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日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
《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 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宜秀萍)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2023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引导全省上下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系统观念,明确目标、聚焦重点、紧盯问题,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本报今日推出《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 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特别报道,全面深入反映全省上下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坚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转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敬请关注。
(甘肃日报)
相关新闻:用实干开创美好未来
本报评论员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有力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年来,全省上下以满腔的热情、充足的劲头、良好的状态,积极投入“三抓三促”行动,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陇原大地荡漾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增长6.4%,增速居全国第6位。主要指标进位争先、潜力优势加速释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瓶颈制约加快破解、民生福祉加力提质、抗震救灾打赢首战……实践证明,“三抓三促”行动是基于甘肃发展现实基础解决甘肃“发展之问”的创新之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注入了新动力。
在学习上下功夫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
对于我省来讲,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使命任务就是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新征程上,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提升本领,才能坚定信念、笃定行动,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中破局突围、追赶进位。
抓学习促提升,抓学习是手段是基础,促提升是目的是落脚点。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主题教育,坚持把深入学习作为前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快观念更新、填补本领赤字,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通过开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专题学习,扎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业务知识,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通过开展“甘肃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专题研讨,紧密结合省情市情县情和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探讨中凝聚共识,进一步明晰了发展路径。通过开展“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专题调研,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找症结谋实招,获取“接地气”“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一大批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并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思路举措和政策措施。通过开展“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专题练兵,实施上挂下派、横向交流挂职计划,帮助干部经受磨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提高担当作为、干事成事本领。
“学之愈深则信必愈真,知之愈明则行必愈坚”。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全省干部队伍政治素养不断提升、专业训练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深入、实践锻炼不断拓展,“八项本领”“七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极大提振了发展信心,激发了发展豪情,增强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拼劲干劲。
在执行上铆足劲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
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核心要旨和关键落点就在于强化执行力。执行是行动过程,落实是行动结果,二者辩证统一、互为支撑。抓执行促落实折射的是精气神、考验的是水平和能力、依靠的是主观能动性。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上下紧扣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任务管理、牵头组织、攻坚突破、检视整改、督办督导等重点环节,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全周期管理,实施闭环式运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聚焦精准施策,攻坚克难成果丰硕。各地各部门把“三抓三促”行动作为破解疑难杂症的“金钥匙”,着眼解决制约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遗留问题、核心障碍和关键因素,从最难的问题入手,啃最硬的“骨头”。圆满完成省列74个重大项目遗留问题化解任务,市县同步推动化解各类遗留问题462个,重点督办的13件大事要事难事取得明显成效,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践行为民宗旨,纾困解难成效明显。各地各部门坚持为民导向,把社会监督意见办理作为解决问题、化解民忧的重要平台,作为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和企业的“难心事”4219件,清欠企业和群众账款6.35亿元,把民生实事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满意工程”。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今天,真抓实干在全省上下蔚然成风,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担当有为,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奋进画卷。
在效能上见真章
效能是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效率、效益、效果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抓效能促发展,抓效能是手段是方法,促发展是目的是归属。
惟奋斗者进,惟务实者强。针对效率不高、效益不好、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大局、聚焦重点,坚持把“三抓三促”行动与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结合起来,坚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把服务水平调整到最优,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努力创造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全省上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市场竞争良性发展、行政执法公正规范、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营商环境“大优化”,发展活力更加充沛;牢固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签约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招商引资“大突破”,发展引擎更加强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落实保障措施,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加速建设,项目落地“大提速”,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坚持治顽疾改作风,优服务强作风,重实战验作风,干部作风“大转变”,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坚持重实绩、重实干导向,以旗帜鲜明的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担当作为“大激励”,发展干劲更加充足。