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 平凉崆峒做对了什么

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 平凉崆峒做对了什么

原标题:平凉崆峒: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

平安是和谐的基石,是发展的前提,是人民的福祉,也是街道社会治理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崆峒区中街街道牢固树立“隐患可查可治、风险可防可控、安全可抓可保、稳定可创可建”主动创稳理念,紧扣街道“六大行动”目标任务,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的作为,积极主动排查化解各种矛盾风险隐患,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为辖区居民营造和谐、稳定、舒心的生活环境。

抓基础,筑根基,锻造创稳“总舵手”。

积极探索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为服务群众搭建平台,为凝聚人心打通渠道,为推动发展营造环境,为促进和谐提供保障,全力打造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街道—社区—网格“平安网”,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末梢,使街道的社会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

“网”为民生,“格”致精微。结合社区拆分和辖区人口动态变化情况,按照300户1000人的标准,今年对5个商业网格、涉及重复管理的5个小区和新建的8个小区的网格进行了调整,对110个网格重新进行了科学划分,达到了区域全覆盖,真正实现了网格治理服务“零距离”。

围绕建强网格队伍,配齐配强了110名网格员,以会代训、以训促学等方式围绕数据采集、平台APP操作、履职规范等方面开展培训51场次,组织开展了网格员技能大比武活动6次,有效提升了网格员履职本领。选聘专职社区工作者36人,聘请老党员和退休人员56人为矛盾纠纷调解员,着力打造“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工作队伍,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

充分利用“陇情e通”、“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等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入户走访、网格巡防、定期查访,采集更新人口信息65878人,采集事件107851件,排查各类涉稳风险隐患534起,真正形成了“网格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抓打击,保平安,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紧紧围绕平安建设重点工作,把基层社会治理同各项重点工作有机融合,以强化情报信息为引领,主动创稳为支撑,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风险隐患为着力点,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有效增强应对各类风险能力,确保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线上”通过“平凉快办·平安键”、陇情e通、门户网站、人民网、12345服务热线等平台收集居民诉求,“线下”通过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受理群众的咨询、求助、建议等方式来收集民情民意,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转变,推动群众诉求“指尖反映,码上办理”。一年来共接访群众300人次,办理群众各类诉求152件,网上受理急事、难事349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针对辖区内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联合驻街站、所深入辖区宾馆、出租房屋、洗浴中心、KTV、足浴店等行业场所全面排查清查及整治行动,警示从业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严防“黄、赌、毒”,同时督促旅馆业严格落实“四实”、未成年人“五必须”登记制度,杜绝无证入住等问题。一年来共排查出租房357户、重点场所200家,整治隐患25处,最大限度清除“黄赌毒”“传诈邪”及各类社会治安乱象滋生的土壤,确保辖区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坚持“警网融合”,将辖区的15个警格融入到110个网格中,建立责任片区工作群,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在禁毒、反诈骗、反邪教、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摸排调处等工作中全面整合信息资源,通过线上分享、线下走访等形式,为居民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宣传禁毒知识,摸排线索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一年来共排查800多户,走访1994人次,化解矛盾184条,以网格的“小平安”支撑了辖区的“大稳定”,系牢了基层治理“平安结”。

抓化解,促和谐,消除隐患“风险点”。

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门内家庭矛盾发现难、楼内邻里纠纷沟通难、院内公共问题共识难”特点,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化解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服务解难题,实现家庭矛盾“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楼”、公共问题“不出院”目标。

聚焦家庭矛盾,建强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网络体系,开展日常例行排查、重点时期集中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做到户内排查不留“死角”。通过“唠闲嗑、聊家常”倾听群众心声,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真实掌握家庭矛盾情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纷、助困化难。对反复报警、重复信访、关系紧张等家庭重点关注,按照红、黄、蓝3类进行分级预警。一年来共排查化解家庭矛盾358条,婚姻家庭类诉讼案件明显下降。

聚焦邻里纠纷,组织签约律师下沉社区,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18人,用法治方式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德法共治”,发挥人民调解“软治理”“解心结”优势,明法理、规良俗、化矛盾,实现“事心双解”。倡导“居民自治”,建立“五老”人员社区调解队,用“民纷民解”方式拉进邻里距离,实现社区邻里守望和谐共治。一年来共化解邻里纠纷859条,矛盾纠纷警情明显减少。

聚焦公共问题,用活“三级吹哨报到”,为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建立由党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等构成的“红色议事厅”,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通过群众齐协商、促共识、解难题,将“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一年来共解决群众关注问题167件,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抓管控,防风险,织密治理“防护网”。

积极开展“平安关爱”行动,及时掌握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特殊人群的思想动态和活动轨迹,从思想教育、就业安置、困难救助、亲情关怀四个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帮教,有效遏制和减少违法犯罪,降低重点人员肇事肇祸风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紧盯辖区重点未成年人、涉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涉邪人员等645名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位一体”管控措施,加强日常监管、政策教育、法律宣讲、入户走访、困难帮扶,为15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签订监护责任书,从“爱”字出发、“帮”字入手、“教”字使劲、“情”字感化,帮助重点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一年来共走访814人3183次,为281户家庭解决了生活和就业困难,帮助7名未成年人重新返回了课堂,减少不安定因素。

紧盯涉稳风险群体,坚决扛牢属地责任,聚焦征地拆迁、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突出风险问题,建立“涉稳风险清单”,全面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制定防范化解措施,有序推进化解销号。一年来共化解各类涉稳风险9件,稳控63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紧盯失独、失业、失意、失常和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员、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不间断地开展兜底排查,精准掌握数据,逐一建立档案,逐人落实关怀机制,实时更新底册台账,做到重点人员全部纳入视线,掌握生活状况,发现风险隐患,切实提升预知预防能力水平。一年来共走访4312人次,发现隐患16次,及时纾困16人,通过稳定情绪、疏导思想,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和风险发生。

抓普及,强引导,共建和谐“新家园”。

围绕“八五”普法和法律法规“十进”要求,多维发力开展法律知识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宣传覆盖率,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创建平安人人参与,构建和谐人人共享,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环境。

紧紧围绕主动创稳、禁毒、反邪教、防灾减灾、用电防火、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工作以及《民法典》和《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重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在新民花园广场、天正小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文艺节目展演、法治知识竞答、现场观看展板等方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2场次,悬挂横幅38条,发放宣传资料80000余份,现场接受咨询15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安全感。

坚持党工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抓好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的法治教育,开展党员干部群众法律培训36次1240人次,进行法律知识测试8场次,签订干部职工不涉毒不涉邪承诺书331份,在微信公众号和居民微信群推送各类法治知识、小视频等10000多次,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利用个人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积极转发网络安全宣传视频和相关法律法规,拓展宣传覆盖面,让广大群众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法治力量、筑牢法治信仰,以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助推基层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面开展“法律进家庭、服务解民忧”活动,动员党员干部和网格员上门入户对防范电信诈骗、网络安全、禁毒防邪等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品80000余份,签订全民反诈防骗承诺书26000余份,全面拉响“防诈防骗”的预警信号,将法治理念融入家庭成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街道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崆峒区中街街道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下好警社联动“团结棋”,织密用心用情“服务网”,共绘和谐稳定“平安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任伟 完颜继辉

(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