临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而最让她难忘的是,在调研现代畜牧业转型建设时,有人说:“这个好政策就是贺委员帮助我们反映的。”作为政协委员,贺颖春倍感自豪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