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三抓三促”行动引领推动下,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得到切实改进,实现了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干事环境、推动发展等“六个明显转变”,谋划发展的视野更加开阔,执行落实的力度更加强劲,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饱满,奋进赶超的姿态更加昂扬,为民服务的情怀更加真挚,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是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发展所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砥砺奋进的甘肃,正处于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和自身优势加速释放的历史交汇期。奋力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不断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必须以争先志气、赶超意识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以实干担当、敢作善为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争取蹚出一条具有甘肃特点的发展之路,努力在跟跑追赶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奋勇争先、不断进位。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坚持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常态长效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壮丽征程上向高而攀、向远而行,不断开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力推进树立“风向标”
平凉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平凉市委组织部供图)
为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广泛组织开展“团结夜话”活动,常态化了解群众诉求、解决问题。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周雪晴
崇信县在锦屏镇铜城中心卫生院开展以“三抓三促惠民生”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红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三抓三促”行动为推进作风建设开拓了新路子,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带来了新转变,为甘肃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通过扎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业务知识,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更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竞争需要、履行岗位职责需要;
各级各部门创新运用台账清单、牵头挂帅、攻坚突破、检视整改和督办督导等举措,全省上下抓落实的自觉性执行力显著增强,令出行随善作善成,真抓实干蔚然成风,攻坚克难成果丰硕;
各级各部门坚持立说立行、精益求精,效率效能显著提高,追赶进位势头强劲,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高位部署 推进行动实施
2023年2月13日,全省“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兰州召开。会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精心谋划部署,搭建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发力加压,推动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省委高度重视,成立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相关省委常委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纪委监委机关,省纪委监委精心研究制定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完善运行机制,高效有序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普遍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和推进计划,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强力推进行动实施。
为强化统筹调度,纵深推进行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座谈必问、调研必看、暗访必查,指导行动开展。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日周月季年”调度机制,先后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6次,分析形势,研究问题,谋划措施。
与此同时,制定《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十项措施》,综合运用约谈提醒、重点督办、督查督导等举措,不断推动行动往深里走、往实里做;7个督查组常态化不间断开展随机督查,先后开展两轮集中督查,督改问题475个;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条线指导作用,抓机关、带系统,加强统筹指导;各级各部门紧盯重点任务,统筹调度推进,力促“三抓三促”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为压紧压实责任,我省坚持从“关键少数”抓起,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走在前、干在先,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2023年9月,针对个别地方和单位组织实施不力、行动前紧后松,重点任务进展缓慢、成效不佳和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对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州县负责同志、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进行工作约谈。11月中旬,针对87个尚未落实到位的重点推动事项,办公室向12个市州、兰州新区和5个省直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一对一”发送“重要工作提示”。各级办公室采取向同级政府分管领导抄告、约谈提醒“关键少数”、“点对点”提示督办等方式,持续传导责任压力。
全省上下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受理社会监督意见,推动解决群众不高兴、企业不满意、基层有反映的突出问题。
全省开通公布监督电话106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转办、督办、重点督办、提级直办、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五种方式分类处置;对涉企突出问题和民生急难问题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督办和重点督办,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问题提级办理、直查直办;通过线上沟通、线下对接、实地督查、抽查回访和审核报告等方式,严把办理质量关口。企业和群众纷纷来电来信、送锦旗表达谢意。
深学细悟 锤炼履职本领
“监察机关如何认定、收集并固定证据?”“如何理解和把握自动投案和真诚悔罪悔过?”2023年6月26日晚,省纪委监委“人人上讲台”活动举办第十四讲,省纪委监委法规室主任吴国礼为80余名党员干部解疑释惑。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第一监督检查室、第六监督检查室、第十审查调查室、第十一审查调查室等5个党支部及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学联建“人人上讲台”活动,督促党员干部互学互动互鉴,提升履职能力。
深入改进作风,要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
我省各级各部门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调研和专题练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更加自觉,眼界视野更加开阔,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履职本领明显提升。
省委宣传部创新推出“菜单式”宣讲服务,组建由54名学者教授组成的宣讲专家库,开展巡回宣讲;庆阳市突出“书香机关”建设,建立定期读书、动态评估、反向激励考评等机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当“有情怀、爱读书、勤思考、能实干”的庆阳发展“排头兵”……
我省坚持以专题学习引领政治素养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组织专题培训班270期、培训3.08万人;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对1785名省管领导干部、2.64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31.4万名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围绕创新驱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重大课题,分专题举办培训班2076期,培训21.36万人次。
为促进学用结合,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省情认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等专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1160场次。同时,立足各自职能职责,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并结合实际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思路举措和政策措施。
我省还实施上挂下派、横向交流挂职计划,选派48名干部到中央部委、中央企业、东部省市挂职;从省直部门选派86名干部、从市县选派70名干部双向挂职;围绕实施强省会行动,从省直部门选派110名干部、从兰州选派50名处级干部定向挂职,帮助干部经受磨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真抓实干 集中攻坚破难
强调实干、反对空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只有铆足干劲把该办的事办好,增强冲劲把能做的事做实,保持闯劲把定下的事干成,才能不断把甘肃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围绕中心大局,我省各地各部门聚焦“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四强”行动重点工作部署,聚焦全省性工作难题和区域性行业性障碍,领导牵头、部门包抓、上下协同,集中力量资源攻坚克难。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把74个全省重大项目遗留问题化解、287个省列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省委主要领导指出营商环境方面7个问题、395个祁连山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整改等,纳入行动重点督办,取得重大进展。目前,省列74个重大项目遗留问题化解任务圆满完成,市县同步推动化解各类遗留问题462个。
2023年4月26日,省“三抓三促”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办了“兰州市安宁区环卫局实施的青石沟垃圾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欠付八冶集团工程款4000多万元”问题后,兰州市“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安宁区立即组织调查。经核实,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八冶集团垫资承建了安宁区青石沟垃圾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安宁区环卫局累计支付工程款4220.77万元,尚欠4216万元。
安宁区“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区环卫局与八冶集团主动对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资金,区委区政府在支付政府第一、二批一般债券时,将该笔欠款列入保障范围。9月28日、10月23日,安宁区环卫局分两次付清了全部欠款4216万元,解决了企业的“难心事”。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党员干部作风的“晴雨表”。我省各级各部门把社会监督意见办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和企业的“难心事”4929件,清欠企业和群众账款8.044亿元。同时,着眼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障碍和关键因素,推动解决要事难事1650余件;着眼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解决住房、饮水、就医、上学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1233件。
针对兰州市城关区西关什字、雁滩公园长期围挡施工问题,督促兰州市加快两地涉及的轨道交通1号线人防工程项目、“读者印象”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度,临夏路南北地下通道启用通行,西关什字围挡施工13年的问题彻底解决,雁滩公园于2023年4月29日全面开放。
针对华能甘谷发电有限公司存在地方资源闲置浪费和复产面临新的亏损问题,省发展改革委协调对该公司获取的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不再配建储能设施,安排33万千瓦新能源建设指标助力2号机组复工复产,2号机组已于2023年10月底并网投运。
针对灵台县涧河水源受旱情影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21个村3565户群众饮水难问题,平凉市组建专班蹲点督办,督促灵台县迅速调拨应急水源,及时新铺供水管道,全力抢修破损管道、水井,仅用5天时间就解决了3565户群众用水难问题。
据统计,“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排查督办解决各类突出问题5527个,推动抓落实的执行力显著增强。
效能为王 力促赶超进位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积极壮大优势产业、释放消费潜力,又要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更需牢固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形成全省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埋头苦干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我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30项针对性举措,推动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大力推行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通过“银税互动”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698.36亿元,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85.2亿元;持续简化政务服务、企业开办、建筑许可、纳税缴费、财产登记等流程,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9.84%,企业开办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时限从12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不动产转移登记从3个环节压减至1个,为企业在甘肃落地发展提供便利。
牢固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先后组织港澳政协委员、香港澳门甘肃联谊会理事、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200余人深入我省50多个县区开展考察调研活动,签约合作项目18个,签订合作协议28项、签约总额243亿元;临夏州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机制,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组织项目前期辅导,帮办代办审批事项,提供“全程式、跟踪式、管家式、点对点”服务,累计为268家企业(项目)帮办代办各类手续713件。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加速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红黄蓝”调度预警机制,向相关市州、责任单位及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发送提示卡26张,高效解决重大问题72个;嘉峪关市189个市级重点项目、10个省列重大项目、44个省级重点投资项目开复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46%,工业园区成为我省唯一入选“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园区,在全省重点工作综合评价中两获贡献奖、一获进步奖。
“三抓三促”行动焕发出的好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运行整体向好,追赶进位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452个,到位资金5961.27亿元,同比增长41.78%;签约金额10177.11亿元,同比增长44.09%。截至2023年12月底,287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9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179亿元,投资完成率107.1%。
在加快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落地“大提速”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坚持重实绩、重实干导向,采取多种举措积极营造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意见》,建立常态化发现识别优秀干部工作机制;
省委将“三抓三促”行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评优选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挖掘各地各部门大抓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生态环保等重点任务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编发正面通报简报49期,选树宣传正面典型1062个,指导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作风,抓则好转,松易反弹,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全省上下将继续坚持以上率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服务发展,坚持系统观念,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三抓三促”行动激发出来的好作风新气象持续为甘肃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追赶进位跑出“加速度”
2023年10月1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在位于民乐工业园区的张掖仓宇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工人们进行包装盒糊盒、装配、成型等工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邓永德
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不锈钢分公司冷轧生产车间生产秩序井然。酒钢集团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志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刘健 薛砚 徐俊勇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增长6.4%,高于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6位;
省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92.13亿元、增长11.6%,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6%,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61.3%、居全国第2位,绿电外送至22个省份,风光大省加快迈向风光强省;
……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明确目标、聚焦重点、紧盯问题,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不断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全省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奋力开创全省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在甘肃举办的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进口贸易签约仪式上,兰州新区与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兰州东金绿能发电有限公司签下总投资14亿元的集中式光储一体化项目。
这是东方希望集团在兰州新区投资建设40万吨/年高纯度金属硅项目、25亿元金属硅产业链配套项目后,再次布局兰州新区的新项目。
总部位于上海的东方希望集团缘何与兰州新区频频展开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这来源于兰州新区高质高效的服务。”东方希望集团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世功说,兰州新区与东方希望集团初次达成合作的当天,东方希望集团就完成了兰州新区公司的注册工作,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快”。项目启动后,兰州新区主要负责人几乎每月都到现场调研进度,每月至少给我们打三四次电话了解情况,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诚”。由于项目建设速度快,工人住宿问题凸显出来。得知困难后,兰州新区有关部门立即在秦川园区提供了300间公租房,1000名工人的住宿问题解决了。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兰州新区对企业的“亲”。
这是兰州新区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铆足干劲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年,兰州新区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00多批次,邀请300多家企业实地考察,签约落地项目251个、总投资47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90%,省外项目到位资金300亿元、增长27%。
“我们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激发全体干部职工潜能和干劲儿,紧紧围绕推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以更大力度抓好招商洽谈、项目对接、政策落实、服务企业各项工作。”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有关负责人说。
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
去年以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加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实行日调度、周统计、月汇总、季通报的工作机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前预判、提早谋划,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
2023年,嘉峪关市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招商活动125场次,新引进项目60个。制定项目建设“大提速”方案,全年计划实施的189个项目全部开复工,10个省列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4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在陇南市康县,全县21个乡镇中种植香菇等食用菌的有17个,香菇等食用菌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康县梅雨季节时间长、湿度大,香菇等食用菌烘干、保存难度较大,卖不到好价钱。特别是香菇腿儿,在收、晒中一旦脱落,就卖不出去了。去年5月,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康县千帆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了香菇深加工生产线,香菇由原料变成了产品,企业生产的香菇酱卖到兰州、青岛等全国多地。香菇身价也大增,干香菇腿儿每斤卖到12元、干香菇每斤卖到32元。
在甘肃椒房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椒籽被榨出清香型高端木本食用油——花椒籽油。该企业还通过专利技术从花椒籽渣饼中提出花椒籽蛋白肽、黑色素提取物、膳食纤维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印染等领域。通过精深加工,将花椒籽“变废为宝,吃干榨净”。
康县聚焦“土特产”,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既延链补链,又建链升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量齐升、效速兼具,保持了“十四五”以来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
企业发力 勇挑大梁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是甘肃经济的主体。去年以来,我省工业企业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勇挑经济发展大梁,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居全国第4位,工业经济增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国家能源集团民勤县红沙岗20万千瓦光伏、民乐县三墩滩10万千瓦光伏、岷县10万千瓦集中式风电等4个项目并网发电;
中船风电酒泉风电偏航变桨齿轮箱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建设,高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设备订单已排产;
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甘肃常乐电厂4×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成功交付。从第一方混凝土浇筑、第一根钢架吊装到发电机定子就位、锅炉点火冲管、首次并网成功……中国能建建筑集团2000名管理团队和作业人员在两年零七个月里不舍昼夜,圆满完成工程建设;
……
在甘央企抢抓我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机遇,推进央地合作项目迈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12月底,2021年以来我省集中签约的276个央地合作项目已开工项目231个(已投产78个),开工率83.7%。在甘央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3%左右,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甘央企一马当先,省属企业加力推进。
金川集团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锚定目标、狠抓落实。策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8项,组建镍、铜、钴及电池材料、贵金属、化工、新能源七个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实行“一产业一专班”,从项目谋划、线索、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一抓到底。“金川机械”牌25吨、30吨矿运卡车和地下铲运机的订单排至2024年一季度。
白银集团将“三抓三促”行动与生产经营、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对于当年可竣工的项目,挂图作战年内完成。对于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高效有序逐步推进,确保全年投资增速达到10%以上。
兰石集团巩固夯实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兰石集团实现累计新增订货90亿元,同比增长18.97%;完成工业总产值66.48亿元,同比增长16.21%;累计出口订单达5亿元,同比增长56.40%。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实现倍数增长。
甘肃能化集团把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与推动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聚焦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广泛凝聚全体参建队伍合力,推进金昌煤化工项目提速发力。自2023年10月下旬以来,项目净化变换主体工程、脱硫脱碳主体工程、烟囱筒壁主体工程、复合肥造粒塔工程和复合肥主框架工程全部实现封顶。
去年初,省政府国资委印发“三抓三促”行动实施方案,引导督促省国资国企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抓学习促提升上,坚持能力为先,促进综合素质大提升;在抓执行促落实上,坚持执行为要,促进工作任务大落实;在抓效能促发展上,坚持效能为王,促进省属企业大发展。
2023年全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87万亿元、增长7.21%,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1.7万亿元、增长5.64%。省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92.13亿元、增长11.6%,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6%,金川集团、白银集团、甘肃国投集团、甘肃科技集团、甘肃药业集团、兰石集团等6户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省属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01.18亿元、增长4.18%。
保障有力 提质提速
经济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做好经济发展要素保障,赋能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为推进央地合作项目高质量建设,各市州政府和省属企业充分发挥项目专班作用,积极对接央企,合力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在项目审批、能评环评、行业指导、要素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中央企业认真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主动作为。2023年7月签约的72个项目已开工52个,2023年1—12月完成投资224.5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2.2%。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省交通运输厅领导班子聚焦当好甘肃现代化开路先锋、打造行业良好营商环境等7个调研课题及行业重点、难点问题,深入重点企业、项目现场“把脉问诊”,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成果转化运用清单,推进落实。在交通项目建设方面,嘉峪关酒泉机场、甘南夏河机场全面复航,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连接线建设项目交工并通过验收,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通车,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围绕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启用“随车亮证”功能。推进民生实事项目,100个新增货车停车位改造完成并投用,G30高台元山子出入口新建项目建成通车,全省高速(一级)公路已运营服务区累计建成运营充电桩206个、充电车位338个。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筹提质和提速,4条特高压直流横贯东西,19条省际750千伏线路与陕青宁新四省区相连。大力推进新能源接网工作,月均评审容量超过150万千瓦,月均并网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围绕办电流程、供电服务、用电成本,出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10项措施、电力营商环境再升级15项举措,保障东金硅业等162个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推动我省“获得电力”服务指数显著提升。
税费优惠政策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
省税务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确保政策红利有效直达市场主体。针对301项税费优惠政策,编制《税费优惠政策导图》。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87项减至1项,178项涉税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推广出口退税“非接触”办理,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同比提速20%。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我省经济跑出争先进位加速度。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3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141.8亿元,增长6.4%。
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崛起。
在成绩亮眼的新能源领域,陇电入鲁工程全面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完成可研、陇电入川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开工8个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并网308万千瓦/71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了风电、光伏、储能制造产业链。
随着“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开展,“标准地”和信用承诺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新设立经营主体比上年增长18.3%,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9%,高于全省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452个,到位资金增长41.8%。
不见进展不松劲,不出成果不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集聚势能、奋力奔跑,努力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奋勇争先、不断进位。
今年1月31日召开的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要求常态化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抓好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联动化调度,注重考核评价结果运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干劲,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全省上下锚定一季度目标任务,全力稳增长、力拼开门红,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跳起摸高,比学赶超,奋力跑出甘肃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不断书写新篇章。
聚焦重点激发新动能
2023年10月29日,通定高速全面建成通车,通渭县实现高铁、高速“双通”,对促进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文博
在山丹县种薯生产企业与培黎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的马铃薯组培中心培养室内,工作人员和学生将马铃薯组培苗运往智能玻璃温室定植。“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山丹县加大院企合作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咬定目标不放松,铆足干劲再加压,聚焦扩大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学习、抓执行、抓效能,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促提升、促落实、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伐坚实铿锵。
多措并举 招大引强
走进华亭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产业园的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厂房内安装机械、调试设备,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2年,平凉市将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作为首位产业重点推进。作为我国重点产煤基地骨干矿区,华亭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投资5.2亿元实施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项目。到春节前,已引进企业3户,入驻厂房9栋。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华亭市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等重点区域,紧盯“中字头”“国字号”“500强”等重点企业,聚焦当地优势、建设目标等,招引一批与产业结构匹配、可集聚链条的龙头企业。采取驻点招商、节会招商、乡情招商、金融招商、线上招商等方式,主动“走出去”拜访客商,在重点区域布设招商引资服务基地,充分利用在外华亭籍成功人士“人脉”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创新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云服务”等线上招商及项目服务活动,一批事关大局、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2023年2月召开的甘肃省招商引资大会,吹响了全省招商引资“冲锋号”。省里制定下发《甘肃省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调整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省市县三级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累计会见760家优强企业,17名省级干部分区域联系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招商工作,先后带队赴福建、浙江、港澳等地专题招商26场次,签约合同项目252个、金额1273.46亿元。
全省各地把“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有效抓手,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各市州、兰州新区,各链长执行部门和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谋招商、跑企业、找项目。2023年,累计“走出去”考察推介3230次,“请进来”招商对接近4100次,形成了大引资、引大资,大招商、招大商的火热局面,全省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452个,到位资金5961.27亿元,同比增长41.78%;签约金额10177.11亿元,同比增长44.09%,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酒泉市修订出台一系列措施,搭建起了“四梁八柱”的招商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工作前三名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对招商部门单列招商经费,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上浮年终考核评优比例,有效激发了全市上下抓招商的积极性,招商引资综合考评连续五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平凉市紧盯“三类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提早行动,带队赴多地考察招商,加快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列出投资机会、目标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定制化政策支持“四张清单”,推行“红黄蓝”预警“五项机制”,随机抽查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到位情况,高质高效落实各项任务。
庆阳市将全年招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区、市管工业园区(集中区)和部门,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研究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引导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招商引资,围绕打造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四条千亿级产业链,各级各部门着力推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金昌对全市总投资大于5000万元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根据项目进度实行“绿、蓝、橙、红”4种色卡分类管理、动态调整,高效推进优质项目落地。
兰州、陇南、甘南、兰州新区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驻外定点招商,依托市政府驻外机构或设立重点地区招商机构,采取“先研究、后筛选、再对接”的方法,摸排招商线索,主动上门对接,切实提高招商成功率和精准度。
全力推进 聚势赋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
在“三抓三促”行动中,庆阳市西峰区创新模式,将种植业产生的秸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和菌业的袋料,将养殖业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和菌业的袋料,将菌业产生的废料经过分解处理后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肥料和饲料,形成种、养、菌“三元双向”闭环循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为高质量打造好菌业这关键一环,西峰区招引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示范项目。目前,已新建育种、培养、试验种植大棚50座,日产黑木耳菌棒10万袋,带动500多户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累计生产黑木耳菌袋800万袋,产值16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400万元。”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永久说。
西峰区努力在菌业与种植业、养殖业三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比较效益,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体系。招引正大集团、居立果业、山东寿光鸿帝蔬菜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构建起多种经营主体多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西峰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全省各地深入落实“三抓三促”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强龙头,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省级抓点示范行动,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90万亩,六大特色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427场次,全省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22个、签约额764亿元,开工项目779个,开工率95%,累计投产项目337个,新增转规农产品加工企业59家、营收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7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走进玉门市中核玉门新奥“光热+”示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集热厂支架的施工。
“项目总投资49亿元,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建成后,年上网发电量约17.6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约5.3亿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35万吨。”玉门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锐说,截至目前,4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2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计划年底并网发电,10万千瓦光热项目正在进行集热场反射镜支架安装工作。
距离该项目不远处,总投资16.8亿元的玉门750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也在全力推进。
玉门75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省电力公司重点支持的能源消耗送出项目,建成之后对于酒泉地区的新能源送出消纳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玉门市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延伸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条,共实施新能源项目21个,总投资302.66亿元,已开工建设19个。截至目前,全市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到553.9万千瓦,累计发电量597亿千瓦时,已建成330千伏升(变)压站8座、110千伏升(变)电站21座,“风光”资源优势正在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为玉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放眼全省,各级党员干部把“三抓三促”行动与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入基层一线、项目现场,优服务、强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争分夺秒,快马加鞭。
靠前服务 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走出去、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是关键。
全省上下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制定印发《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领导干部包抓联招商引资企业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省级干部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等工作机制,做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全天候、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同时,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不优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化解全省重大项目遗留问题,依法依规受理处置企业投诉,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确保签约项目落地见效。
“落户高台以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地一流的营商环境,也享受了‘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服务。”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龙说,目前公司存栏奶牛4200头,每天生产鲜奶68吨。
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是高台县招引建设的重点畜牧企业。自项目落地以来,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供水、用电、检疫、交通运输等各方面需求,有效推动企业的建成投产。
在“三抓三促”行动中,高台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政务大厅开设“企业开办专区”,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当好“店小二”,着力破解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严格落实项目“帮办代办”机制,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了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成事兴业,实干为要。
武威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将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参保登记、公积金缴存、银行开户等流程,压缩至1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让企业领照即可经营。依托“甘快办”客户端,拓展个体工商户“秒批”系统适用范围,指导企业使用掌上注册通移动端,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实施“网上办、快速办、零见面”办照。2023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4万户,增长25%。
陇南市持续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建成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开通12345热线“陇商通”企业服务专线;强化公共资源交易能力建设、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公共资源交易量居全省第一位;建立“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不来即享、不中即享惠企政策。
清水县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明确4个方面31项具体攻坚任务,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环境5个方面全面发力,组织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青年干部组成服务团队,开展“一户一策”个性化辅导,帮助中小微企业熟悉掌握、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企业家日”等制度,健全“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落实涉企贷款,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招商引资遍地开花、重点项目高歌猛进……陇原大地,处处跳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涌动着争先创优的奋进热潮。
凝心聚力抓落实 全力以赴促发展
——平凉市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平凉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成果展演暨乡村振兴“百名好支书”颁奖仪式。
静天、平天高速公路庄浪县交汇立交桥
平凉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网办辅导员帮助企业在线变更登记信息
平凉市静宁县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现场
灵台县邵寨煤矿
田丽媛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项目势如破冰,城乡面貌美丽蝶变,区域活力多点迸发……平凉大地处处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潮。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紧扣目标任务,紧贴发展实际,精心制定全市“三抓三促”行动工作方案,市委常委专班专责推进,在“三抓三促”行动中一体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项目攻坚突破年”三项活动,放大“三抓三促”行动整体效应,建机制促落实,抓细抓实“十项措施”,推动“三抓三促”行动高质高效开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风革命 推动工作效率大提升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提取到住房公积金,大大减轻了我购房的压力。提取后还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每月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也能按月冲还贷款。”近日,来到平凉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专区办理业务的何女士高兴地说。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把“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持续开展“走流程、找堵点,解难题、优服务”等活动,主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促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作风改进和效能提升。
与此同时,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大综窗”改革,通过简化程序、优化环节、整合资源,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建设,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增强“一网通办”功能效率、优化“最多跑一次”服务,实现事项“一窗受理”率达到97%以上,业务办理平均时长缩短30%,一次性告知率达到100%,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激发平凉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实现“后来居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提能力、真抓实干转作风,把干部队伍的精神提振起来、潜能挖掘出来、筋骨强壮起来。
举办研讨班、读书班,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干部上讲台等活动……平凉市把理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贯穿始终,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等8种能力,锤炼绝对忠诚、深学细悟、务实重行等8种作风,争做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行家里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推动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共梳理出8类能力作风方面的问题、47种表现,确定了集中轮训、专题练兵、调查研究等27项具体措施,创设平凉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一线工作法、“红黄蓝”预警等44项载体,通过时时比学习、每周比效能、每月比作风、季度比业绩、半年比创新、全年比成效,看谁的政治更过硬、干劲更充足、工作更务实、本领更高强、机制更管用、贡献更突出。”平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切实把“三抓三促”行动真正部署在一线、执行在一线、落实在一线,平凉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通过比武晾晒、观摩通报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跳起摸高、争先进位;各县(市、区)精心组织实施,持续掀起亮成绩、比成效、学经验、找差距的热潮,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平凉市坚持边开展活动边完善制度机制,着力推动提能力、转作风见行见效、抓常抓长。建立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机制,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开展访基层问需、访企业问难、访群众问盼“三访三问”活动,帮办实事1300余件;建立重点难点定题破题机制,全市各级梳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等方面问题865项,上级转办和本级受理群众反映事项217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机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形成强大正能量。
服务前置 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
2023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位于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的甘肃雨森年产3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及制品项目首栋综合办公楼主体封顶。项目从基础开挖到建筑封顶,用时仅50天。
“自去年6月项目开工以来,崇信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靠前指挥、安排调度、全程跟踪推进,县工业集中区组建工作专班帮办代办领办项目前期手续,积极协调迁改了地下及地上错综复杂的管网,解决了项目用水用电、产品展厅设立等问题。”雨森集团西北区项目负责人雷霆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造纸基地,推动纸制品产业集群链式发展,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缴纳税金1.5亿元,吸纳就业1000多人。
这只是平凉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加大推动落实力度,全市营商环境便利度持续优化提升。
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平凉市成立工作专班,印发“一方案两清单”,出台5个方面32项重点任务和76条落实举措,积极复制推广全省改革创新举措。围绕重点指标任务,健全“季度调度、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的管理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加快推动落实。
与此同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减时限、减跑动、减材料、优服务,着力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大综窗”改革,打造“萍萍帮办”“平凉V政务”等服务品牌,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91.4%,全程网办率达到99.79%、网上可办率达到100%,“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质效全面提升。提升企业开办速率,企业开办压缩到3小时,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4842份,新增经营主体17524户,完成个转企518户。
此外,围绕企业需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包抓联”机制,持续落实“六必访”要求,全市1.37万名干部包抓联1.9万多户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891项。全市通过“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注册登录企业1.6万户,向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5万次。设立“平凉企业家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先进企业28户、优秀企业家20名,落实奖补资金1290万元。
项目蓄能 推动产业质效大跃升
2023年12月19日,在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第八标段项目建设现场,建设单位正在进行调蓄水池坝体巡查,整体工程已进入收尾攻坚阶段,工程投用后可解决庄浪县城乡生活、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用水紧张情况;
2023年12月25日,随着S28线灵台至华亭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车运营,灵台县、崇信县结束了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平凉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
今年1月3日,平凉至庆阳铁路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完善甘肃铁路网布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一个好产业,就是一个经济增长极。
如何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平凉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统领,深入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多措并举促开工、全力以赴赶进度、集中攻坚破难题,保障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平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县区一线、项目现场督查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调度、听取进展汇报、研究推动举措;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定标限时推进。同时,成立工作专班,组建“一办五组”,制定印发“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具体举措,全力推动“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走深走实。
冬日,静宁县葫芦河流域的仁大河、甘沟河、渝河水清河畅,水鸟飞翔。这是静宁县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生动注脚。
该项目曾因多种因素导致停工。2023年3月7日,被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纳入全省化解重大项目遗留问题专项清单进行督办。
自2023年3月复工续建之后,静宁县全力构建集中攻坚体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该项目进行重点推进。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省市县各级有关负责人经常赶赴现场调研指导,调动多方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项目于当年8月如期完成。
平凉市严格落实市级干部包抓和专班推进机制,配套出台储备库管理、“红黄蓝”预警、“红黑榜”晾晒、重大项目遴选公示、评价考核等制度办法,推行“五张清单”调度管理模式。累计提出全市“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需整改问题12条、需整改项目178项,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台账、及时化解,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紧扣高质量发展“五张清单”,集中力量抓项目扩投资,全市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19项,投资完成率达到95.2%,24项重大前期项目已开工建设。
围绕招商项目,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和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项目集成落地。全市新引进省外项目390项,全部落地开工,开工率达到100%,签约总额643.76亿元,同比增长38.63%;省外到位资金339.3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52.71%,招商引资项目数量、签约总额、到位资金总量及增速、资金到位率均创新高。
聚焦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链长制办公室职能效用,着力强优势、补短板、增后劲,推动九大重点产业链外引内培、改旧育新,全市九大产业链项目615项(前期项目95项),开复工466项,开复工率达到90%,完成投资218.76亿元。
群众满意 推动民生福祉大改善
“接到我们反映的问题后,县水务公司及时解决了饮水难问题,现在供水一切正常。”2023年11月,在平凉市“三抓三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回访中,灵台县上良镇旧集村村民于俊才这样说。
2023年7月,灵台县持续高温干旱,无有效降雨,涧河水源水量严重不足,导致上良镇至朝那镇部分村庄供水不正常。
7月19日,接到群众反映后,平凉市“三抓三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重点督办,灵台县相关部门单位通过实地勘查,协调确定由杜家沟提灌工程为上良西张水厂提供应急水源,全力以赴组织人员铺设580米管道引入该水厂。同时对650米村级供水管道、2座水井进行改造维修。最终经过5天的紧张施工,全县21个村全网恢复正常供水,3565户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解民忧,纾民困,下好为民先手棋。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坚持开门搞行动,始终把强化社会监督作为优化干部作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认真开展社会各界监督意见和群众来信来访问题核查办理工作。
平凉市向社会公布监督内容和方式,畅通电话、信件、网络多途径受理渠道,优化受理流程,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不敷衍、不推诿、不拖拉,确保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推行“1+3+7”整体联动处置机制,市“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项目攻坚突破年”3项活动专班和7县(市、区)每周向市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社会监督意见受理情况,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受理处置情况汇总分析,专题报送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解决矛盾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7个方面梳理明确社会监督意见办理的质效标准,认真做好监督意见办理。截至2023年底,省上转办和市本级受理处置社会监督意见共464件、办结461件、办结率达到99.4%。其中,省上转办157件、办结155件、办结率达到98.7%。
供水供电、养老保险……一桩桩、一件件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发生了可见、可观、可感的变化,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奋力拼搏的身影最美丽,汗水浇灌的果实最甘甜。平凉市将坚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转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持续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蓄积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